索引号: hz00043/2020-25803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残联教就〔2020〕6号 成文日期: 2020-04-15
发布单位: 市残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关于高质量推进“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时间:2020-04-15 10:36 来源: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残联,卫生健康局:

为高质量推进我市“残疾人之家”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加强全市“一张图”监管,根据市残联、市卫健委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之家”建设的通知》(杭残联〔2020〕1号)(以下简称《通知》)和《关于印发﹤杭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杭卫发〔2019〕103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拉高目标定位

按照打造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和残疾人事业展示窗口的要求,围绕“到 2022 年,各区、县 (市)均建有1家以上综合性、示范性的‘残疾人之家’;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均建有至少1 家规范化‘残疾人之家’,三星级及以上达100 %,实现有需求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机构托养、庇护照料和康复服务比例达到相应要求”的目标,以2022年为限,着力从全面覆盖和规范提升两个维度,加强统筹规划,细化目标任务,按年度明确三年期的机构新建和提升计划(见附件1,请各地于4月24日前报市残联教就部),并将任务分解到街道(乡镇),责任落实到人。各地“残疾人之家”机构覆盖、星级升降、人员培训等情况纳入市残联对区、县(市)残联年度工作目标评估。

综合性、示范性的“残疾人之家”为五星级的增强版,是体现我市残疾人工作水平、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星级评定总分应达到200分以上。

二、拓展服务对象

“残疾人之家”面向本市辖区内的所有残疾人,以劳动年龄段内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为重点,同时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训练、文体活动、辅助性就业、心理疏导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服务,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增设服务内容和项目。

“残疾人之家”作为社区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平台,劳动年龄段内的智力、精神(经过治疗病情稳定的)和重度残疾人比例要达到60%以上;已经具有精防等级的“残疾人之家”的精神残疾人比例要达到30%以上。“残疾人之家”服务对象每日到站人数需达到在册人数的80%以上。  

三、提升服务水平

提升专业化水平。既要继承“三疗一教”传统,巩固既有工作成果,又要顺应新时代新要求,打造杭版“残疾人之家”新名片,使其成为区域社会治理的基地、联系残疾人的议事阵地、党建联动的平台、志愿帮扶的场所。“残疾人之家”要紧扣一项基本功能,做强两大核心功能。一项基本功能即生活照料;两大核心功能是指康复和就业。要按照“大康复”的理念和精准康复的要求,充实细化教育康复、职业康复(职业培训)、社会康复(无障碍、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等)内容,加强医学康复(康复训练、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服务等)分类分级管理,尤其要按照《杭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好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就业要按照项目化的思路,通过政府采购、企业订单等多种形式,实现残疾人辅助性、过渡性就业。同时,要突出文化建设,在立面设计、软装风格、色系搭配、墙体文化、无障碍环境等方面,要营造有爱无碍、温馨和谐、身心愉悦、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

提升社会化水平。积极培育、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企业、专业机构兴办“残疾人之家”,实现“残疾人之家”建设主体多元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进专业机构、专业团队,提升“残疾人之家”专业化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党建结对、对接企业团建、组织志愿服务等形式,深挖并汇聚各界力量,丰富服务项目,强化服务功能,使“残疾人之家”成为社会关心关爱、志愿帮扶的阵地和平台。

提升智能化水平。发挥杭州“中国最具创新力的智慧城市”的优势,加强“残疾人之家”智慧化发展研究,并逐步探索应用。通过植入智能“芯片”,实现“残疾人之家”服务规范高效和管理效能的蝶变升级。

四、加强规范管理

实行“五个统一”,高质量推进“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 

统一机构名称。原“仁爱家园”工疗站、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辅助性就业机构,以及其他依法登记注册,或者依托合法主体设立的符合条件的机构,统一命名为“残疾人之家”。

统一创建标准。以《浙江省“残疾人之家”星级评定办法(试行)》为蓝本,吸收原“仁爱家园”工疗站的精防等级评定办法,制定全市统一的杭版“残疾人之家”创建标准。

统一评估机制。市残联会同市卫健委,邀请有关专家和第三方专业机构,成立统一的评估小组,形成统一的评估体系,明确《杭州市“残疾人之家”星级评定标准》(见附件2),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残疾人之家”星级评定和复评工作,不再另行开展精防等级等其他评定。评估结果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星级评定、市残联和市精卫办日常督查两部分构成,日常督查占比60%,第三方星级评定占40%。(责任处室:教就部牵头,疾病预防控制和职业健康处、康复部配合)

