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的若干意见
时间: 2019- 08- 12 10: 34 来源: 浏览次数:

杭政函〔2004〕5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市机关效能建设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市行政机关效能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强化监督手段,提高政府有效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现就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1、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是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的有效保证。市政府各部门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公仆意识和法治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市政府各部门要以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为目标,以实现优质高效服务为目的,以依法严格履行职责为抓手,以切实解决影响本部门、本单位效能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妨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为重点,认真制定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工作方案,建立相应的工作班子,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狠抓落实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审批行为

  3、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市政府各部门要严格行政管理边界,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定位,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凡属市场或法律管辖范畴的事务,均应通过市场法则和法律途径解决;凡可以下放或交由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管理的职能,均应进一步下放或转移;凡属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均应积极作为,主动、优质、高效地予以办理,不得推诿扯皮。各部门要自觉服从全局利益,齐心协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工作方法,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市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事项,简化、优化和规范办事程序,明晰审批标准,公开办理结果。要进一步办好市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完善中心领导管理体制,改进审批办理方式,加快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对涉及多个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实行对外一个部门受理并负责主审、相关部门参与并联审批的办法,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要进一步完善招投标管理办法,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包括土地交易、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工程施工、药品采购等交易行为。

  5、按照构建阳光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进行政公开。要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政府文件公开、信息发布、会议旁听、立法听证、档案查询等具体办法。市政府各部门均应按照“五公开一监督”的要求(即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和公开监督投诉渠道),对属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决策事项、政策规定、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办事标准等,通过“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杭州政报》和有关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

  三、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

  6、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市政府各部门要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认真清理许可项目、规定、实施主体和收费依据,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权限、范围、标准,进行行政许可事项的设定;同时,要严格执行规章备案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和行政复议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行为。凡是面向市民、企业和社会的审批类规章和细则,必须明确相关程序和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约束自由裁量权,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严肃纪律,令行禁止。市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命令,保证政令畅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或拖延不办。要坚决清除管理障碍,制止和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对部门发生的“梗阻”要严肃处理,要确保整个行政管理体系有序、有效运作。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责任管理机制

  8、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制度。市政府各部门在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政策规定,实施重大改革方案,以及确定政府投资和涉及环境、资源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项目时,应事先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经过综合分析、制定方案、评估论证、筛选择优等决策程序,使各项决策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要不断提高决策研究过程的开放度,积极发挥体制外和民间政策研究机构的作用。要建立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和执行再决策机制,凡是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在作出决策之前或决策执行过程中,可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民情民意调查网,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评议,并及时对执行中的偏差和负效应作出补充和修正。

  9、建立责任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合法性、合理性原则,从机关的基本工作职能和具体业务事项出发,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位工作制和失职追究制等制度,试行引咎辞职制。对因违反决策、办事程序给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部门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使各项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五、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

  10、加强政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市政府各部门要通过创满意单位、满意处室以及评选满意公务员等活动,窗口单位和行业要通过推行导办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恪守为民之责;坚持勤俭办事,坚决反对奢靡之风,杜绝铺张浪费,树立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

  11、大力精简文件,规范行文程序。市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发文必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做到简明扼要,注重实效。市政府各部门向市政府的请示,应由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发;需市政府审批的事项,不得直接报送领导个人,也不应多头主送;在向市政府行文之前,各相关部门之间应充分协商,并如实反映不同意见。

  12、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提高会议效率。召开全市性会议必须严格执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精简会议加强会议管理促进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杭政办函〔2004〕51号)要求,严格控制会议规格和参会人员。除市长召开的会议要求区、县(市)长或部门主要领导参加外,其它会议按照“分工对口”的原则,由相应的分管领导参加;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一般不要求区、县(市)分管领导参加。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尽量压缩会议规模,缩短会议时间,并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等节俭、便捷、高效的会议形式,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行短文”,切实解决“文山会海”问题。

  13、抓住重点,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市政府各部门要围绕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难、停车难、办事难等问题,认真梳理,明确工作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务求取得实效。要全面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查处领导干部失职、渎职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查处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连续发生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恶性事件的部门和单位,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六、加强行政监察,建立机关效能监督机制

  14、要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市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三定”方案明确的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有效防止不作为或越权作为等现象,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机关效能的突出问题。对市政府文件和会议决定的事项,各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市政府办公厅要加强督查反馈,对不负责任、敷衍塞责的部门,要予以通报批评。

  15、要健全完善民主监督体系。市政府及各部门应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各阶段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市人大和市政协通报。市政府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定期听取市人大代表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优化完善政府决策。要充分发挥12345市长公开电话和96666行政效能投诉电话的监督作用,同时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要加大涉民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对涉及机关效能的投诉,特别是有责投诉,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七、强化公务员能力培养,健全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

  16、重视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市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公务员的系统知识更新工作,提高其行政管理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要完善公务员的考录、竞争上岗、轮岗交流、末位告诫、辞退制度,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要建立与公务员工作实绩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八、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17、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大电子政务推进力度。市政府各部门要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现代化,并以此为契机,重组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整合共享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移动通讯、远程办公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改进办文、办会、办事方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要以“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为政务信息发布、网上办事服务的总平台,通过内网改造和业务系统建设,逐步构建全天候、一站式的“电子政府”,全面提升政府效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年内争取各职能部门都有一个办事项目能够在线办理,三年内争取有70%—80%的办事项目能在网上实现办理。

 

杭州市人民政府

                                           二○○四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