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函〔2003〕38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切实完成今年我市的爱国卫生工作任务,市政府决定将2003年全市爱国卫生工作任务予以分解,请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
今年我市爱国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市委“发展、创新、为民”的新要求,加快爱国卫生管理法制化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深入开展“清洁杭州”活动,促进各区、县(市)的社区、撤村建居点和城郊接合部行政村卫生水平的提高,不断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坚持以农村改水改厕为重点,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提高全市农村供水质量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大力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有效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全国灭鼠、灭蟑先进城区复查为契机,改革除“四害”工作体制,充分发挥市鼠害与卫生虫害防制协会的中介作用,推进PCO(除“四害”专业消杀服务机构)运作,提高除“四害”的工作质量。
今年我市爱国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加快我市爱国卫生法制建设,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保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势,继续推进制度创新,深化各地的创建工作;抓住关键环节,突破难点问题,促进城乡爱国卫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除“四害”工作质量,确保顺利通过全国灭鼠、灭蟑先进城区的复验;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健康教育的实效,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
市政府委托市爱卫会办公室制定具体考核办法、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考评。对完成任务好的区、县(市)和部门,市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
附件:2003年杭州市爱国卫生工作任务书
二OO三年三月十五日
附件
2003年杭州市爱国卫生工作任务书
一、各区人民政府和有关开发区管委会的任务
(一)共性任务
1、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各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街道、乡镇和职能部门,并建立检查考评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2、在我市省级卫生城市复验中不失责任分;继续推进制度创新,深化创建工作,做到不留创建空白;巩固创建成果,不发生卫生滑坡现象;做好已创建的卫生社区和单位的年度评估工作。
3、全面开展卫生最佳(最差)社区、撤村建居点(村)的评选活动,促进城乡爱国卫生整体水平的提高。新增20%的社区和撤村建居点达到爱国卫生管理要求。
4、深化除“四害”体制、机制改革,开展街道消杀站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推行PCO运作模式,其保障经费与市里相配套,提高除“四害”工作质量,确保通过全国灭鼠、灭蟑先进城区复验。
5、进一步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重点确保供水的质量,规范三格式无害化户厕的建设;深入开展取缔露天粪缸、拆除简易棚厕等工作。
6、努力提高市容环境卫生水平,主要道路实施18小时保洁制度,其他道路实施12-16小时清扫保洁,清扫保洁率(包括广场、人行天桥、绿化带)达100%;切实抓好“门前三包”,依法查处占道经营、无证设摊、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吊乱挂和饲养家禽家畜等违章行为。
7、加强对拆迁和建筑工地的卫生管理,做到围栏作业、控制扬尘、内外整洁、车辆冲洗、消灭“四害”,抓好宿舍、食堂、厕所的卫生工作。90%的工地达到要求。
8、切实加强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重点抓好环境保洁、摊位垃圾桶装(袋盛)、垃圾及时清运等工作;严禁场外设摊,禁止出售有毒有害食品,熟食、饮食摊店(点)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做好消灭“四害”等工作。90%的农贸市场达到要求。
9、加强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重点抓好中小餐饮和美容美发业的检查监督工作。食品和公共场所检测合格率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患。
10、积极探索健康教育新机制、新方法、新手段,在城区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在农村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二)分类任务
上城区
1、所辖街道全部推行PCO市场运作,进一步提高除“四害”工作质量。
2、进一步加强望江、近江、玉皇等撤村建居地段的卫生管理,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卫生设施投入,充实保洁人员,争创卫生最佳撤村建居点。
3、加强旧城改造地区的拆迁、建筑工地的卫生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文明施工,保持环境整洁。
下城区
1、全面推行“包村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洁工作,提高城郊接合部的卫生水平,巩固石桥镇“创卫”成果。
2、积极推行集中式农居点建设,提高改水改厕的质量,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500户(其中预制式100户),完成646只简易棚厕的改造;新增二次改水受益人口1万人。
