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84X/2019-23999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9-07-04
发布单位: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498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时间:2019-07-04 16:28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类 别:A 公开

文 号:杭卫提〔2019〕27号

签发人:孙雍容

周旭一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现慢病患者“就近跑一次”的建议》(498号)收悉。该提案思路清晰、调查充分,所提的建议合理可行,对我委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该提案被列为由市政协周智林副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周主席对办好该重点提案高度重视,就医卫系统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持续改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指示意见。我委对办好您的提案高度重视,职能处室针对您提案中的问题和建议,组织相关部门专题调研,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我市基层卫生工作相关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200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明确了3-10万居民或者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规划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杭州市目前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9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685家,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2012年,原市卫生局牵头开展医联体建设工作,主城区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5家市级三甲综合性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心电中心、影像中心、慢病诊疗中心等,实现专家资源下沉、检验检查互认,开展了一系列“基层做检查大医院下诊断”等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工作。截至2018年底,5家市属综合医院为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影像会诊累计14747例,开展心电会诊累计6338例。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2018年,我市在淳安县试点医共体建设,将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形成更紧密的联系,推进资源更合理配置,并于2019年起在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等6区、县(市)推广,目前我市县域医共体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二)设备配备情况

2014年,浙江省卫生计生委 浙江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印发浙江省乡镇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卫发〔2014〕146号),分A、B、C三类设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配备,其中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配备彩超、DR、全自动生化仪、血球仪、尿分析仪、心电图机、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呼吸气囊、公共卫生随访包,选择配备电子胃镜、麻醉剂、黑白B超、救护车。接到您的提案后,我委专门组织人员结合标准化建设工作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配备情况进行调研,主城区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全部符合配置要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配备了CT等大型设备,满足老百姓更高需求。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派出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运作,主要承担预防、保健、社区康复、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根据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2006〕240号),要求配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观片灯、体重身高计、血糖仪、出诊箱、治疗推车、急救箱、供氧设备、电冰箱、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等。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均按照此要求配备设备到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检验业务通过标本定时物流、检验信息反馈的方式运行,当有急诊情况,由人工及时送至中心检验,并立即反馈检验结果。

(三)关于检验质控情况

一是建立完善市和县(区、市)两级医疗质控工作网络,完善质控中心运作机制,所有辖区均建立检验质控分中心,强化质控管理;二是市和县(区、市)两级检验质控中心定期组织专家到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授课、带教,结合“双下沉,两提升”等工作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对基层医疗机构明确质量同质要求,指导质控管理技术,进一步提升基层检验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三是市质控中心组织专家对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日常室内质控质量进行飞行检查,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四是组织开展全市新鲜血等多个检验项目的比对工作,2018年已有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血常规新鲜血比对工作,成绩均在允许范围内。同时组织46家基层医疗机构参加省室间质量评价,强化检验质量同质化管理。

(四)人员培训情况

为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扩展服务内涵,更好为老百姓提供公平、可及的服务,我委高度重视人员培训工作,主要采取以下举措提高人员业务能力。一是结合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慢病长处方工作,开展16种慢病相关培训,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冠心病、血脂管理、慢性肾病等疾病诊疗能力培训,结合糖尿病项目、肾病项目等项目管理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专病的全科首席医生,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专病尤其是慢病长处方专病的处置能力,提高基层就诊率。二是开展诊疗、管理、沟通能力培训。针对居民需求,开展脑卒中预防、康复服务培训等系列培训,提升家庭病床的服务质量,开展社区慢病患者情绪管理培训,更新家庭医生理念,要求家庭医生不只是为患者看病,更要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三是开展社区较为薄弱但是群众又较为关注的重点疾病如儿科疾病、痛风等培训,拓展家庭医生的诊疗领域。市级层面组织开展签约服务相关内容培训30期,参加人员近4000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

结合您的提案和杭州工作实际,我委组织相关处室认真研讨,下一步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检验设备的标准化建设。我委将进一步调研需求,对于偏远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积极探索使用移动医疗车的模式开展服务,提高患者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同时,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信息化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赋能,便于患者能够在移动端及时查阅检验检查结果,异常结果能够及时提醒家庭医生予以关注,当患者对于检验检查结果有疑问时,可以随时询问家庭医生,减少患者跑医院的时间,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的。

(二)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质量管理。按照《杭州市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市、县(市、区)两级质控网络,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质控飞行检查、室间质量评价、检验项目比对等质控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并努力实现质控管理全覆盖,即纵向覆盖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统一纳入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横向覆盖到公立医院、社会办医等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同时,要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更好地发挥“城区四大中心”、“县域五大中心”以及远程会诊平台的作用,在方便基层百姓看病就医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基层检验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各级医疗机构检验同质化管理,全面提高检验质量。

(三)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一是继续开展适宜技术培训,利用基层卫生协会等载体,针对基层薄弱环节,开展临床指南、精准判读等知识培训,提高基层理论水平;二是结合医联体、医共体建设,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内医生带教、资源下沉等方式,提高基层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三是利用检验质控中心的平台,开展检验质控培训,提高检验精准度。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6月21日

(联系人:陶晶;联系电话:8708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