统一扶持政策。各区、县(市)应遵照《通知》和市残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制度的通知》(杭残联[2018]94号)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残疾人之家”星级补贴和运营补贴资金的拨付应以杭州市评估结果通报为依据。各类服务对象同等享受“残疾人之家”相关扶持政策。综合性、示范性“残疾人之家”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责任处室:教就部)

统一规范管理。建立“残疾人之家”报备制度,已经挂牌成立的“残疾人之家”不得随意关停,机构注销、变更、关停(暂停)应向所在区、县(市)残联申报,再由区、县(市)残联向市残联备案。分类分层次面向“残疾人之家”管理和服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市本级负责管理人员和精防医生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培训班,管理人员取得市残联与市精卫办颁发的结业证书,方可持证上岗;各区、县(市)负责服务人员培训,每年至少一次。培训管理工作由市残联康复部统一组织实施。为减轻基层负担,市残联将合并精简、统一编制印发“残疾人之家”工作台账,并研究开发、逐步应用电子台账;工作台账作为 “残疾人之家”机构评估的重要依据。(责任处室:康复部、市精卫办、教就部)


    附件:1.杭州市“残疾人之家”新建和提升计划表

          2.杭州市“残疾人之家”星级评定标准  


 


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4月15日

附件1

“残疾人之家”新建和提升计划表

 

        区、县(市)残联(盖章):

街道(乡镇)

2019

星级评定结果

拟新建、提升计划(等级)

2020

2021

2022

已建




































未建











注:1.按照杭残联【2020】1号文件要求,各区、县(市)均建有至少一家综合性、示范性“残疾人之家”;所有街道(乡镇)均建有至少一家规范性“残疾人之家”。

    2.“拟新建、提升计划(等级)”各年度中,请注明“三星”、“四星”、“五星”或“示范”。

 

附件2

杭州市“残疾人之家”星级评定标准


一、基本要求

规范化“残疾人之家”需满足“八个有”基本条件,即:

(一)有合法的主体:机构须依法登记注册,或者依托合法主体设立,包括依托各类企业、养老服务机构、残疾人托养机构、社会福利机构、职业康复机构、卫生服务机构(精神病院)、特殊教育学校等设立。

(二)有统一的标牌标识: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机构悬挂统一的标牌标识。

(三)有稳定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以劳动年龄段的智力、精神(经过治疗病情稳定的)和其他重度残疾人为主且人数不少于5人。劳动年龄段内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比例要达到60%以上;已经具有精防等级的“残疾人之家”的精神残疾人比例要达到30%以上。服务对象每周在机构接受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过渡就业期间可适当放宽),并签订服务(就业)协议。服务对象每日到站人数需达到在册人数的80%以上。  

(四)有适宜的服务场所:机构选址应方便残疾人就近就便接受服务。房屋建筑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场所达到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建筑总面积应不少于100㎡,并具备必要的室外活动场地。

(五)有配套的设施设备:包括用于办公、后勤服务等的基本设施设备,与服务内容相适应的功能设备以及用于消防、防盗、门卫等基本安全设施设备和无障碍设施设备。

(六)有完善的服务功能: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活动、劳动就业、精神卫生等服务功能齐全,能够提供中餐和午休服务及康复医疗、娱乐健身、工(农、药)疗等服务,并根据场地条件和残疾人需求,组织参与社会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

(七)有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岗位设置合理,实行专职负责人负责制。专职管理服务人员与残疾人比例不低于1:10,专职和兼职人员共不少于2人,并聘有专(兼)职医护人员。专职负责人、管理服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残疾人相关法规和专业服务知识。

(八)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开展服务所必需的服务规范和管理制度,包括基础管理制度、服务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等。实行个人实名制信息管理,做到一人一档;推行日常服务台账管理,做到一日一志。1年内未发生侵害残疾人权益事件或责任事故,无机构内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二、星级标准

符合“八个有”基本要求的“残疾人之家”,可根据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申请一到五星级的评定:

(一)综合性、示范性“残疾人之家”

1.建筑面积一般应达到800㎡以上;

2.专职负责人参加省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3.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活动、劳动就业、精神卫生等功能齐全,康复和就业项目丰富,特色明显;

4.各类规章制度健全,有科学的服务规范;

