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报名!”“我可以!”“我是党员我先上!”
危急险阻面前,最能体现共产党员的担当,最能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
连日来,我市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走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线。
他们,
24小时守护杭城东大门
发出号召后仅3个小时,一支由约200名江干机关党员干部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组建完毕。
为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高高飘扬,1月28日下午,江干区面向广大机关干部招募机关一线抗疫志愿者。
江干区纪委派驻第三纪检组副组长余方秋,也第一时间报了名。“我爱人是安徽的,今年过年因为疫情都在杭州。看到单位发的通知,还没来得及跟家里人商量,就赶紧过来了。”
经过简短的集中培训后,机关党员志愿者每4小时一班次,分批次赴杭甬高速彭埠口、德胜往市区方向、德胜往下沙方向等点位与特勤等工作人员一同对过往市民检测体温、排查潜在风险,24小时守护这座城市。
手持一把额温枪,戴上口罩、医用橡胶手套,穿上一次性防护服,下午4点,余方秋上岗了,他也是当天下午第一批上岗的志愿者,在彭埠入城口值守,“返程车辆比我想象多得多,压根没时间喝水。”
4个小时里,他要配合医务人员,对过往车辆内人员进行初步询问,“您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最近两周内,有没有接触过来自湖北的人员?最近4天有没有发烧感冒症状?此外还要对车内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并嘱咐大家要戴好口罩,请车辆慢行等。”
江干区委宣传部党员余思聪值守的是零点到4点。“现场只有临时搭建的简易棚,没有热水也没有电,半夜拿医用物资都自己打手机照明……现场医务交警等都8小时轮一班,他们也十分不容易。”
以真心换同心,自机关党员志愿者参与后,效果还是很明显,不仅点位的防控运行效率提升了,过往市民等候检测时间更短了,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压力也更轻了,为辖区市民更添一份安全感。
他们,投身一线“秒变”社工
社区是传染源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需要人力的阵线。
大年初一,滨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结束后,该区机关各部门工作群里都发起了接龙——组织部将派机关干部去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一时间,每个微信群里都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报名,队伍整齐。
韩知初是滨江区五水办的常务副主任,年初一晚10点多接到任务,第二天上午8点多,他便来到彩虹社区驻点防控。到了送餐时间,他又和社工陆陆续续给几户人家送去快餐,“大过年的,吃这件事情,还是要安排好,虽然是盒饭,但也能吃个温饱。”
除了重点要照顾好几户人家,日常的排查和走访,也在他的工作之内,“社区里好几家店没关,都要去问个遍,近期有没有去过湖北,有没有湖北老乡回来。”
“时间和任务上,坚决服从社区安排。”这是滨江区民政局局长戴灿东给部门“队友们”立下的“军令状”——民政局驻点到温馨社区的工作人员,24小时,随叫随到。
接下来,滨江区将组织400余名机关干部陆续奔赴一线,在“社工”的岗位上,把可能发生的疫情牢牢控制在手中——管住,防住,控住。
他们
开足马力为防疫物资生产添助力
这几天,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总是灯火通明,员工们马不停蹄地赶制着口罩,保证着每日的出货量。
最担心包装跟不上生产的航头分公司负责人刘雪红,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大年三十那天,就已经有好几位村里的党员和志愿者们主动来帮忙,包装人员不足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在疫情面前,为了更好配合朝美日化有限公司航头分公司的口罩生产需求,航川村的村委及党员纷纷贡献出一己之力,将本村的游客接待中心改造成包装口罩的临时“工厂”。“我们根据生产的卫生要求,将需要用于包装的100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提前消毒。每一位参与包装的志愿者也都提前洗手消毒,戴好口罩和防护帽。”刘雪红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10多名党员志愿者来帮忙包装,大大减轻了用工压力。
建德市财政局十几位党员干部也主动请缨,积极投身下涯镇朗索医用消毒剂公司的生产工作。
由于疫情发展迅猛,消毒产品供不应求,操作人员依然紧缺,尤其是一线的包装工人,因为春节和疫情影响,短时间内招到工人难度很大。财政干部及时响应,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工人紧缺问题。
此外,从1月27日起,建德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机关单位和建德下涯镇政府积极协调配合,沟通省、市经信、交通等部门,主动帮助杭州朗索医用消毒剂有限公司解决原材料和成品跨省运输应急通行证办理流程和渠道问题。(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