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办函〔2006〕6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2006年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三月七日
杭州市2006年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
合作与交流工作要点
为进一步加大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工作力度,深化合作内涵、扩大合作成果,根据《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市委〔2003〕11号)和《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杭州市2006年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实现双赢”的总体要求,找准发展世博经济的结合点,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确定的城市合作专题和合作课题,进一步强化基础、健全机制、创新思路,深入推进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为杭州经济社会实现协调、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推进“五共”实施,深化和扩大合作成果。
1.进一步推进规划共绘实施。继续配合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做好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深化杭州都市经济圈、杭宁发展带的研究。继续做好沪杭城际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前期工作。
2.进一步加快交通共建步伐。围绕构建交通枢纽中心目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杭千(杭新景)高速公路、杭徽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实现申嘉杭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加快杭浦高速公路杭州段、钱江九桥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沟通、联系,实现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做好与绍兴、嘉兴、湖州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工作。
3.进一步推动市场共享。围绕建立长三角统一有序的大市场的目标,积极参与长三角信息、物流、港口、人才一体化专题的组织实施,参与建立区域性的商品、资本、人才、劳动力和技术市场,为推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提供平台。加强产权市场的对接。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合力打造“诚信长三角”。
4.进一步深化产业共兴内涵。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加强农业信息交流,实现“杭州农网”与“上海农网”的全面对接。加快杭州市制造业接轨上海步伐,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充分考虑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衔接与互补,将区域合作从单纯的横向经济协作配套向深层次领域发展;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主动承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培育和发展金融、证券、商贸、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继续做好长三角旅游交通导引指示牌的设置工作,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布点工作,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在长三角区域内的联网工作;以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全面推介杭州观光、休闲和会展旅游资源,全力打响“东方休闲之都”的品牌;履行长三角旅游城市高峰论坛秘书处的职责,研究出台有关长三角区域合作、市场共享的措施。
5.进一步加大环境共保力度。全面启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工作,完成开局之年的工作任务。加强与长三角区域环保部门的联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环保交流和合作。与上海联合开展跨区域的大气污染、流域性水污染等方面的防治对策研究。
6.全面推动长三角人才、教育、科技的合作与交流。加强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网络平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引进、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加强长三角区域内的人才开发合作和人才服务交流。加强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项目,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学科建设;健全两地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协商和交流机制,完善两地教育合作交流平台。加大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交流,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进长三角地区的大院名校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以规划为导向,做好发展世博经济工作。以发展世博经济规划为导向,以接轨世博经济为抓手,以2006年我市举办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沪杭两地的合作与交流。
根据《杭州发展世博经济规划》,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找准参与世博经济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制订相应的行动计划,以更积极的姿态、更务实的作风主动对接上海世博会。认真做好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培育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等工作,在提升杭州服务世博能力的同时,增强杭州在世博经济发展中的竞争能力。同时,根据《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宣传世博、对接世博、服务世博协议书》的要求,积极为上海在休博会“百城馆”设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提供相关配套服务,配合上海市做好世博会在杭州的宣传工作。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与在沪世界500强、中国1000强企业以及驻沪领事馆、商会、中介机构的联系,以经贸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充分利用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内外大企业集聚和国际产业转移最前沿的优势,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吸引国际高层次的产业和资本转移,吸引国际上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杭州,吸引沪上规模大、实力强、拥有知名品牌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来杭设立分支(连锁)机构,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促进我市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和向周边区域的经济辐射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抓好专题和课题的组织实施,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合作与联动发展。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六次会议各城市市长签署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合作(南通)协议》明确的要求,积极开展专题和课题的合作。
1.专题合作:积极促进长三角港口联动发展,围绕“长三角港口和内河航运发展总体规划”,与长三角其他城市联手推进港口合作;积极实施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全面推进“大通关”建设,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与长三角其他城市联手实施区域通关工作改革;积极推动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工作,以促进长三角区域人才自由流动和人才资源共享为目标,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共同推进人才合作工作。
2.课题研究:积极参加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确定的“实行‘一卡通’系统互通,促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加强城市信用制度建设,共同构建区域信用体系”、“加强区域教育合作,进一步整合长三角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协调会功能,提升服务协调能力”等课题的调研。
此外,在2005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长三角城市协调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信息、规划、科技、产权、旅游、协作等专题研究。
三、工作举措
(一)健全合作交流的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建立、完善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对口部门合作交流的机制,加强与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联系,全面建立长三角范围内的经常性联系制度,定期交流合作信息和工作情况,有条件的部门可选派干部赴长三角其他城市挂职锻炼,在互动中推进合作。各区、县(市)要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对口友好区、县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工作互动机制,定期开展互访和考察交流活动,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二)构筑接轨上海和发展世博经济的平台。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接轨上海工作,深入推进沪杭的合作和联动发展,今年将在上海举行一次大型推广活动。各区、县(市)和市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在上海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为企事业单位利用上海要素资源和推进项目合作构建平台、畅通渠道。
(三)增强接轨上海工作的力量。充分利用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良好的硬件环境,进一步整合市有关部门和区、县(市)驻上海联络处以及定点招商人员的力量,共建商务信息网络,充分发挥我市接轨上海的集群优势和整体力量。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要加强对我市各级各类驻沪机构的指导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这些机构在招商引资、信息收集、宣传杭州、推进沪杭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四)增强接轨上海工作协调服务的力度。进一步发挥市接轨上海办公室的组织、联络、协调、服务作用。认真履行长江三角洲城市协调会办公室副主任的职责,协调推进各项合作专题(课题)的实施,做好长江三角洲城市协调会第七次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接轨上海工作督查考核制度,加大工作的协调力度。加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工作调研,学习借鉴长三角其他城市在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与交流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确定一批调研课题,认真研究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继续做好《接轨上海简报》编印工作,及时反映全市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工作情况和工作动态,定期向市政府、市有关部门通报全市接轨上海工作情况,推广接轨上海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