5.建成并运行满一年,服务和管理专业化水平较高;

6.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达到25人(含)以上;

7.有成熟的社会化运行机制,社会协和程度较高;

8.星级评定总分达到200分,且设施设备、人员设备、服务功能、服务品质、日常管理、文化建设、满意度测评等各项得分不低于该项总分70%。

(二)五星级“残疾人之家”

1.建筑面积一般应达到500㎡以上;

2.专职负责人参加省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3.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活动、劳动就业、精神卫生等功能齐全,并在某些领域富有特色;

4.各类规章制度健全,有科学的服务规范;

5.建成并运行满一年;

6. 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达到20人(含)以上;

7.星级评定总分达到180分,且设施设备、人员设备、服务功能、服务品质、日常管理、文化建设、满意度测评等各项得分不低于该项总分60%。

(三)四星级“残疾人之家”

1.建筑面积一般应达到300㎡以上;

2.专职负责人参加省(市)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3.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活动、劳动就业、精神卫生等功能较齐全,并在某些领域较有特色;

4.各类规章制度健全,有完善的服务规范;

5.建成并运行满一年;

6. 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达到16人(含)以上;

7.星级评定总分达到160分,且设施设备、人员设备、服务功能、服务品质、日常管理、文化建设、满意度测评等各项得分不低于该项总分60%。

(四)三星级“残疾人之家”

1.专职负责人参加市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2.具备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活动、劳动就业、精神卫生等功能;

3.各类规章制度健全,有相应的服务规范;

4. 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达到10人(含)以上;

5.星级评定总分达到150分。

(五)一、二星级“残疾人之家”

1.专职负责人参加市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2.基本具备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活动、劳动就业、精神卫生等功能;

3.各类规章制度健全;

4. 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达到5人(含)以上;

5.星级评定总分分别达到120分、140分。 

杭州市“残疾人之家”星级评定项目表

项目

评 估 指 标

分值

评分标准

(一)场所及设施设备20分

(1)场所

5


机构名称及标识

1

有:1分;无:0分

室内外环境及卫生

2

较好:2分;一般:1分;差:0分

场所是否符合封闭式管理要求

1

是:1分;否:0分

人均建筑面积

1

大于等于15㎡:1分;小于15㎡:0分

(2)设施

10


功能区设置

3

有独立的康复室、培训室、作业室、文体活动室,每少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午休室

1

有:0.5分;男、女独立加0.5分

卫生间

1

有:0.5分;男、女独立加0.5分

食堂

1

有:1分;无:0分

室外场地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出入口、楼梯、通道、卫生间等)

3

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每处扣0.5分,扣完为止

(3)设备

5


设备保养

2

破损且影响使用的,每台/件扣0.5分,扣完为止

专用设备使用说明(包括消防、康复设备等)

1

有:1分;无:0分

监控设备

2

配有全区域监控:2分
  配有出入口监控:1分
  无监控不得分

(二)人员配备29分

(1)庇护服务对象和管理服务人员配置

22


庇护服务对象

20

庇护服务对象达到5人得3分,达到10人得7分。10人以上,每多1人加1分。最多20分。

专职管理服务人员及配备比例

2

无专职负责人不得分;有专职负责人且专职管理服务人员配备比例大于等于1:6得2分,大于等于1:10得1分。

(2)医护人员

3


医护人员配备

3

有专职医护人员:3分
  有兼职医护人员,每周到岗不少于1天:1分

(3)学习培训

4


日常学习

1

每月一次:1分;
  每两月一次0.5分;
  超过两月不组织:0分

人员岗位培训

2

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并合格:1分;
  专职负责人经市级以上培训并合格:1分

学习培训成效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三)服务功能36分

(1)生活照料

6


冷热饮用水

1

有:1分;无:0分

午休服务

1

人均一铺:1分;人均不足一铺:0.5分

午餐服务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空调服务

1

有:1分;无:0分

接送服务

2

较好:2分;一般:1分;无:0分

(2)康复服务

9


药物配备和精神残疾人服药

2

配有常用非处方药物,药物专柜保管,指导督促精神残疾人按医嘱服药,有服药记录:2分,一项不落实扣0.5分

康复(医疗)问询,检查和指导

1

大于等于2次/月:1分
  大于等于1次/月:0.5分

康复训练

2

有专业指导:1分
  大于等于2次/周:1分(大于等于1次/周:0.5分)

