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01/2020-2565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政办提〔2020〕2号 | 公开日期: | 2020-11-26 |
发布单位: | 市政府办公厅 | 主题分类: | 综合类 |
沈毛银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杭州火车南站重点工程的建议》(杭82号)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南站枢纽地位的重要性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杭州作为“轨道上的长三角”中心城市,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加快。南站枢纽是我市六大交通枢纽之一,是打造杭州国际门户形象的重要节点,也是实践拥江发展战略激活新区产业的重要触媒。加快推进南站开通、提升南站区域发展品质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打造城市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引领南站新城健康发展
为更好指导南站新城的建设,我市萧山区委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南站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同时还组织编制了《萧山区综合交通规划修编》,进一步明确了南站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此外,萧山区还开展了《杭州市萧山区南站单元(XSCQ18)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处于方案优化阶段。这些规划,经过详实的调研及深入分析研究,对南站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明确了功能定位、明晰了产业发展、完善了交通配套、优化了用地布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明确功能定位,拉高发展标杆。
根据《萧山区综合交通规划》,杭州火车南站作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其等级明确提升为国际(国家)级枢纽。功能定位为国家高速铁路网、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网、国家干线铁路网的重要节点,承担江南地区高铁,以及杭州市区普铁的出行需求。
根据南站城市设计及最新控规修编方案,未来的南站新城是集综合交通枢纽、科创商务、智慧物流、生活办公和文旅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新城。致力于打造成为萧山区公共发展活力中心,浙南区片对接杭州南部会客厅,长三角区域高铁新城发展典范。
杭州南站将根据三代站区“站城一体化”的发展理念,践行TOD圈层理论,形成“内城外坊”的空间格局。“内城”是指以高铁站和外围公共商业商务区形成的活力综合城;“外坊”是指围绕城内河道、道路划分形成的多个主题坊,包括生活坊、办公坊、文娱坊等。
(二)明晰产业方向,优化功能布局。
南站枢纽处于萧山产业两廊两带相交的核心焦点,有成为周边资源集聚核心的区位条件。通过萧山产业分布研究、周边铁路枢纽的业态对比、产业规模预测,该单元规划发展电子商务、总部商务、信息科技、大数据、智慧物流、金融服务、创业培育等优势产业。商业建筑面积将达180万平方米,商务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将采取圈层开发模式,形成一核(站点核心区)、两圈(站东核心商圈及站西商圈)、两轴(智慧商务轴及公共活力轴)、十区(特色商业街区、文创办公区、智创科技区及站前广场区等)商圈发展体系。
(三)提升车站等级,完善交通配套。
一是铁路线网。为了提升车站等级,强化南站功能,对南站站房进行改建,新增了列车整备站场,对站台设计提升改造,增加了南站普铁的始发终到功能。改造后杭州南站变为7台21线,晋升到特等站行列,是中国铁路客运站的最高级别;办理枢纽各方向普客始发和终到作业,以及沪杭、杭甬、杭黄、杭绍台(在建)高铁动车通过作业,强化了杭州南站城际站的功能定位,为打造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和城市门户奠定基础。
根据铁路规划,今后还将建设杭州南站至机场站连接线。建成后除往杭州东方向列车外,其他方向高铁列车也可以在杭州南站停车(如下图)。近期铁路部门加快了望江门越江通道的规划研究,有望通过高铁环线接入更多方向的高铁,充分发挥市区南向第一门户功能。
杭州南站铁路枢纽铁路通道
二是轨道线网。在城市轨道5号线的基础上,远期规划13号线、18号线、沿江快线(33号线)在南站新城设站,控规修编过程中已预留出相应空间(如下图)。
杭州南站近、远期轨道交通线路
在城际轨道方面,南站是杭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门户。除了由途经杭州南站的轨道5号线和杭绍都市轨道线串起了绍兴柯桥和杭州之外,《萧山综合交通规划》还规划将绍兴旅游新干线从钱清接入萧山中部,在杭州南站设站,直抵杭州城区。一系列轨道交通项目都加速了杭绍都市圈融合发展的进程。
三是交通道路。南站枢纽是集火车南站、长途客运站、城市轨道交通干线、公交、出租车等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流量密集。规划制定了交通疏解方案,对南站机场大巴、长途客运、公交等车流主导路径,场站竖向联系、客运枢纽及流线、出租车候车及流线、社会停车及流线等场站流线组织进行了设计,营造高质高效、立体流通的优良交通环境。南站新城紧邻绕城高速,规划2条快速路(彩虹大道、通城快速)和4条城市主要道路(新城路、通惠路、萧绍路、金城路)贯穿片区,为内外通勤提供便捷(如下图)。区域内部实行支路网加密贯通,实现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模式。
杭州南站“两横四纵”主干路系统
(四)营造复合空间,加快有机更新。
正在修编的南站控规,对现有用地情况进行了评估,针对南站区域存在的站城脱节、山水资源未充分利用、用地功能单一不能支撑产业多元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是混合功能,增加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在TOD导向下,通过发挥高铁枢纽优势形成“一核心、两中心、三轴线、四板块”的规划结构。二是生态优先,将山体水系和谐融入规划。对南站区域的现状山体和水系进行了详细梳理,通过水网织补,贯通部分支流,整合断头水系,结合公园、景观带形成“一轴、两园、三带、多点”的蓝绿网络结构框架。三是强化公益性设施和市政设施配置,优化人居环境。着力打造“未来社区”发展模式,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开放空间节点,构建一站式邻里中心。
南站单元规划结构图
南站单元蓝绿网络生态结构框架
三、加快推进南站的开通进程
在南站及周边配套建设过程中,萧山区多次开展工程方案的优化调整,力求更科学、合理的规划理念能够融入该地块的开发建设中。
南站建设工程主要分为站房、东西广场及配套道路工程。其中站房工程于已于2017年12月竣工。西广场工程已于2018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目前已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东广场工程于2017年1月开始施工,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计划于2020年8月底完工。配套换乘中心作为重要集散地已通过竣工验收;配套道路工程涉及彩虹大道、通城大道、郎家路、商聚路、商城北路、站前东路、高新五路、陈端路8条道路工程将陆续于2021年上半年竣工。根据与铁路部门的沟通,由于疫情影响地铁5号线南站站部分工程未完成,该地铁站及南站的开通均需延后一段时间。
感谢您对杭州火车南站工程的关心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