3、组织实施社区和单位日常卫生工作的基础档案电脑化管理。
拱墅区
1、加大汽车北站周边环境整治的力度,加强清扫保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取缔无证设摊,保持整洁的市容环境。
2、努力抓好祥符镇、104国道沿线、半山镇和沈半路两侧的环境治理,清理垃圾,加强管理,使其成为环境整洁的入城口。
3、加强撤村建居点和城郊农村的卫生管理,落实垃圾清运和清扫保洁工作;清除露天粪缸,改造简易棚厕1400只,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1万户(其中预制式300户);新增二次改水受益人口1万人。
江干区
1、切实加大石桥路两旁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落实环境保洁责任,加强市场管理,明显改变脏、乱、差面貌。
2、继续抓好火车东站、汽车东站周边卫生管理,加强环境保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取缔无证设摊,创造整洁有序的“窗口”环境。
3、进一步加强城郊环境的整治,清除露天粪缸,改造简易棚厕4100只(其中城郊接合部3600只);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25万户(其中预制式0.05万户);新增二次改水受益人口0.8万人。
西湖区
1、龙坞镇通过省级卫生镇复验。
2、切实加强城西地区拆迁、建筑工地的卫生管理,督促做到围栏作业、净车出场、文明施工,不污染道路和周边环境,提高城西地区的卫生水平。
3、加大对撤村建居点和城郊农村卫生管理,增加必要的卫生设施,改变垃圾乱倒现象;清除露天粪缸,改造简易棚厕2071只(其中城郊接合部1166只),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12万户(其中预制式200户);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0.1万人,二次改水受益人口1万人。
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
1、继续运用市场运作机制,开展除“四害”达标工作,年内通过市级考核验收。
2、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探索健康教育的新机制,推动农村“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
3、进一步加强对三个镇的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巩固卫生镇成果;清除露天粪缸,改造简易棚厕100只,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15万户(其中预制式500户)。
萧山区
1、加强对已创省、市卫生镇的管理,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
2、加大对03省道、萧绍路、萧金路、萧杭路等入城口以及城郊接合部的环境综合治理,卫生面貌有较大改观。
3、清除露天粪缸,改造简易棚厕10986只(其中城郊接合部1710只);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65万户(其中预制式0.15万户);新增水质卫生合格水厂2座,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2万人,二次改水受益人口1万人。
余杭区
1、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管理,完善卫生设施,加强清扫保洁,狠抓城郊接合部和入城口的薄弱环节,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城区的要求。
2、余杭镇、塘栖镇、瓶窑镇通过省级卫生镇的复验;星桥街道创建市级卫生街道。
3、清除露天粪缸,改造简易棚厕15000只(其中城郊接合部3550只);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9万户(其中预制式0.1万户);新增水质卫生合格水厂4座;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1.65万人,二次改水受益人口2万人。
杭州经济开发区
1、加大对景苑社区、五联市场、1号路的环境综合整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提高整体卫生水平。
2、提前筹划和介入新建街道的爱国卫生工作,建立组织,制定计划,开展工作,加强检查。
3、完善各村卫生保洁制度,加快密封式垃圾箱(房)的建设,巩固下沙镇创建的市级卫生镇成果;清除露天粪缸,改造简易棚厕900只,新增预制三格式无害化户厕500户。
二、县(市)人民政府的任务
(一)共性任务
1、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各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街道、乡镇和职能部门,并建立检查考评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镇(乡)有爱卫办专(兼)职人员和活动经费,及时上报各类报表。
2、继续推进制度创新,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加强对镇(乡)创建工作的指导,做到创建不留空白;巩固各类创建成果。
3、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在水质不稳定地区开展二次改水,落实二氧化氯消毒工作;在镇(乡)政府及所在地学校、大中企业(100人以上)的水厂(站),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其中对PH值和余氯的监测每季一次,对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监测每年两次),保障饮水安全,控制水媒传染病的发生;规范三格式无害化户厕建设,新建房屋的三格式无害化户厕率达100%。
