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办函〔2007〕341 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林水局拟订的《杭州市 2008 年度水利建设工作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 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十二月三日
杭州市 2008 年度水利建设工作意见
(市林水局 二○○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2008 年,我市水利建设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 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十一五” 水利规划目标,以加强水安全,改善水环境,提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水平为重点,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 能力和水利设施抗灾能力,为构建人水和谐相处的 “生活品质之城” 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现就 2008 年全市水利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建设目标
(一)2008 年度全市水利建设的总体要求:按 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水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 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讲 求实效、建管并重,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路子,扎实推进以农民饮用水、山塘水库除险加固、 城郊河道整治、小流域治理和水毁工程修复等为重 点的工程建设,加大依法管理力度,全面提高防洪 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充分发挥 水利工作在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和社会主义新农 村中的作用。
(二)2008 年度全市水利建设的目标:计划完 成土石方 1850 万方,新增、改善灌溉面积 5. 1 万 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40 平方公里,完成水库保 安工程 26 座,加固山塘 120 座,实施小流域治理 12 条,建设清水河道 150 公里,建设小水电装机 8000 千瓦,改善与解困农民饮用水 34. 76 万人,完 成水利建设投资 16. 5 亿元。
二、建设重点
(一)加快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 按照因 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原则,进一步推广城市水厂管网延伸、乡镇分片集中供水和以村为单元分散供水 等建设模式,抓好农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和质 量,认真做好工程验收及考核工作,加强饮用水工 程建后管理,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2008 年全市计 划解决饮用水困难 1. 5 万人, 改善饮用水条件 33. 26 万人。
(二)大力推进山塘水库保安工程建设。 围绕 “安全、高效、美丽” 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进水库除 险加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水库安全度。 认真抓好 临村山塘保安工程建设,努力建成工程设施齐全、 功能完备、管理高效、环境美丽、安全放心的山塘水 库。 2008 年全市计划完成水库加固 26 座,临村山 塘加固 120 座。
(三)继续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根据建设生 态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全面开展 小流域综合治理,2008 年全市计划开工治理 12 条 小流域,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40 平方公里。
(四)深入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 推进绕城 公路以外河道、乡村河道整治和村内池塘、河沟水 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居民 生活环境。 按照生态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 求,把握冬春修建水利的有利时机,结合千村整治 百村示范工程,加快农村水环境建设,逐步改善农 村水环境。 2008 年全市计划整治河道 150 公里, 实施村内池塘治理 100 亩、水沟治理 100 公里。
(五)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配套建设。 加大灌区 节水改造,建设先进的节水灌溉体系,提高农业灌 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提升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加 大政府投入,支持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加快 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老化失修的状况,推广农民用水 户协会的自主管理模式,增强农民参与灌溉管理意 识,提高灌区科学管理水平。 2008 年全市计划完 成渠道衬砌 352 公里,新增、改善灌溉面积 5. 1 万 亩。
(六)加快各项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
全面 完成下沙排涝闸工程、淳安严家防洪水库工程、东苕溪土桥湾段拓宽工程,继续抓好萧山围垦东线治 ·72· 市政府文件杭州政报(2008 年第 1 期) 江围涂工程、西水东引工程,开工建设东苕溪安溪 段河道拓宽工程。
(七)积极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和备用水源建 设。
各地要尽快完成编制《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 规划》,在此基础上,加强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积极开展备用水源建设前期工作。 市本级积极开展闲林水库的前期工作,力争在 2008 年开工建设。
(八)抓紧实施水毁工程修复。
2007 年,因“罗 莎”等台风给各地水利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 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各地要抓住冬春修 建水利的有利时机,积极筹集资金,修复水毁工程, 确保正常的生活与生产要求。
(九)积极开展防洪减灾工作。 采取切实有效 措施,确保水库、山塘防洪安全。 进一步建立健全 小流域防山洪避灾体系,加强水雨情监测、汛情预警系统建设,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水利基 本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讲 求实效” 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优化配置水利资源,将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明确目标责任,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作用。
(二)加强管理。
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要从确 保工程质量的要求出发,严格建设程序,规范组织 施工,实行公开招投标制、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施工管理责任制、资金投入 审计制等制度。
(三)拓宽筹资渠道。
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 力量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吸引民间资金投资水利建 设,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作用。 各级政府要加大财 政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农村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 长的新机制。 规范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明确资金投向,落实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积极建立过程 公开、民主管理、群众监督的水利建设资金和劳务投入监督新机制。
(四) 探索新思路。
要按照中央相关文件要 求,认真分析农民愿望,把握农村水利发展方向,深入理解农村水利新内涵。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 开展新农村水利示范村镇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附件:杭州市 2008 年度水利建设计划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