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01/2020-2565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政办提〔2020〕1号 公开日期: 2020-11-26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 主题分类: 综合类
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杭14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0-11-26 09:24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黄丽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城西交通组织,方便公众出行的建议》(杭14号)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文二路、文三路交通的基本情况

随着城西住宅区的大量开发入住和商贸的日益发展,进出城西的道路交通日益紧张。为改善城西交通状况,2004年6月19日文二路、文三路单向交通组织措施正式实施,城西单行线西起古翠路、东至上塘路,全长4.6公里。单行线方案主要是解决大量东西向交通出行问题。由于城西地区高密度建设住宅小区,且路网中南北向道路受南面山体限制大都为断头路,和其他区域的联系都要通过东西向道路转换,因而东西向道路交通问题突出。从整体交通角度考虑,通过实施主干道单行线,减少路口冲突点,优化信号灯相位,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是缓解城西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文二路、文三路单向通行的成效分析

文二路、文三路(城西)单行线从目前的运行状况来分析,总体情况良好,道路通行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交通事故大为减少。

(一)道路通行能力提高。实施单行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通过减少路口车流冲突,简化信号相位,从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文二路、文三路实施单向通行后,道路实际通行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我们从纵向和横向比较两个方面对道路通行能力进行了分析。

利用SCATS系统历史流量数据,对文二路、文三路实施单行线前后即2003年和2019年的通行能力数据进行分析,高峰通行能力07年较03年平均提高53%。

路口

方向

2019年高峰小时流量

2007年高峰小时流量

2003年高峰小时流量

文三莫干

东向西

4245

1827

1314

文三教工

东向西

4314

2290

1712

文二教工

西向东

4027

2370

1356

文二莫干

西向东

3848

2491

1530

(二)道路通行速度提高。根据城西区域跟车调查分析,我们选择文二路(古翠—教工)与天目山路(古翠—教工)早高峰行程速度对比分析,早高峰行程速度分别为20.6公里/小时和16.4公里/小时,单向通行道路车速比双向通行道路车速平均提高25.6%。

(三)公交优先得到充分体现。在实施城西单向交通组织时,充分考虑了对沿线公交乘客的影响,为方便他们的交通出行,在实施单行线的道路上设置了公交逆向专用道。无论是逆向专用道还是同向车道,公交的车速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目前文二路、文三路单行线专用道公交车平均车速为21公里/小时,而普通道路上公交车平均车速一般为12公里/小时,专用道提速75%。沿线经过的公交线路从2003年的53条提高到目前的72条,通过的班次从9473班提高到14667班,大量公交乘客从中受益。

三、“两网”建设对城西交通产生的影响

目前,随着文一路隧道的开通,大量的交通流通过文一路隧道进入城中、城东,但受地理条件限制,设计、建设等受到制约等影响,文一隧道东出口连接德胜快速路处形成了一个工程性堵点,对整个快速路的连接、转换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今年以来,城西地区两网建设密集实施,环北下穿西延、留下互通、地铁3号线、机场快线、10号线、文一路、三墩互通改造、绕城龙坞坡改造、余杭塘路下穿等工程全面开工,城西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大,文二路、文三路仍将承担城西连接城中东西向通行的主要通道。

以“地铁网、快速路网”(简称两网)为重点的城西地区重点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畅行西部三年行动核心内容,也是杭州市区第二个“五年治堵”中继“决战东部”之后的又一关键战役,是缓解城西交通拥堵的根本手段。市交警局积极研究对策,交通组织总体对策和目标是“强化领导、占补平衡、优化时序、精细节点、聚力严管”,严防闭环型交通拥堵发生,全力以赴,降低因道路建设对城西地区交通出行带来的影响。

四、有关恢复双向通行的研究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现阶段恢复双向通行的条件尚不满足。考虑到该项建议的复杂性,我市将持续加大研究力度:一是待2022年上半年两网建设项目基本完工,城西道路条件基本稳定成型,参考当时的交通流量和通行特征,充分考虑片区老百姓出行习惯、沿线民生商业需求,及时开展交通运行评估和实际论证;二是结合城西片区比赛场馆在2022年亚运会赛事期间通勤线路保障要求,在制定相配套的交通组织方案的同时,对于文二路、文三路恢复双向通行再进行研究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