4、努力搞好市容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强城(镇)区道路保洁工作,主要道路、广场和绿化带的保洁落实率达100%;市容环境实行错时管理,落实“门前三包”工作;完善垃圾袋装收集工作,提高普及率,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加强城(镇)郊结合部和周边行政村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做好露天粪缸(棚厕)的摸底调查工作,重点清除国道、省道两侧、入城口、景点周边和城郊的露天粪缸(棚厕);开展城(镇)郊农村卫生最佳(最差)村评选的试点工作。加强建设工地的卫生管理,拆迁工地做到先围后拆,建筑工地做到围栏作业、文明施工,食堂、宿舍、厕所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加强农贸市场管理,落实清扫保洁工作,做到场内清洁整齐;推行摊位垃圾入筐(桶、袋),设置密闭垃圾容器(房),垃圾清运及时;熟食、饮食摊点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积极开展除“四害”工作。
5、积极开展除“四害”市场化运作试点,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根据“四害”消长的规律,定期监测密度;规范使用药物,科学开展除“四害”工作。
6、加强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重点抓好中小餐饮、旅馆、理发店等公共场所的检查监督工作;食品食具和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卫生抽检合格率:富阳市、临安市、建德市为85%和90%,桐庐县、淳安县为80%和90%,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重大食源性疾患;继续做好城(镇)区高层水箱的定期消毒工作,完善二次供水档案。
7、健全社区(居民区)爱国卫生组织网络,制订落实各项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开展卫生最佳(最差)社区评选的试点工作。
8、努力探索健康教育新机制、新方法、新手段,广泛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不断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二)分类任务
富阳市
1、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验,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新登镇、受降镇通过省级卫生镇复验;加强对已创建的市级卫生街道、镇的日常管理,不发生卫生滑坡现象。
2、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0.15万人,完成二次改水受益人口1.5万人,新增水质卫生合格水厂2座。
3、加强入城口和城郊接合部卫生管理,清除露天粪缸2000只;新增卫生户厕0.5万户,新建、改建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4万户,其中预制式500户。
4、通过杭州市灭蚊先进城区复验。
建德市
1、市区和梅城镇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镇)复验;积极推进卫生镇乡创建工作。
2、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0.2万人,完成二次改水受益人口1.0万人,新增水质卫生合格水厂6座。
3、新增卫生户厕0.44万户,新建、改建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25万户,积极推广三格式预制户厕。
4、加强入城口、城郊接合部卫生管理,做到无垃圾堆积、无露天粪缸(棚厕)。
5、通过杭州市灭蟑、灭蚊先进城区复验工作。
临安市
1、市区和昌化镇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镇)复验,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工作。
2、加大卫生镇乡创建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地开展镇乡爱国卫生竞赛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
3、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0.1万人,完成二次改水受益人口1.0万人,新增水质卫生合格水厂6座。
4、新增卫生户厕0.3万户,新建、改建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3万户,其中预制式500户。
5、通过杭州市灭蟑先进城区复验,开展除“四害”达标活动。
6、加强入城口、城郊接合部的环境卫生管理,清除露天粪缸(棚厕)800只。
桐庐县
1、县城和瑶琳镇、富春江镇通过省级卫生县城(镇)复验;积极开展创建卫生镇乡工作。
2、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0.1万人,完成二次改水受益人口1.0万人,新增水质卫生合格水厂3座。
3、新增卫生户厕0.6万户,新建、改建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25万户,积极推广三格式预制户厕。
4、加强新区和入城口及风景点的环境卫生管理,做到无垃圾堆积,无露天粪缸(棚厕)。
5、开展除“四害”达标活动。
淳安县
1、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验,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镇成果。
2、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0.2万人,完成二次改水受益人口1.0万人,新增水质卫生合格水厂3座。
3、新增卫生户厕0.2万户,新建、改建三格式无害化户厕0.15万户。
4、加强城郊接合部、入城口、风景点和轮渡口的环境卫生管理。
5、通过杭州市灭蟑先进城区复验。
三、市属部门(单位)任务
市市政市容局
1、加强市区河道的卫生监管工作,做到水面无漂浮物,确保河道水质达标。
2、加强公交始发站的卫生管理,落实清扫保洁工作,保持公交站点和车容车貌的整洁。
3、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地的卫生监督管理,做到围栏作业,净车出场,文明施工,保持周边环境整洁。
4、进一步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工作,主要道路实施18小时保洁制度,其他道路实施12-16小时清扫保洁,清扫保洁率达100%。
5、巩固和完善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工作,普及率保持在95%以上;加快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普及率达15%。
