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去年市委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要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战略。这是市委面向21世纪、推进新一轮发展的进军号,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的信心和斗志。杭州要在2010年全面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在全国城市中较有影响和竞争力的优势,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是两个最有效的载体和途径。城市东扩能够拓展杭州城市的发展空间,使杭州由“西湖时代”逐步转向“钱塘江时代”,实现几代人的梦想;城市东扩能够通过降低老城区的人口和建筑密度,使老城区现存的名人古迹、文物景点得以较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夯实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城市东扩还能通过建设新城,集中展示新世纪现代化大都市崭新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同样地,旅游西进则有利于加快“强市名城”的建设步伐,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目标。只有通过旅游西进,才能带动大杭州的发展,促进西部五县(市)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省内周边地市的联动发展,发挥好杭州在全省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中的龙头作用。两者的意义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是不可轻言的。
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城市东扩和旅游西进犹如一只雄鹰的两个翅膀,任何一个都不能缺少,也不能一个强劲、一个软弱,否则,雄鹰就飞不起来。对此,各部门、各地区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决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城市东扩和旅游西进是一项繁重的系统工程,为此,要切实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现在两项工程均已建立了指挥部和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按照指挥部和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扎实工作,确保两项工程顺利实施。
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必须科学规划、渐进发展。两项工程均是新世纪实施的重大工程,为此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充分尊重民意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搞好规划设计,做到规划先行。“城市东扩”,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就应当体现新时代的精神,体现钱塘文化的特色风貌和内涵,体现江河山水的特征。“旅游西进”,既涵盖核心景区、近郊景区,还包括远郊景区,规划的概念和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也是较为复杂的。为此,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一些同类先进城市的通行做法,高起点、大手笔地搞好两项规划,力求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成为规划意义上的精品和绝品。城市东扩、旅游西进要考虑发展的有序性,按照轻重缓急排定时间表,选准突破口,以重点带一般,逐步推进。当前,要认真落实市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抓住钱江新城建设的契机,以交通西进和杭州大剧院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其它项目的开发建设,在二、三年内取得实效,并进而完成总体目标。
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必须市场运作、项目带动。在旅游西进中,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和原则操作,特别是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更要发挥市场导向的作用,避免政府资金的盲目介入,吸引各类资金参与投资,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当前全市已形成的旅游开发热潮中,必须始终强调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注重大项目战略,坚决防止摊大饼式的重复建设,做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各有关部门和地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市场经济的思路,认真筹划、推出一批面向社会的景点、景区开发项目,提供各种优惠和便利,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几个世界级、国家级有重大影响的旅游项目。在实施城市东扩战略中,要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抓紧抓好钱江新城建设,加快杭州大剧院项目建设步伐;同时要尽早启动市行政中心建设,通过一期、二期工程,使钱江新城最终成为杭州新的行政、文化、金融、商贸中心,成为杭州的“外滩”,成为新世纪杭州大都市的象征和标识。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离不开钱江两岸的互动。在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同时,南岸的萧山、滨江也要加快启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几个亮点工程,从而南北呼应、协力推进,共筑新天堂,共享钱塘江时代的繁荣、进步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