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04/2019-2403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商务〔2019〕161号 | 公开日期: | 2019-08-07 |
发布单位: | 市商务局 | 主题分类: | 商贸、海关、旅游 |
市政协城建委:
贵委在市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生活垃圾资源产业化的建议》的提案,我局已收悉,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孙璧庆局长为组长、朱铮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提案办理小组,认真研究了提案中的意见建议。我局认为:所提建议对当前正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现结合我局职能和会同市城管局会办意见,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工作,2018年8月出台《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的实施意见》(市委办〔2018〕46号),推进了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促进了再生资源回收工作,2018年回收再生资源158.1万吨。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增加到1289个,半年回收再生资源达88.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6%,提升建设分拣中心累计面积已达到20.63万平方米,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2%。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深入政策研究,完善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公益性,既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也需要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给予这个行业必要的政策支持。2018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的实施意见》,重点明确了四个部分内容:一是明确了全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工作目标,拟用3年时间提升建设2000个标准化回收站,规划建设48万平方米的分拣中心,回收总量达200万吨以上;二是明确了以设置标准化回收网点和提升建设分拣中心为重点的7项主要任务;三是明确了对新建的标准化回收网点和提升改造的分拣中心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根据部门任务安排经费。四是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考核、加强行业自律、加大宣传力度上明确了保障措施。
(二)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了《2019年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再生资源工作的重点工作,全市新增回收网点800个,分拣中心达到24万平方米,回收总量达到180万吨左右。深入研究回收网点和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化,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下,7月15日发布了《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管理规范》和《再生资源综合型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各区、县(市)回收网点和分拣中心建设标准。印发了《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指导目录》,明确了32种废旧物资回收品类。
(三)深化行业转型,规范资源回收。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优势显现,虎哥回收(余杭)、家宝兔回收(上城)、村口再生(江干)、联运环境(余杭)等“互联网+”回收模式受居民欢迎度高,虎哥回收已覆盖余杭区28多万户家庭;家宝兔回收站已进驻市区20多所中小学,在省政府、市民中心、市城管局等机关部门开设了再生资源收集点;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余杭虎哥的“干垃圾”在辖区实现了全回收,申奇公司与上城、江干等区合作开展低价值废品回收,萧山的环强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拱墅的宸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回收企业也在积极配合属地政府部门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以上企业组织化程度高,吸纳流动回收人员的能力强。“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和智能回收模式覆盖1126多个小区,服务108万户居民,我们正在探索和总结再生资源回收的杭州模式。
(四)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7月3日,为加强市商务、城管部门的“两网融合”,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我局铮副局长带领业务处室与市城管局李磊局长及其业务处室召开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对接会,就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达成了四点共识:一是垃圾、回收体系共同推进;二是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在前端分类中分类筒、回收房或收集点必须规范统一;三是再生资源回收目录分为六大类;四是要扶植龙头企业,支持规模化回收,组织推广“互联网+回收”规模企业,对已有的流动回收人员进行收编。
(五)抓好资源利用,促进垃圾减量。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根据相关法规、文件精神,一是开展餐厨垃圾综合利用。组织做好餐厨垃圾统收统运监管工作,利用现已建成投产的4家日处理能力达到 650吨餐厨垃圾处置厂,对我市宾馆饭店、大专院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实行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置;二是开展易腐垃圾的综合利用,在农村农业区,鼓励实行不出镇(乡),在本地通过专业设备,将易腐垃圾(农作物的废弃杆茎、叶为主)转化为有机肥。在城区,利用日处理能力达200吨的一座厨余垃圾处置厂,试行将厨余垃圾通过厌氧发酵产沼来发电。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属地政府在再生资源体系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不到位,目的性不够明确,规划落地难度大,回收体系尚未完全建成,特别是标准化回收网点和分拣中心严重不足,产业园建设迟缓。
(二)培育规模化企业效果不明显。对重点再生资源企业缺乏有效支持,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头作用不明显,部分区的回收模式过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还会存在优胜劣汰的过程。
(三)部门协作上需要继续加强。目前,在部分城区,依然存在城管、商务各自为政的局地,部分属地城管部门在推进垃圾分类的时候,没有把可回收设施建设考虑在内,部分街道在回收网点的布点方面也有各行其是的情况存在,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四)回收行业的制约因素多。一是税率不合理,虽然今年6月起增值税从17%降至13%,但是加上杭州市约1.2%的地税,对于难以取得进项发票进行成本抵扣的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来说税率依然很高,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十分明显,规范企业想做强做大存在一定难度;二是邻避效应,属地支持力度不足。部分属地对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回收企业的进驻并不欢迎。
四、下步工作打算
我市在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居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实施意见,重点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垃圾分类、资源再生利用这件“关键小事”做实做好;进一步加强对回收行业工作的研究,借势借力,加速推进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与城管部门协同配合,实现两网融合,促进垃圾源头减量;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推广以“虎哥回收”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创新性的龙头骨干企业,树立典型,推动全社会理解、支持和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良好氛围。
(二)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抓基础,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争取年内完成2000个回收网点的任务;强核心,扩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规划建设,争取2020年达到48万平方米。
(三)深化行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广“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扩大“互联网+”覆盖率,鼓励和支持“干垃圾”全回收模式,鼓励对市场失灵的品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专业单位清运及资源化利用,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提升回收企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到2020年再生资源回收达到200万吨。
(四)提高餐厨垃圾处理能力。2019年计划建成餐厨垃圾处理设施1个,计划开工餐厨处理项目2个,到2020年,争取实现县(市)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全覆盖。按照《杭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督促各区加强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及收运单位管理,加大对“收、运、处”的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为我市的市容环境秩序提供坚实保障。
感谢市政协陈永良副主席、政协城建委长期以来对全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关注、监督和支持。
联系人:特种行业处 李洪忠
电话:85257710 传真:85257600
杭州市商务局
2019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