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01/2020-2565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政办提〔2020〕16号 | 公开日期: | 2020-11-26 |
发布单位: | 市政府办公厅 | 主题分类: |
陈敏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698号提案《关于如何优化全国唯一毗邻世界文化遗产的步行街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8年底,杭州湖滨步行街被商务部正式确定为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一。历时9个月的改造提升后,街区面貌改善,业态品质升级,综合效益提升。2019年9月27日至28日,商务部在杭州市举办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现场交流活动、中国步行街(杭州湖滨)高峰论坛暨第五届钱塘商业论坛,湖滨步行街正式开街。
改造后的湖滨步行街,北至庆春路、南至解百新元华、东至延安路、西至湖滨路,呈“千”字型,步行街总长超2000米,占地41万平方米。启动建设以来,政府累计投资2.6亿元,撬动社会(企业)投资约4亿元。街区内国内外知名品牌集聚,入驻品牌1600余个,其中国际品牌160个、新零售品牌66个、老字号品牌25个。2019年全年街区实现零售额(营业额)82.06亿元,同比增长9.2%。
(一)聚焦街区特色,打造城市新名片。与中国美院、上海波城、仲量联行、北京中建、上海脉策等组成战略合作共同体,引入杭州云栖工程院、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专家团队指导参与,就街区的文化形象、智慧系统、铺装系统、绿化系统、立面系统、标识系统、家具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全面设计提升,展现“最时尚、最智慧、最人文”的步行街区。突出湖滨步行街毗邻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的独特优势,以“城市眺望山水、山水回望城市”为出发点,秉承“最小干预、传承文化、合理利用、实施可行”原则,将西湖淡雅、诗意、留白的特征和气质以及水元素等设计符号融入街区改造,打造形成展示杭州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美学的新平台。
(二)聚焦消费创新,引领零售新时尚。积极与网易、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开展项目推介,鼓励互联网龙头企业将线上已有的成功品牌在线下建设零售示范项目。步行街重点推动首店、旗舰店、潮店等品牌概念店落地,大力培育时尚发布地、网红打卡地、名品集聚地、老字号展示地,力促整体业态推陈出新。依托毗邻西湖沿岸优势,利用车行变步行腾出公共空间,将沿湖空间变为慢生活的休闲胜地,适当增设外摆与组合式售卖亭增加商业氛围,利用灯光、全息投影等手段多维度营造湖滨夜景,打造世界一流的动态T台秀和灯光秀。设置景观装饰和艺术外摆,落地开放式区域平台2处,融合快闪、艺术交流会和文艺演出等文创活动,打造展现杭州西湖文化的公共艺术走廊。
(三)聚焦数据运用,创建管理新模式。借助杭州市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契机,加快“城市大脑湖滨综合试验区”建设步伐,实现街区智慧化管理。在杭州云栖工程院王坚院士团队的支持帮助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全面推动数字技术在政务、商务等领域的应用。打造“1+5”街区智慧管理平台,由中国电信编织街区网络布局,提供网络统一安全入口,深化“湖滨智芯”,集成公安、城管、消防、市场监管、WIFI等感知系统,打造智能管理、数字治理、智慧商业、5G示范等20个应用场景,满足交通出行、旅游购物、便民服务等需求,进一步增强市民游客的获得感、体验感。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激活街区公共空间。联合中国美院团队,拟定《杭州湖滨步行街公共空间提升方案》,以“艺术”与“商业”为主要抓手,按照“四梁、八柱、三厅、双节”的整体布局,全方位推进湖滨步行街(区)业态提升,在总结先前经验的基础上,放宽活动与外摆等管制,规划设计一批临时售卖亭、玻璃房子等形态的外摆建筑物。鼓励企业利用房前屋后的公共空间,积极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同时,由杭州市建委牵头设计,打造步行街地下通道,进一步拓展街区的公共空间。
(二)提升街区商业品质。整合街区商业资源,着力招引国内外著名品牌的首店、旗舰店落地,打造品质消费高地。依托杭州本地互联网头部企业吸附效应,推进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新模式,搭建街区店铺、品牌、商品交流共享平台,吸引流量,拉动消费。积极落实各级商贸扶持政策,针对品牌首店引进、商业活动策划等工作制定政策扶持的实施细则。
(三)深化街区智慧建设。完善街区智慧管理平台功能,将实时人流、进出客流等数据,与沿街店铺及各产业单位复工、综合体营业额情况等进行比对,形成湖滨商圈活力指数,监测产能恢复情况,及时做好预案,实施分类管控。与阿里派购商务开展合作,打造“醉杭州”智慧商圈线上营销平台,整合步行街及周边综合体及商家信息,推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商品服务数字化、消费体验在线化、餐饮零售集成化。
(四)推进街区文化艺术发展。联合杭州市品牌促进会,以展陈、体验、发布、传播以及从中衍生的各类文化消费活动项目为载体,带动街区人气和商业氛围,加快形成“文化+社交+商业”的生态融合新格局。在步行街相关路段进行艺术展示,推出街头“阳台艺术节”,不定时邀请乐器演奏、戏曲表演、歌手驻唱等多类型表演艺术家进行演出。利用在杭高校、艺术团体等人文艺术资源,打造街区“民间艺人”节点,以艺术引领时尚,以艺术引流人气。依托联华·鲸选内的“城市客厅”,组织TED演讲、小型沙龙等社群活动,实现公共文化和商业业态的共生共享共同发展。
(五)完善街区管理体制。搭建“一体两翼”组织架构,由湖滨步行街管委会统筹做好政策保障、公共服务、商业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商业联盟和专家智库两个社会组织为街区发展提供支撑,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出台《湖滨步行街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街区商户经营行为,维护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