心理健康服务

2

大于等于2次/月:2分
  大于等于1次/月:1分

医疗服务保障

2

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0.5分
  有畅通可靠的转诊转介服务流程和联系方式:0.5分

落实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1分

(3)文体活动

5


文体活动时间

2

每天一小时:2分
  每天不足一小时:1分
  每天不足半小时:0.5分
  没有:0分

户外活动

1

每年两次:1分;每年一次:0.5分;无:0分

文体竞赛

1

每年两次:1分;每年一次:0.5分;无:0分

特色项目

1

有:1分;无:0分

(4)技能培训

8


生活技能培训

2

至少4项技能:2分,少一项扣0.5分

社会适应能力培训

2

至少4项技能:2分,少一项扣0.5分

岗位操作技能培训

2

至少4项技能:2分,少一项扣0.5分

基础知识学习(生活、卫生、就业等)

1

每月一次:1分,少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生活技能、职业技能竞赛

1

每年一次:1分,未组织不得分

(5)劳动就业

8


劳动项目及产品供应和销售渠道

2

有项目且有稳定渠道:2分
  有项目:1分
  无项目:0分

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1

合理:1分;不合理:0分

劳动报酬

1

有报酬:1分;无报酬0分

内设劳动岗位(卫生、服务、门卫、内勤等)

1

三个以上岗位:1分;有0.5分;未设置0分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

机构为所有残疾人缴纳保费:2分
  未缴纳:0分

辅助性就业机构

1

达到辅助性就业机构要求:1分
  未到达:0分

(四)服务品质24分

(1)服务规范

6


环境清洁规范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个人卫生规范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康复服务规范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文体活动规范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生产劳动规范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志愿服务规范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2)体检与评估

8


进入机构前体检

2

统一组织体检,项目全面:2分
  统一组织体检,项目简单:1分
  未统一组织体检:0分

评估人员

1

评估人员经过专业培训:1分
  评估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0.5分
  无评估人员:0分

评估工具

1

有生活、认知、语言能力评估工具,少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

评估周期

1

半年评估一次:1分
  超过半年评估一次:0.5分
  无定期评估:0分

评估小结

1

针对性好:1分
  缺乏针对性:0.5分
  没有:0分

评估结果应用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训练方案:1分
  方案有针对性:1分
  没有:0分

(3)服务成效

10


仪容仪表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个人卫生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精神状态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身体功能

2

明显改善:2分;有改善:1分;一般:0.5分;差:0分

与管理服务人员关系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兴趣特长

1

有:1分;无:0分

交往礼仪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再就业能力

2

有2人以上实现正规就业:2分
  有1人实现正规就业:1分
  没有:0分

(五)日常管理38分

(1)规章制度

5


出入登记制度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人员管理制度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考勤考绩制度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安全管理制度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财务管理制度

1

有:0.5;内容科学完整:0.5分

(2)档案管理

6


个人信息管理(残疾人基本情况、健康档案、评估资料、考勤和奖励等)

3

按“一人一档”建立个人档案,信息完整:3分
  按“一人一档”建立个人档案,信息不完整:2分
  未建立个人档案:0分

服务台账管理

3

按照“一人一志”要求建立台账,信息完整:3分
  未按照“一人一志”要求建立台账,信息不完整:1分
  未建台账:0分

(3)食堂管理

3


食谱

1

每周公布食谱:0.5分
  食谱科学合理加0.5分

食品采购渠道

1

可追溯:1分;不可追溯:0分

食品留样

1

按规定留样:1分
  未按规定留样:0分

(4)安全管理

19


服务(就业)协议

1

有协议:0.5分
  协议权责清晰,合法有效加0.5分

出入管理

2

有专职门卫:1分
  出入记录完整加1分

人员着装或标识

1

人员统一着装或统一标识:1分
  未统一着装或未统一标识:0分

晨检

1

每天晨检:1分;不定期晨检:0.5分;无晨检:0分

消防安全

4

通过消防验收:1分
  每年定期开展消防检查:1分
  每年开展消防安全演练:1分
  每季度组织消防安全学习:1分

应急管理

3

有应急事件处置预案和处置流程:1分
  有安全事故上报制度:1分
  每季度有应急事件处理演练:1分

预防意外(包括卫生间、浴室防滑措施,设施设备锐角安全处理,刀剪等锐器管理、烧开水设施防护、感染控制等)