6、加强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和公共厕所的日常灭蝇工作,蝇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7、切实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随脏随扫,责任到人,管理到位。
市城管执法局
1、涉及爱国卫生工作的各项任务,要建立区域级差管理目标考核制度,实行严控区、控制区和一般区的管理模式,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2、配合有关部门抓好“门前三包”工作,依法查处占道经营、无证设摊、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吊乱挂和无证饲养犬只、家禽家畜等违章行为,提高市容整洁水平。
3、及时查处运输车辆带泥行驶和抛洒滴漏等违章行为,保持市容环境整洁。
市房管局
1、继续加大对城市房屋拆迁工地的卫生监督力度,做到边拆边围,控制扬尘,墙面、墙高达到规定要求;工地周边无建筑垃圾,工地内无生活垃圾;90%城市房屋拆迁工地达到要求。
2、城市房屋拆迁区域在拆迁前都要开展灭鼠活动。
3、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基础台帐,认真抓好直管公房屋顶水箱清洗消毒工作,每年不少于1次。
市建委
1、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的卫生管理,切实做好围栏作业,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出入路口地面硬化,进出车辆轮胎冲洗,做到净车出场;民工宿舍、临时厕所、职工食堂符合基本卫生要求;90%工地达到文明施工的要求。
2、督促建设单位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工地的文明施工。
3、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文明施工达到优良),创建100个文明工地。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园文局)
1、继续以“最佳(最差)公园(景区)评选活动”为抓手,加强公园景点的环境保洁、垃圾清运和粪便管理等工作,努力控制蚊、蝇孳生地。
2、努力抓好名胜山区的环境卫生,落实清扫保洁人员,加强卫生管理,保持日常整洁。
3、进一步落实《食品卫生法》,加大对所属饮食食品单位、小卖部、茶室的食品卫生管理力度,严格食具消毒,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不出售腐败变质食品,积极消灭“四害”。
4、落实辖区内农村饮用水消毒工作,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150户,清除露天粪缸51只。
市工商局
1、积极配合各区政府并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加大对农贸市场的卫生监管力度,切实提高农贸市场的卫生水平。
2、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取缔室内无照经营活动。
3、严格执行市政府有关规定,不审批显性烟草广告,加大对违法烟草广告的查处力度。
市交通局
1、继续抓好长途汽车站的卫生管理工作,加强卫生宣传,落实清扫保洁工作,及时清运垃圾,积极消灭“四害”,严格食品卫生管理,认真执行禁烟规定,保持车站环境整洁。
2、进一步加大运河河面漂浮物打捞的力度,保持水面清洁。
3、加强对归口管理的入城口和道路环境的管理工作,落实清扫保洁和绿化养护责任,保持经常整洁。
市卫生局
1、结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
2、加强社会公共卫生监督管理,重点抓好中小餐饮业的卫生监督,开展学校、旅游、大型活动和节庆的卫生监督,预防和控制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食品、食具和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合格率分别达85%和90%以上。
3、对镇(乡)政府及所在地学校、大中企业(100人以上)的水厂(站)开展水质监测(其中对PH值、余氯的监测每季一次,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监测每年两次),保障供水质量。
4、加强除“四害”工作的技术指导,落实“四害”密度监测。
5、抓好直属医疗卫生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
市教育局
1、继续抓好学校卫生综合管理工作,落实清扫保洁责任,及时清运垃圾,积极消灭“四害”,严格食堂卫生管理,保持学校日常整洁,95%的学校达到爱国卫生工作要求。
2、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自评分达到90分。
3、加强农村学校改水改厕工作的督促检查,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市旅委
1、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增强其卫生意识,积极开展对游客的卫生宣传。
2、督促宾馆、饭店加强对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的管理,积极消灭“四害”,保持良好的整洁水平,95%的饭店、宾馆达到爱国卫生工作要求。
杭报集团
1、配合巩固、发展“创卫”成果和爱国卫生工作,设立专栏和专题节目,加大卫生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力度。全年不少于50篇宣传报道。
2、每周开设健康教育栏目,加强卫生知识宣传。不刊登烟草广告。
3、积极参与全市爱国卫生活动,并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市广电局(市广电集团)
1、配合巩固、发展“创卫”成果和爱国卫生工作,设立专栏和专题节目,加大卫生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力度。全年不少于50篇宣传报道。
2、定期在电台、电视台播映健康教育节目,认真宣传“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有关内容。不播映烟草广告。
3、积极参与全市爱国卫生活动,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