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524/2019-2401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民函〔2019〕95号 公开日期: 2019-07-14
发布单位: 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减灾
杭州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505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9-07-14 15:52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类  别:A  

文  号:杭民函〔2019〕95号

签发人:何凌超


申屠敏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作用的建议》(505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我局主办,市委政法委(综治办)、市财政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共建共治共享”要求,不断传承和创新“枫桥经验”,以平安考核“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规范提升工程”建设为契机,在攻坚克难中探索前进、砥砺奋进,着力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站位,深入推动社会组织在重点领域发挥作用,努力打造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特色亮点,全市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整体实现了新提升。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政治站位。切实发挥党校作用,激活社会组织“党建因子”。去年6月成立了全省首家市级社会组织党校,重点培训社会组织党员骨干和领军人才,将小而散的社会组织党员和先进分子聚集起来,凝聚社会组织“红色力量”;切实提升覆盖率,促进党建工作“提速加码”。在全省率先推进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市、区县(市)和乡镇(街道)三级全覆盖,确保党的作用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中得到有效发挥;切实增强政治属性,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把党建工作融入社会组织登记、业务发展、年检、等级评估和日常监管的全过程。

(二)坚持精准聚焦,推动社会组织在重点领域发挥作用。聚焦培育重点,培育扶持“行业协会商会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为老服务类、社会工作服务类”五大领域和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建成街道级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105个,城市社区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1311个,实现街道和城市社区的枢纽型和支持型社会组织全覆盖。聚焦重点领域,引导扶持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广泛参与到服务困难群众、特殊人群帮扶帮教、化解社会矛盾和防范社会风险等重点领域,着力解决社会痛点、难点、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局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在优抚、救灾、救助、社会事务、养老等领域扩大资助范围和规模。

(三)坚持依法监管,规范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化负责人和资金监管。加强社会组织各审批事项初审,强化对主要负责人任职条件和任用程序的监管。加强资金管理,出台《杭州市社会组织资金监管办法》,建立民政部门牵头,财政、税务、审计、金融、公安等部门协同的资金监管机制,共享执法信息,加强风险评估、预警;深化社会组织信用管理。出台《杭州市社会组织信用管理办法》,建立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通过激励守信、惩戒失信,强化社会组织责任和诚信意识;深化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引导社会组织苦练内功,提升自身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推动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

(四)坚持品牌提炼,打造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特色亮点。择优考察推广。在全市层面发现和提升一批先进示范点,召开全市现场会,总结推广余杭区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协商、江干区加强阵地建设推进社会协同、上城区打造“尚善之家”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矛盾化解等一批优秀实践案例;评优提炼品牌。提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品牌组织和品牌项目,目前,已累计评选出示范性品牌组织39个、成长型品牌组织40个,品牌公益服务项目28个,以品牌建设促进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选优学习交流。以编辑工作简报和评选优秀案例为主要抓手,形成全市民政系统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学习借鉴全国各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经验做法,精选区、县(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优秀实践,推动杭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盆景”变“风景”。

二、下步工作打算

您的提案对我们今后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也正如您提到的,要从打造我市世界名城的高度,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和研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探索实施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制定《区、县(市)标准化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指导13个区、县(市)民政局全部建成标准化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发挥市级社会组织党校作用,强化社会组织党建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培训不少于100名的党务工作者。

(二)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会同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推广公益创投模式,将两者有机结合,多方面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每年定期编制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开推荐进入目录的社会组织,切实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不断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通过参加考试、培训教育等渠道不断提升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水平。

(三)增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今年拟安排1500万元市级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重点向参与协商民主、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公共服务等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倾斜;扎实有序推进全市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能力提升建设。做大做强乡镇、街道级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加强和规范乡镇(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公益创投项目向乡镇(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倾斜,着力推动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品牌建设。重点培育民政领域品牌社会组织,采取宣传引导、能力提升、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更广泛、更有效地参与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社会事务、养老等民生领域;采取品牌认定、案例评选和现场会推广等方式,持续挖掘和重点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特色亮点,促“盆景”变“风景”。

(五)深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长效机制。今年,市委政法委已将“社会组织参与平安建设” 列入平安考核过程性指标内容,我们将继续以平安考核为契机,深化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发挥杭州市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将和谐社区建设纳入区、县(市)党委、政府年度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形成职责清晰、责任到位的工作体制。牵头组织召开杭州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第一次工作会议,形成工作惯例,为部门间合力推动工作,营造良好的平台。

感谢您对我市社会组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杨娴,联系电话:863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