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保兴市长谈建立市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
为什么要建立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
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说,建立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是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怎么样来体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发展。靠什么发展?就要进行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创新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环境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实行投资软环境的创新,从而方便投资者,加快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体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生产力,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建立高效运作的机制,提高办事效率。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空的,是靠做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是靠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投资累积形成的。这些项目、投资能不能高效率、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决定于我们是否有一种机制来促使它发展。这个机制就是要通过建立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来达到。
如何体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或者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东西,像画地为牢,各自为政,互相扯皮,你高我低,争个不休等不良习气,已经成为影响政府的形象和杭州形象的一个顽症。我们的一些部门为了很小的一件事情,为了到底是你先批还是我先批,争得脸红耳赤,互相顶牛,结果丧失的是发展机遇,丧失的是我们政府机关的形象。现在,我们建立集中办理中心,犹如召开圆桌会议,互相不分先后高低,同在一条流水线上工作,前后相互监督,也就用不着扯皮了,因为大家地位都是平等的。部门之间只有责任大小,没有你高我低,而且办同样的事,你这个环节需几天,他办事需几天,相互之间能够有一个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才能体现我们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这一精神就体现了我们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是与发展生产力相一致的,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相一致的。我们需要这种和衷共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文化,需要这种发挥各部门之间“龙江颂”共图大业、共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抵制封建的、分地割据的、屁股指挥脑袋的、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这种没落文化。
从重塑政府形象来讲,建立集中办理中心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各部门通过“三讲”教育、岗位竞聘、落实目标责任制等措施,以各部门的自身努力来提高工作效率。最近,市人大常委会将对市卫生局局长、园文局局长进行评议,也就是看你的办事效率、办事作风、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宗旨观念。这是层级制,是上级监督下级的办法。二是通过部门集中办公以提高效率,使得每个人、每个投资者不必到处去找部门办事。前一种可谓是分散提高效率,后一种是集中提高效率,这两者都是并行不悖的。通过集中办理中心来检查各部门分散提高效率的效果,把分散提高效率体现在集中上。所以,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完善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高效廉洁、务实创新形象的法宝,也是全球范围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效率的一个大趋势。
现在,各地纷纷推出集中办证中心,就是为了解决目前日益复杂、日益分散的投资决策问题,在集中中使决策得到完善、提高,在集中中改善环境,建立便于调控的一种机制。同时,建立集中办理中心,也是我们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杭州形象的要求。我国将要进入WTO,杭州又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如何方便投资者,使投资者在省会城市这样一个特殊的体制环境下,能够寻找到自己最佳的创业场所?这就需要集中办理中心,只有中心才能使他们达到这样的目的。省会城市的投资决策比一般城市更加分散。在省会城市这样一个多种体制并存的状况下,能够集中为他们投资项目进行服务,这是解决省会城市多头管理、多层次扯皮的一个良方。方便别人,方便群众,方便投资者,就等于发展自己,这是被历史,被许多城市的兴衰存亡所证明了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所以,建立集中办理中心,这不是我们杭州的发明,而是杭州在总结人家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创造。
杭州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在短短的时间内顺利开张,说明大家通过“三讲”教育是有成效的。万事开头难,开头好是成功的一半,但不等于是成功的全部,特别像集中办理中心这样一种新生体制,在杭州还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开好头,同时能够顺利地成长、完善起来,我们所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我认为,下一步的工作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各部门应进中心的职能必须完整地进入中心
对于这一点,我们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想得开。权力握在自己手里比下放给一线的操作人员,我们更有主动性。权力的下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放给市场,由市场决定。如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公开招投标或拍卖,就是根据预先确定的规划条件,自由竞价,谁出价高,土地就归谁开发。公共资产的转让,也是通过市场竞价决定。公共资产以市场配置来代替计划分配的机制,这是一大进步。第二种办法是向下级授权。我们有许多权力,应该从局长、副局长手中下放给前台具体的工作人员,局长们处在监督的位置上,发现前台操作不规范、不便捷或滥用权力,一次警告,二次调离,三次除名。这对树立局长的权威、取得工作的主动性,非常有好处。什么是工作效率,核心就是授权。如不授权,事事都要由主要领导来亲自拍板,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办事的效率就难以提高。所以,要通过集中办理中心,学会向下级授权。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些部门在办事的操作程序上确实是非常复杂的,如规划局、土管局、林水局、交通局等部门,由于一些项目涉及到现场的勘探、图纸的核对、历史资料的对照等,必要时还要召开专家咨询会进行论证。除这几个部门以外,其他的部门也存在一定的复杂程度。但是,正是因为办事程序复杂,所以要把我们的职能认真进行集中,进行授权,进入中心集中办公。为此,市政府专门下发了第155号政府令,要求凡是应进办理中心的部门、职能、审批环节都要进入办理中心,而且要限定时间尽快进入,不得拖延,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进入。现在,集中办理中心对审批环节比较复杂的6个主要的部门,除了在前台开设窗口外,还在后台专门设立办公室。相对而言,其余的部门是辅助部门,我们暂且称为一等部门、二等部门,这并不是说部门的地位分一、二等,只是相对于审批环节的复杂程度,有的是一等的复杂,有的是二等的复杂,有的是三等的复杂。三等的复杂就是服务。如接装自来水、装个电话等就是三等复杂,在窗口可以当即受理解决。还有安全局,涉及的项目很少,就不一定在办理中心设这么大的一个窗口,也属于三等。一等的,审批程序很复杂,需要有专家参与,需要几个人一起在后台查阅资料、进行研究。两头除外的中间这一块就是我们这十几个部门为主。
