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办〔1998〕28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1996—2000年传染病防制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日
杭州市1996—2000年传染病防制规划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市传染病防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四苗接种率达到了99.05%,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7.0%,全市消灭了脊髓灰质炎的野病毒传播,已连续18年未发现白喉病病例,基本做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但是,传染病发病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影响传染病发病的因素仍然存在。特别是近几年自然灾害较为频繁,控制传染病的任务十分艰巨。为加强我市传染病防制工作,进一步降低我市传染病的发病率,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杭州市1996——2000年传染病防制工作规划。
一、指导原则
传染病的防制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必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卫生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管理,提高防制力度;必须不断加强传染病防制的科研工作,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防制水平。通过不断努力,降低我市传染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更好地为杭州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主要目标
1、“九五”期间,全市报告法定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比“八五”期间下降15%,死亡率下降10%,甲、乙类传染病报告率达98%以上。
2、以霍乱、肝炎、痢疾、结核病、性病的防制为重点,加强传染病的防制,控制暴发流行,力争将霍乱、肝炎、痢疾的年发病率分别控制在1.0/10万、120.0/10万、150.0/10万以内。
3、提高消灭脊灰的监测水平,不发生脊灰的野毒株病例,通过消灭脊灰的考核验收。
4、不发生白喉病例,百日咳控制在5.0/10万,新生儿破伤风控制在1.0‰,麻疹控制在5.0/10万。
5、努力控制霍乱的发病,不发生大的暴发流行,不发生死亡病例,不发生处理以后的二代病例。
6、搞好结核病的归口管理,规范结核病的规范诊断治疗。到2000年,全市涂阳肺结核患病率控制在35/10万以下,痰检率达95%,痰检阳性率达35%,正规治疗率达90%,病人治愈率达90%以上。
7、在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基础上,加强监测,到2000年全市麻风病的新发病人数控制在20例以内,力争达到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8、建立并完善艾滋病、性病监测系统网络,成立艾滋病初筛中心实验室,抑制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性病、艾滋病年发病上升幅度控制在25%以内。
9、巩固和发展计划免疫工作成果,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到2000年,以乡为单位的儿童四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10、到2000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实施重点行业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
11、逐步推广并开展甲肝、风疹、出血热、腮腺炎等疫苗的免疫接种。
12、消灭丝虫病和消除碘缺乏危害。
三、保证措施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防病意识。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各地要结合实际,制订传染病防制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狠抓落实。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对传染病法律法规,尤其是《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的宣传,以普及防病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病意识。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全力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要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针对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传染病防制的措施;要切实做好医院的消毒隔离和传染病人的收治工作;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卫生执法水平。各级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强监测管理,及时作出疫情预测,提出传染病防治的技术措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计划免疫质量,积极运用新疫苗;要加强科学研究,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3、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商业部门要加强食品卫生工作,防止“病从口入”;公用事业部门要加强饮用水的管理,认真搞好自来水厂的消毒管理,对二次供水水箱要定期消毒;公安部门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加大对卖淫嫖娼的打击力度,控制性接触传染病的发生;工商行政部门要加强食品等行业的管理,取缔无证摊点;医药部门要保证传染病防治所需药品的供应;交通、旅游部门要加强旅客、游客的管理,及时报告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市容环卫部门要加强环境卫生工作,消除“四害”孳生地;各级爱国卫生组织要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除害灭病;宣传、新闻部门要积极开展防制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教育等部门要积极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完善学校、幼托机构的传染病防治设施,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建筑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建筑工地的管理,特别是建筑工地外来人口的管理;财政部门要保证传染病防治所必需的经费投入。
4、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提高卫生水平。要依法狠抓食品卫生工作,不断提高食品卫生和食具消毒质量;提高饮用水消毒的合格率,特别是要加强农村饮用水的管理,在提高自来水普及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消毒合格率;消灭“四害”,铲除卫生死角,不断提高农村的改厕工作力度,提高环境卫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