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63/2019-24017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9-07-23
发布单位: 市园文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55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时间:2019-07-23 11:26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尊敬的白志刚委员:

    您好!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 《关于加强我市南宋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已收悉,针对您提出的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建议,我们深表感谢,并在此向您介绍下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

一、临安城遗址、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概况

1.杭州与南宋临安城遗址

杭州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主要得益于南宋一代为古代杭州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即杭州)后,在近150年时间里,不仅创造了中国历史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高度,也是古代杭州城市发展史上的顶峰期。以南宋皇城遗址为代表的临安城遗址是杭州历史文化遗产的制高点,它的营造从杭州城市格局及自然地理环境出发,形成了独特的形制和布局,是我国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建城筑宫、符合城市生态和生活的典范。临安城遗址对于研究南宋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以及中国都城制度的发展和变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临安城遗址于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全国百处重点大遗址保护名录。

2.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

杭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临安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随着南宋时期重要遗址陆续被发现(如南宋太庙遗址、三省六部遗址、德寿宫遗址、御道遗址等),提出了实施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打响“南宋牌”,以展示中国最美丽山水花园式皇城遗韵,把南宋皇城打造成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典范、世界级旅游产品和世界文化遗产。

二、临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回顾

1.科学决策,制定行动计划

各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杭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21世纪伊始即提出了 “保老城,建新城” 的空间发展战略,为保护老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创造了条件。继2009年提出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后,于2010年初,制定了《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五年行动计划》(杭市委办发〔2010〕5号),要求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牵头指导作用,各地各单位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综保工程顺利实施。其中包含了南宋博物院、江洋畈生态公园、白塔公园等十四个项目。拟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建设一座以南宋皇城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保护为主,展示中国最美丽的山水花园式皇城遗韵的国家大遗址公园,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典范。有关与南宋皇城遗址保护有关的项目,杭州一直在努力推进,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南宋博物院概念性规划方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国家审批。南宋临安城遗址考古发掘、保护展示等详细建设方案等都还在上报国家文物局的过程中。拟建的南宋博物院正处于省军区后勤仓库位置,该地块也是南宋皇城遗址的核心区块,建设南宋博物院的前提是对省军区后勤仓库先进行搬迁,土地进行置换,然后将皇城遗址考古发掘方案按程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进行考古发掘。

与南京军区联勤部、省军区后勤部的土地置换工作仍在进行当中,目前南宋博物院建设工作推进不了主要就是因为土地置换工作暂时停顿。这一工作也是南宋博物院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拟置换给部队的萧山红垦地块征地和滨江浦乐单元地块土地置换工作由于军队体制改革,目前该项工作部队方面暂停进行实质性土地置换。下阶段,我局会及时与省军区后勤部和原南京军区联勤部杭州物资采购处两家单位进行对接,及时了解涉及土地置换政策调整新情况,以利于今后与新部门开展工作。

2.实施考古调查,探明遗址情况

临安城遗址大致范围是:北至环城北路北侧段、京杭大运河北岸,东至东河东岸,南至中河入钱塘江口,西至桃花河、古新河西岸,西湖东岸,占地面积约10.79平方公里。临安城遗址是典型的城市大遗址类型,突出表现为遗址与现代城市老城区叠压,古今关联度突出。经多年省、市考古队伍的发掘、调查,城内已探明遗址共20余处,遗址埋深南深北浅,遗址类型丰富,包括:皇家建筑、官署建筑、宗教建筑、住宅、手工作坊、城墙、城门、街道等,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南宋临安都城的繁荣特色和建筑布局特点。

其中皇城遗址部分位于凤凰山东麓,现上城区馒头山区块,四至范围是:东墙在馒头山东麓,南墙在宋城路北侧,西墙大部分是利用了风凰山的自然山体,北墙位于凤凰山北侧之余脉,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宫殿遗址已在现地下1.5~3米左右。遗址范围内及周边用地建筑高度控制较好,大型商业建筑少,整个氛围比较安静;但现代建筑分布密集,违章建筑多,现有道路叠压在城墙及宫殿遗址上,对遗址造成一定影响。

3.破解难题,编制保护规划

2011年启动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安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在国内多位考古、文物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专家的指导帮助下,针对临安城遗址保护规划范围、建控地带、保护重点、遗址展示方式等内容进行充分论证。为兼顾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提出了符合杭州特色的“点、线、面”保护规划思路。保护规划经反复论证完善并报国家文物局审核同意,已于2013年6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三、现阶段重点实施内容

杭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年来经过西湖综保工程、运河综保工程的整治与建设,西湖、大运河景观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与彰显,南宋作为古代杭州历史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其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一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示。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拥江发展行动和文化兴盛行动要求,当前着力推进临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重点开展了南宋皇城遗址——圣果寺遗址区域保护整治工程。圣果寺区域保护整治工程包括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配套设施建设、入口区服务设施建设等内容。近期以遗址本体保护和寺庙历史环境恢复为主,并配建凤凰山上的展示、服务、管理设施和机动车道等基础设施;远期结合宋城路西端农居点整治和南宋皇城西华门遗址保护,进一步推进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圣果寺遗址毗邻南宋皇城遗址,是规划中的南宋皇城考古遗址公园(南宋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皇城遗址核心区域考古与保护工作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圣果寺遗址保护工程的开展将开启并推动南宋皇城大遗址保护工作,为南宋皇城考古遗址公园(南宋博物院)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管理处已开展南宋临安城遗址—南宋皇城区块综合保护展示工程可研方案的编制,同时开展了圣果寺区域前期考古发掘和调查、南宋皇城遗址界桩及山林指路牌制作安装工程、圣果寺遗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排衙石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圣果寺—千佛阁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南宋皇城遗址区域安防监控系统建设一期工程、月岩区域水文地质勘察、千佛阁十八罗汉像、月岩区域、排衙石防风化等一系列子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善圣果寺区域文物遗存保护、展示环境,把凤凰山区域排衙石诗刻、将台山、老虎洞等其他关联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以南宋皇城遗址景区为核心的杭州文化旅游新热点,更好地展示该区域历史文化内涵。停车场建设、道路整修以及电力、监控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合理设置,可进一步加强景点可达性和便利性,对提升凤凰山和周边区域文化旅游品质,促进产业提升,有积极作用。

在此,十分感谢您对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给予关注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