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2008年粮食生产的通知
时间: 2019- 08- 27 16: 09 来源: 浏览次数:

 

杭政函〔2008〕9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粮食生产任务,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08年粮食生产的通知》(浙政发〔2008〕16号)精神,现就切实抓好2008年我市粮食生产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为目标,以减少抛荒、力争多种为突破口,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和粮食千亩畈高产示范活动为抓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高产粮田的建设和保护,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高产高效示范竞赛,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各项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含量,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二)总体目标:确保200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77.5万亩、总产量105.85万吨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集中力量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的要求,从2008至2010年,我市将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重点抓好1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10个粮食高产示范乡镇、100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和1000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户建设。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县(市)水稻单产比创建前三年平均单产增长5%;全市水稻平均亩产从目前的 498 公斤提高到 520 公斤。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区、县(市)及乡镇要建立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明确创建目标任务和措施,确定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全面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落实政策措施;村级要落实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户。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成效将作为评选粮食生产先进区、县(市)的重要依据。二是重点实施粮食千亩畈高产示范活动。粮食千亩畈高产示范活动是我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各地要认真贯彻实施《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粮食千亩畈高产示范活动(2008—2010年)的意见》杭政办函〔2008〕120号),通过三年努力,集中力量发展50个连片千亩以上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的粮食核心产区,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区。三是继续开展水稻等粮油作物高产高效示范竞赛。今年市政府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粮油作物高产高效示范竞赛活动,凡水稻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都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水稻面积100亩以上的村,要选择2户以上种粮技术较好的农户作为粮食高产示范户。今年我市要建设市级粮油作物高产示范方40-50个,示范面积1.5万亩以上,力争建成一批水稻亩产超700公斤的示范方。

(二)采取措施大力制止耕地抛荒。一是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管护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坚决制止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植树造林和从事非农项目建设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二是坚决制止耕地全年性抛荒,在全市开展耕地抛荒明查暗访工作,凡是连片抛荒10亩以上耕地的区、县(市),不得申报粮食工作先进区、县(市),并给予通报批评。三是通过扶持耕地季节性转包等形式,努力减少耕地季节性抛荒面积,力争抛荒面积比上年减少20%。

(三)立足当前千方百计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一是认真抓好春花作物中后期管理。因前阶段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造成春花作物根系生长不良,春粮田间长势较差,各地要及时抓好田间管理,将粮食产量损失减至最低。二是努力增加春播粮食作物面积。目前正值春耕生产的大忙季节,各地要抓住时机,早发动、早组织、早落实,引导农民扩种春玉米、春大豆、番薯、早稻等春播粮食作物。三是备足备好农资保障生产所需。要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认真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的供需调查和余缺调剂工作,及时进行农机具检修,确保尽快投入春耕生产。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集中精力抓好春季“绿剑”集中执法行动,严格农资市场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经营行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利益。

(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地力建设。完善农用道路、电网和灌溉等配套设施,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完成市级示范项目5万亩。全面开展标准农田地力调查,做好农田分等定级工作,建立“沃土工程”示范点,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增施有机肥,提高农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全面完成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建立冬绿肥示范基地7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50万亩。

(五)大力推广粮作高产关键技术。各地要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以建设示范方、高产竞赛、技术培训等为手段,全面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建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大力推广各项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粮油生产水平。2008年全市要推广省定水稻主推品种70万亩,水稻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60%以上,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80万亩,单季稻“五改”技术65万亩;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120万亩,农药减量增效控害工程50万亩,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5万亩;实施粮油生产机械化提升工程,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推广水稻机插2万亩、粮食机收145万亩。

(六)创新机制积极推进统一服务。各地要积极培育粮食生产(农机、植保、土肥)专业合作社,开展统一服务和代耕、代育、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2008年,力争粮食专业合作社覆盖全市50%的乡镇,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面积占当地粮食播种面积的20%以上,植保服务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面积占当地水稻播种面积的10%以上。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实现目标。严格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对本区、县(市)的米袋子负全责。市政府将杭州市2008年粮食面积产量考核任务分解到各有关区、县(市),并于近期内与各有关区、县(市)政府签订责任书。各地要按照粮食生产分级负责制要求,层层分解任务,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同时,市政府将把粮食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列为对各有关区、县(市)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及时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及时落实各项粮食扶持政策。各地要认真落实早稻普惠制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种粮大户水稻政策性保险、“农机作业券”补贴等政策,适当提高种粮大户直补、水稻良种补贴、订单储备粮收购价外补贴标准,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深入解读、广泛宣传,切实做到家喻户晓,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户。二是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在配套省、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各地要积极筹措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耕地抛荒和粮食高产创建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各项服务。各级涉农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农业部门要积极开展“联乡结村”活动,深入基层,搞好技术指导,加强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建立示范方、丰产方,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加快高产技术的推广;农资、供销部门要千方百计组织货源,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并加强调控和管理,平抑农资价格过快增长,对柴油等紧缺物资要及早作出安排,优先满足农业耕种、收割需要农机部门要加强农机服务;电力部门要保证农业用电;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农田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金融部门要保障相关贷款的及时发放;农业执法部门要抓好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和假冒伪劣农资的查处力度;植保、气象部门要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气象等信息,指导农民科学防控。

附件:杭州市2008年粮食面积产量考核任务分解表

杭州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四月十七日

 

 

 

附件

 

杭州市2008年粮食面积产量考核任务分解表

区、县(市)

粮食复种面积

(万亩)

粮食总产

(万吨)

拱墅区

0.1

0.05

西湖区

4.5

1.9

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

0.7

0.25

萧山区

75.1

27.1

余杭区

44.2

20.2

桐庐县

25.5

10.4

淳安县

38.7

10.9

建德市

28.8

10.6

富阳市

35.6

15.0

临安市

24.1

9.4

杭州经济开发区

0.2

0.05

合  计

277.5

1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