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办函〔2006〕277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林水局拟订的《杭州市2007年度水利建设工作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杭州市2007年度水利建设工作意见
(市林水局 二○○六年十月二十日)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市水利建设要围绕我市水利“十一五”规划建设目标,以加强水安全、改善水环境、提高水利基础设施水平为重点,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适应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水利工作的各项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讲求效益、建管并重,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以农民饮用水工程、水库山塘除险保安和达标建设工程、清水河道建设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抓手,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做好防汛抗旱、水土保持和水政执法等工作。重点实施五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高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2007年度全市水利建设目标:完成土石方1760万方,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4.7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完成水库保安工程31座,加固山塘106座,实施小流域治理11条171平方公里,建设清水河道108公里,建设小水电装机5000千瓦,改善与解困农民饮用水条件16.5万人,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4.3亿元。
(二)2007年度重点完成以下建设任务:
1.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推进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建设模式,抓好饮水工程立项、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保证工程质量。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投资力度。2007年全市计划解决饮用水困难1.5万人,改善饮水条件15万人。
积极实施水库保安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林水局关于“十一五”期间山塘水库除险保安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请示的通知》(杭政办函〔2006〕135号)要求,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临村山塘进行保安,提高水库、山塘的安全度。在此基础上,开展水库达标建设。2007年全市计划开工水库除险加固31座,达标水库建设16座,临村山塘保安106座。
继续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集中力量对易发洪灾的小流域进行整治,2007年全市计划开工治理11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
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配套建设。以防渗渠道改造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田节水工程建设,为创建节水型农业提供设施保障。2007年全市计划建设防渗渠道350公里。
2.防洪排涝骨干工程。建设下沙排涝闸站工程,提高下沙片排涝标准,力争主汛期完成主体工程。做好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严家防洪水库工程、小砾山排涝闸站工程建设扫尾工作,争取尽早组织竣工验收。继续加快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在完成县级城市防洪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一批重要城镇防洪体系建设,提高城镇总体防洪能力。
3.江河干流整治工程。在东苕溪干流整治中,重点完成东苕溪防洪工程土桥湾铁路桥段拓宽工程,力争在主汛前完成建设,并尽早发挥作用。制定一批重要河流的堤防建设计划,全面提高我市江河干流洪水防御能力。
4.千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按照全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计划及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开展河道整治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04 〕198号)要求,坚持“人水和谐”的生态治水理念,采取河道整治及河道配水等措施,促进河道水环境改善。2007年全市计划建设清水河道108公里。
5.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要继续加强萧山东线治江围涂二期工程建设,使其尽早发挥效益。合理进行小水电开发利用,全市建设小水电装机5000千瓦,充分发挥我市水资源优势。
三、2007年度水利建设的主要措施
水利建设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治水思路的转变,努力实现资源水利和现代水利的目标,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各地要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优化配置水利资源,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目标责任,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吸引民间资金投资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作用。
(二)规范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各地政府和水利部门要从确保工程质量的要求出发,严格建设程序,规范组织施工,全过程实行公开招投标制、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施工管理责任制、资金审计制。要加强农村饮用水、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环境建设等新农村重点项目的建设管理,探索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
(三)贯彻落实水法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贯彻《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规,强化依法行政体系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水利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重点加强对边界水事矛盾的预防和协调,进一步规范水事行为,加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加大水利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
(四)推进应急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增强可操作性,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抗灾能力;全面实施以“数字林水”为特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建立水利数据中心、水资源水环境信息共享和水利政务公众服务等三大平台。
(五)加强前期工作,提高队伍素质。各级要一步完善专项规划,全面开展“十一五”规划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为项目的适时开工创造条件。要健全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加强水利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重点抓好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水利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要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以人才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乡镇水利员队伍教育培养为基础,建立一支与水利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附件:杭州市2007年度水利建设计划表
附件
杭州市2007年度水利建设计划表
区、县(市) | 完成 土石方 (万方) | 新增、改善灌溉及 除涝面积 (万亩) | 治理水土 流失面积 (平方公里) | 新增 小水电装机 (千瓦) | 泵站改造 (万亩/千瓦) | 小流域 治理 (条/平方公里) | 万里清水河道 (公里) | 千库保安 (座) | 百库达标 (座) | 小山塘除险加固 (座) | 渠道衬砌 (公里) | 改善农村 饮水 (万人) | 农民饮 水解困 (万人) | 总投资(万元) |
市本级 | 10 | 2 | 6000 | |||||||||||
拱墅区 | 30 | 2.5 | 1000 | |||||||||||
江干区 | 30 | 7 | 15 | 4000 | ||||||||||
西湖区 | 30 | 0.15 | 0.15/100 | 1/2.5 | 9 | 2 | 5 | 5000 | ||||||
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 | 30 | 6 | 10 | 4000 | ||||||||||
萧山区 | 600 | 2.5 | 5 | 2.5/3090 | 1/4.2 | 8.5 | 4 | 50 | 38000 | |||||
余杭区 | 150 | 2 | 5 | 1.5/497 | 1/15.3 | 20 | 11 | 40 | 1 | 11000 | ||||
桐庐县 | 200 | 1.5 | 30 | 2/65 | 10 | 6 | 4 | 7 | 40 | 3 | 10600 | |||
淳安县 | 120 | 1.5 | 30 | 3000 | 0.1/30 | 2/30 | 10 | 8 | 1 | 15 | 50 | 2 | 1.5 | 9000 |
建德市 | 120 | 3.6 | 25 | 2/24 | 10 | 6 | 3 | 30 | 80 | 3.5 | 8500 | |||
富阳市 | 250 | 1.5 | 25 | 5 | 5 | 5 | 9 | 20 | 3.5 | 20900 | ||||
临安市 | 200 | 2 | 30 | 2000 | 2/30 | 10 | 6 | 3 | 26 | 40 | 2 | 25000 | ||
合 计 | 1760 | 14.75 | 150 | 5000 | 4.25/3717 | 11/171 | 108 | 31 | 16 | 106 | 350 | 15 | 1.5 | 14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