5

发现一项安全隐患扣1分,扣完为止

保险

2

参加机构综合保险:2分
  未参加机构综合保险;0分

(5)财务管理

2


资金使用

1

发现违规使用资金扣1分

账目记录

1

发现账目记录不规范扣1分

(6)数字化管理

3

较好:3分;一般:1.5分;差:0分;

(六)文化建设
  20分

(1)墙面文化

3


管理、服务制度上墙

1

有:1分;无:0分

管理服务人员照片及职责分工上墙

1

有:1分;无:0分

医护人员资格证、餐饮许可证、餐饮从业
  人员健康证上墙

1

有:1分;无:0分

(2)氛围营造

4


标牌标识(指示牌、安全通道标识、禁烟标志等)

1

设置完整:1分;不够完整:0.5分;没有0分

环境绿化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空间布局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服务理念展现

1

较好:1分;一般:0.5分;差:0分

(3)宣传、教育与荣誉

7


宣传栏

1

有宣传栏:0.5分
  有较好的宣传内容加0.5分

宣传手册或其他宣传资料

1

有宣传手册或资料:0.5分
  内容、形式合适加0.5分

培训课程

2

有自行编写并正式出版的针对性培训教材:2分
  有自行编写的针对性培训课程:1分
  有培训讲义:0.5分

荣誉

3

有国家级荣誉:3分
  有省级荣誉:2分
  有市级荣誉:1分
  有县级荣誉:0.5分

(4)员工形象和职业发展

6


员工着装

1

发现一名员工未着工作服或者着装不整,扣0.5分,扣完为止

员工外出交流

1

每年组织员工外出学习交流:1分

员工职业规划

1

有:1分;无:0分

员工评比

1

有评比制度:0.5分
  有公布名单:0.5分

员工组织(党组织、工会组织等)

2

有组织:1分
  有较好的关爱制度和活动安排:1分

(七)满意度测评10分

机构满意度测评(生活照料满意度、技能培训满意度、康复服务满意度、文体服务满意度、劳动就业满意度等)

10

根据测评结果赋分

(八)社会参与13分

(1)社会活动

2


宣传活动(现代残疾人文明观、残疾人法律法规)

1

每季度一次:1分,少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服务社会或者参与社区活动

1

每半年一次:1分,少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2)社会捐赠

2


资金或物资

1

有:1分;  无:0分

捐赠管理

1

有制度:0.5分
  接受捐赠和使用情况记录完整加0.5分

(3)社会监督

4


座谈会(家长会、亲友会)

1

每半年召开一次:1分,没有:0分

意见箱

1

有:0.5分 
  每月开箱处理加0.5分

负责人接待日

1

有:0.5分 
  每季度一次加0.5分

与残疾人及家属沟通渠道(电话、微信、QQ等)

1

有:0.5分 
  渠道通畅加0.5分

(4)社会影响力

5


报纸、杂志报道

2

省级及以上:2分
  市级:1分
  县级:0.5分

电视媒体报道

2

省级及以上:2分
  市级:1分
  县级:0.5分

网络报道

1

较好:1分;  一般:0.5分;  差:0分

(九)志愿服务10分

(1)志愿服务管理

3


志愿服务计划

1

有:1分;无:0分

志愿服务协议(与志愿服务组织)

1

有:1分;无:0分

志愿者培训

1

有:1分;无:0分

(2)志愿服务活动(项目)

4


志愿服务活动

1

每月有志愿服务活动:1分
  有志愿服务活动:0.5分
  无志愿服务活动:0分

与基层党、团组织开展共建活动

1

每年不少于2次:1分;每年有1次:0.5分;无:0分

固定服务项目

1

有:0.5分
  每年达到四次加0.5分

活动记录(方案、过程、总结)

1

有:1分;无:0分

(3)志愿服务成效

3


服务覆盖率

1

较高:1分;一般:0.5分;低:0分

活动成果(媒体报道、劳动成果等)

2

较好:2分;一般:1分;差:0分

(十)特色
  创新加分项目20分

机构开展特色创新服务项目,如:为社区居家残疾人及家庭提供特色服务,开展相关调查和研究并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20

有机构申报,经评估认定,具有重大创新并有重要社会影响的可推广的特色创新项目,每个项目加1-5分。综合考虑:(1)独创性;(2)可持续;(3)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