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合办关于杭州市2010年山海协作工作意见的通知
时间: 2019- 09- 20 14: 41 来源: 浏览次数:

 

杭政办函〔2010〕6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经合办《关于杭州市2010年山海协作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关于杭州市2010年山海协作工作的意见

(市经合办    二○一○年二月十一日)

 

为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资源与产业合作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山海协作工程,根据省、市关于山海协作工程的要求,结合《杭州市“十一五”国内合作交流发展规划》和“杭衢两地开展资源与产业合作协议”现就我市2010年山海协作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总战略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山海协作工程要求,进一步增强推进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以资源与产业合作为重点,以项目合作为载体,进一步加大经济合作力度,巩固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推动社会事业领域的项目合作,促进杭州与山海协作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0年,我市与衢州市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应完成资源与产业合作项目投资额20亿元,其中江干区、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市、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等7个资源与产业合作责任单位应完成投资额19亿元,其他区、县(市)(除淳安县)应努力完成合作项目1个以上。要切实做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上年度签约项目的履约率要达到90%以上。同时,要进一步推动我市与衢州市、淳安县在旅游、科技、文化、劳务等社会事业领域的项目合作与交流,完成10个合作项目。

各区、县(市)要按照市山海协作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继续巩固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百村经济发展促进计划”的通知》(杭山海协作〔2009〕3号)精神,继续做好衢州市、淳安县结对村的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与淳安县的经济合作,全年至少完成10个质量较高的经济合作项目,其中萧山区要完成2个以上合作项目。

建立杭商营销网络工作机制、信息平台和对接平台。成立杭商营销网络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国杭商营销网络供货信息库,编制本市名优特新产品目录和急需拓展市场的产品目录,积极参与省协作办组织的对接活动,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专项对接洽谈活动。

积极推进与省内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山海协作工程,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三、主要活动

(一)与衢州市的对接活动。

上半年:衢州市政府代表团来访并举行项目推介会;杭州、衢州两市经合(协)部门举行山海协作资源与产业合作季度情况专题分析通报会;开展山海协作工程项目库、数据库和信息库等“三库”的建设与培训,加强和完善有关基础工作。部署启动建立杭商营销网络;开展社会事业领域合作项目和“山海协作工程·百村经济发展促进计划”结对等活动。

下半年:杭州市政府代表团赴衢州考察,举行两市工作交流暨项目签约仪式;互邀参加重大经贸活动─杭州西博会、衢州孔子文化节;组织参加全省山海协作系列活动;省市两级做好山海协作企业投资贴息工作。

(二)与淳安县的对接活动。

萧山区政府与淳安县政府应每年互访1次,共商山海协作工作;组织企业对接会不少于1次,并制订工作计划,实现企业对接的制度化。其他区、县(市)要结合各自特点,加强与淳安县的联络,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项目对接活动,自行组织的对接活动不少于1次。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重点,切实加强领导。各区、县(市)及各有关开发区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协调项目推进工作,组织小规模、多批次的项目对接活动,确保完成项目落户衢州的任务。各责任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举办好一年两次的经济合作项目对接活动。引导有意向、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赴衢州考察和投资,并为衢州来杭举办投资项目推介会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江干区、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市及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等7个资源与产业合作责任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主要领导组织企业赴衢州对接每年不少于1次。同时,各区、县(市)及各有关开发区要加大为企业服务的力度,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为企业送温暖活动。

(二)巩固成果,加强结对工作。各区、县(市)要继续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百村经济发展促进计划”,抓好衢州市和淳安县结对村的工作。加强与结对村的双向互动和指导交流,运用现场会、项目说明会等形式交流经验,巩固并扩大结对工作成果,帮助结对村发展经济和公益事业,促进结对项目从公益型为主向经济合作型为主转变,增强结对村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加快结对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发挥优势,扩大合作领域。按照全省山海协作工程会议精神,围绕“创业创新”的要求,在加强经济合作的同时,与对口协作地区共同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着力抓好旅游、科技、人才、劳务、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市人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保障、农业等相关部门要制订工作计划,加强与衢州对口部门的联系,安排一批项目开展合作。要结合“旅游西进”战略,在加快淳安县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加强与衢州市的旅游合作,利用便捷的交通,打造以杭州“南宋文化”和衢州“孔子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线路。

(四)落实政策,完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推动杭州、衢州两市的资源与产业合作,深化山海协作工程,市级相关部门要继续落实企业因“退二进三”搬迁至衢州的相关优惠政策,以及杭州企业赴衢州投资的财政贴息政策。完善两地资源与产业合作季度情况分析通报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两地资源与产业合作工作机制。

(五)做好服务,提高工作水平。各级山海协作职能部门在做好组织推进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新思路、新举措。要坚持实行资源与产业合作每季度对衢州投资情况通报制度。完善本地企业赴衢州投资项目库、数据库和信息库建设,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和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附件:1.山海协作工程对衢州资源与产业合作投资任务分解表

2.杭州市实施百村经济发展促进计划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山海协作工程对衢州资源与产业合作投资任务分解表

责任方

“十一五”总投资额(万元)

2010年度投资额

(万元)

江干区

79600

15920

西湖区

243800

48760

萧山区

213600

42720

余杭区

97900

19580

富阳市

100000

20000

杭州经济开发区

158000

31600

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

57100

11420

市区机动

50000

10000

合    计

1000000

200000

 

 

 

附件2

 

杭州市实施百村经济发展促进计划

任务分解表

发      达

区、县(市)

落实结对单位

任务数

落实结对村

任 务 数

欠发达

区、县(市)

余杭区

4

5

柯城区

拱墅区

1

富阳市

4

5

龙游县

西湖区

1

萧山区

2

2

淳安县

1

2

开化县

建德市

1

上城区

1

2

常山县

开化县

临安市

1

下城区

1

2

江山市

江干区

1

滨江区

1

2

衢江区

桐庐县

1

合  计

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