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杭州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
时间: 2019- 07- 25 17: 59 来源: 浏览次数:

杭政办函〔2002〕25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和加入WTO的新形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杭州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我市新一轮都市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杭州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有利于杭州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更快更多地获得国内外各种信息和科技服务,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活农产品流通;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也是杭州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指导思想:以提前基本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都市型效益农业建设为重点,按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要求,建立和健全覆盖全市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全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挥重要作用。

  工作目标:全面建设市、县(区)、乡、村四级信息网络体系,2002年12月底前,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正式运行;2003年6月底前,按照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专家共有的原则,杭州龙网完成市与各区、县(市)农业网站数据库的整合,县级建成信息服务分中心,乡(镇)建成信息服务站,15%的村完成信息服务点建设。在此基础上,配备和培训好服务队伍,建立和规范好各项服务制度。到2006年,70%的村建立信息服务点,市级农业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上网率达到100%,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各类中介组织上网率达80%。

  二、全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一)抓网络延伸,加快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以杭州龙网信息下乡进村入户工程为载体,重点抓好乡(镇)、村农业网络终端建设。市里已在去年年底前完成了全市三分之一乡(镇)的电脑终端配备,各区、县(市)和乡(镇)要按照市里“三个一点”的要求,尽快配套到位,使乡(镇)服务站建设基本达到“五个一”的要求,即:有一间服务室,一套设备,一条电话专线,一个服务组织,一套管理制度。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以种养营销大户、科技示范户、村办企业等为重点建设对象,村级服务点建设基本达到“四个一”的要求,即:有一套设备,一条电话专线,1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

  (二)抓窗口服务,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承担起作为全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龙头的作用。区、县(市)和乡(镇)要充分利用信息分中心和信息服务站的平台,以此为服务窗口,做好信息的分析发布、技术咨询、科技推广和新品种介绍等工作。乡(镇)要通过简报、黑板报、有线电视和广播等多种形式经常发布本地农户和农业企业需要的各种信息,并通过各种农民集会、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向农民发布有关农业科技和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要建设好村级信息服务点,真正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服务于农民和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三)抓资源开发,加快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进一步加大网站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突出抓好市场信息资源建设,开发网上农业市场,积极组织各类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各类涉农企业的信息上网咨询交流和经营交易,扩大市场信息资源和信息传递。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科技开发项目、农业栽培技术、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扩大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加强农业经济信息资源的收集,不断强化农业政务信息、贸易信息、生产信息、统计信息、资源信息、项目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的资源建设,更好地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建成丰富的农业网络多媒体视频库,开展网上农业知识、技术的教育和推广工作,促进多媒体光盘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四)抓人才培养,组建农业信息服务人才队伍。

  全面加快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掌握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要把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重点是对各级涉农干部、农技人员和专兼职信息服务员进行培训。各地要按照各自负责的原则,从2002年开始,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分期分批对所属农村基层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信息服务员进行网络信息基础知识培训。乡(镇)农业领导干部要通过省级计算机应用初级考核,乡(镇)和村级农业信息员要达到能胜任农业信息搜集整理分析、信息更新发布工作的要求。

  (五)抓龙头队伍,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应用率

  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专业大户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信息意识、信息提供、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引导和服务,促进信息化意识、上网意识的增强和网站(网页)建设的普及,把利用网络信息作为生产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要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专业大户等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增强广大农民的网络意识和信息使用意识。

  三、建立组织,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全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实施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各地要把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新形势下政府服务“三农”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市里已经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协调小组,负责全市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市的建设目标,统一规划、实施和协调本地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乡(镇)要明确一名主要负责人,并建立专门班子,确保全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制定政策,加大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全市广大农村服务,是各级政府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是以公益性为主的事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它作为一个扶持重点,加大投入,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市里协调有关方面对信息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上网费用给予优惠,对部分村级信息服务点建设的电脑购置予以扶持(具体优惠扶持办法另行发文)。各地要根据市里的扶持政策,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确保各地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开展。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