二、集中办理中心窗口之间、部门之间要主动衔接
集中办理中心,实际上是一个虚拟的政府。在这个虚拟政府中,各个办理窗口之间,窗口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要主动地衔接,实行串联审批、并联审批并存,工作流程之间主动协调,和衷共事并举,使得原来往往封闭运行、互相扯皮的许多事情,现在都摆在桌面上,相互之间主动地进行衔接。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越性,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能够实现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团结一致,为人民群众服务。所以,集中办公与过去不一样,就是把过去是领导之间、部门领导之间的协调,改为现在的处长与处长、窗口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这一种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种协调,没有主动地衔接,没有主动的并联审批和串联审批的意识,这个中心是难以运转的。就像一条生产流水线一样,如到了你这儿出现卡壳,整条流水线就不能正常运转。同样,如果下一窗口专挑上一窗口的差错,对传递下来文件的文字上的错误,不是随手把它一改,而是停着不办,或者退回重办,那这事就办不下去了。所以,在集中办理中心的办事流程上,大家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为了发展生产力,走到一起来的,要把自己的行动与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一致起来。要主动衔接,把整个流水程序操作好。在集中办理中心开业之前就事先制定一套很完整的制度,这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其中所涉及的因素太多、太复杂,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所以要靠窗口、部门之间主动配合、主动协调。
三、进入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该骨干化,相对固定化
只有是部门的工作骨干、有操作能力的人员,才能独档一面,胜任窗口的直接办理工作。投资项目审批中的许多事项要现场拍板决定,如果只是派一个临时工到窗口坐坐,玩玩电脑游戏,那不是大丢你部门的面子吗?要使自己的部门管用,使得办理中心管用,首先就是你们每一个正局级的部门职能要管用,要使职能管用,就要求进入中心的工作人员管用,才能使部门的职能在中心得以体现,才能使中心管用。
要做到窗口的工作人员管用,每一个部门必须将素质好的业务骨干派驻中心窗口,同时人员要相对固定,没有特殊情况,在窗口工作时间不能少于两个月。为了体现骨干坐班,市政府专门派了监察局的同志在这儿,这也等于是在考察干部,各部门以后要提拔副局长,没有派到中心服务过的人员不予考虑,前台都服务不好,有什么资格提拔任用?要把后备干部派到这个工作岗位上来亮相,这是第一线。本领好差要在第一线检验,到底好歹如何,让大家来评说,让投资者来评判。所以,派出单位千万不要把二、三流的人员放到这里来,这会毁坏你们的名声,更影响中心的运作效率。进入窗口工作的人员代表着部门的形象,决定着部门的命运,也决定着他本人的命运。
四、部门的负责人要深入窗口现场解决问题
有些事项的处理,前台窗口与局里的后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做到顺利通达,不能受阻。如果弄了半天,在集中办理中心办事的速度比以前各部门分散办事还慢,我就要拿你局长是问。对此,各部门务必要想清楚,我们建立办理中心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不仅是提高整体效率,而且还要提高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如果原来规定某事项是五天内办结的,现在应该在二、三天内办结;原来需十个工作日的,现在在办理中心就应该在二、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怎么办?从一切为了提高效率,一切为了方便群众的要求出发,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亲自到中心去办公,亲自在中心拍板,亲自强化中心的职能,亲自授权。不这样做,中心是办不好的。
五、加强对中心的督查和制度建设
为了使中心运作的成功经验得到及时总结,做得好的同志得到表扬,做得不好的部门或单位得到及时的督促、批评、纠正,我们在中心建立了三套督查班子:
一是监察局,长期有工作骨干派驻中心,负责对整个中心运转的行政监察。我们既然要建立集中办理中心,就要做到令必行,行必果,把这个中心真正办好。我们在筹备这个中心时,有的同志不理解,认为全国这样的中心办得很多,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其实,世界上最怕认真两字,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不通过认真去做而做好的,只要认真、具体、负责地去做工作,我认为办好中心是不应成为问题的。我在检查环境卫生、拆违工作时,经常与他们讲:我们原子弹都造出来了,这点违章破墙都拆不了?问题的关键不就是认真不认真、负责不负责吗?当前影响我市投资环境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作为。监察局要进行这方面的监督查处。要使大家作为起来,每个人都要在改善投资环境,强化中心运转的职能上有所作为,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集中办理中心的牵头单位市计划委员会,加强对中心运行的检查,中心办事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要快运转,顺利运转。在所有进驻集中办理中心的部门中,市建委是最复杂的体系,也是核心环节。所以,马时雍同志、项勤同志也要经常到中心检查指导,确保每个环节都顺利运转起来。市计委要及时发现和提出整个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天一报。发现不了问题就不是好的领导,领导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奏,只有稳准狠地发现问题,才能稳准狠地解决问题。
三是集中办理中心办公室,要加强对中心运行的督查,建立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督查机制。完善外商服务投诉中心。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办公室,对有些项目可以实行承包服务,为外商来杭州投资承办整个项目的报批手续。在具体承办过程中,从外商的角度,从投资的角度,从办证人的角度来检查中心的运转。要通过这些多形式、重叠有效的监督机制,来帮助我们解决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定期进行最佳窗口和最差窗口的评选。当然,我们希望每一个部门的窗口都能打上高分。通过这样的评选,不断地使大家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要制定这方面的奖罚制度。
今天,我看到一些窗口上,许多本应公开的内容如办证的程序都没拿到前台。现在中心的前台与当年部门自己的办证服务中心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重新制定一套资料放在那里,以体现政策公开,程序公开。而且这个程序与过去的程序也是不一样的,要体现本部门与其他的部门之间的协调,体现主动服务,体现简化程序。对有些投资项目,填个表就行了,不要搞得很复杂。对一些属当年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要把它抹掉。所以,这些问题都要在整个运转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善。
(本文系仇保兴市长2000年10月18日在市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开办仪式上的讲话,本刊登载时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