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28466524/2019-24019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9-07-24 | |
发布单位: | 市钱江新城管委会(市钱江新城指挥部、杭州铁路及东站枢纽建设指挥部)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感谢对拥江发展行动的支持与关注,你们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建设具有创新力、体验感和文化性的可持续发展滨河景观城市带》的建议(第474号)收悉,管委会领导高度重视,落实专人负责,多次研究,对“拥江发展”景观城市带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了以下方案。有关提案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拥江发展”战略定位
2017年11月30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的意见》,全面提升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拥江发展旨在优化保护利用,强化功能提升,推动共建共享,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钱塘江沿线建设成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级滨水区域,把钱塘江流域建设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宜业宜居宜游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
二、“拥江发展”高起点规划
为贯彻落实“拥江发展”战略,成立杭州市拥江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拥江发展规划、政策、重大项目的谋划和统筹工作。
自2018年以来,陆续出台《钱塘江绿道系统及公共空间专项规划》、《拥江发展旅游专项规划》,正在编制《杭州市钱塘江流域保护与发展条例》、《拥江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专项规划》,杭州市规划局正在《钱塘江两岸规划统筹管理实施意见》、《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杭州市钱塘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钱塘江流域两岸综合保护与利用实施导则》等。通过一系列规划导则的引领,将景观与城市布局、交通建设相结合,对钱塘江两岸的建设、建筑高度、广告设置确立规范。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和运营维护相关管理办法。
根据拥江办和规划局的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各区县市按照区域特点,进行滨水区重点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拥江办通过考核推动项目进程。
钱塘江作为浙江和杭州的“母亲河”,是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区域,也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轴带。徐立毅市长指出:“拥江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注重水岸互动,彰显地域特色,高水平勾勒具有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级滨水城市新蓝图。”在景观城市带建设中,借助“钱塘江时代”的创新、文化、生态新优势,以“不搞大开发,而是大开放”的理念,努力把钱塘江沿线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区域,促进全市域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三、滨水区域与城市的结合
城市滨水区景观应与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统一整体。沿钱塘江布局的公园、广场、绿道系统,与城市有机结合,为市民提供了休闲、运动提供场所。例如钱塘新区环线景观提升工程,串联西公园、东公园、金沙湖等公共景观节点,服务于周边居民、大学院校,是休闲聚会的理想场景空间。
四、滨水区域体现以人为本
通过沿江景观带的建设,保护生态,美好环境,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通过开展慢跑、散步、垂钓、泛舟等户外运动,提供休闲和出行的清洁通道;串联城市社区与历史建筑、古村落和文化遗迹,为居民提供文化交流的场所,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和谐;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周边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提升周边土地和城乡空间价值。例如钱江新城布局杭州大剧院、国际会议中心等基础设施,规划钱塘江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滨江区闻涛路最美跑道,兼具散步、跑步、骑行、车行多功能,是集健身、交流、散步、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沿江慢生活带和独特景观带,串联江滨公园、白马湖公园等节点,通过举办马拉松、毅行,为居民构建创新活力智慧的空间。
五、与时俱进的创新视角
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对标雄安新区,旨在构建未来城市试验区,总体愿景为打造“现代富春山居图、美丽发展样板区”。以“大保护”为主基调,立足于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多元文化特色与创新资源优势,坚持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成生态、文化、创新产业的汇集区。
六、钱塘江的文化特性
钱塘江流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代表钱塘江的过去如梅城文化、围垦文化、富春山居图文化等,随着拥江发展的实施整合了围垦文化公园,目前正在对梅城古镇进行提升;代表钱塘江的现在如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奥体博览城等,串联了杭州大剧院、国际博览中心、游泳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代表钱塘江的未来如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萧山亚运防洪大堤等,目前正在规划中。在渔人码头,即将建设钱塘江博物馆,以钱塘江为主线展示文化历史遗迹,突出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发挥钱塘江的独特魅力。
七、提高滨水景观带的通达性
钱塘江滨水景观带在规划中注重可达性。通过延伸线,实现与杭黄高铁、汽车站、公交车站、地铁的连通,完善交通接驳系统,实现便捷换乘与通达,实现多样交通方式的可达性。通过望江路隧道、博奥隧道等建设以及待建过江隧道,优化南北交通,促进两岸融合,更好地满足人们交通出行的需求。
八、海绵城市的运用
规划中明确,“精品都市型、江堤结合型绿道应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发挥绿廊滞纳、收集、排出雨水的功能。”通过提倡使用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砖块、泥结砂石、颗粒石等材料,助力海绵城市建设。灌溉用水宜采用再生水、中水和雨水,并采取节水灌溉方式。例如钱江世纪公园通过使用透水沥青、排水沟等方式,实现渗水排水。山地生态型绿道可采用一体化设备,利用自然水体或雨水提供非饮用水。通过多途径建设滨水生态城市可持续排水系统。
九、未来展望
再次感谢各位委员对拥江发展行动的关心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贯彻实施拥江发展战略,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域,为杭州的建设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