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年宏观经济工作的特点
首先,明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国家在每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一般都倾向于安排比较大的项目,投资也相对比较多。估计明年的财政政策会进一步放宽,原有的1000多亿元国债还要继续保持,而且还可能扩大规模,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机遇。从项目方面来讲,与环保、生态和西部大开发有关的配套项目,明年的势头会蓬勃向上。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有关的各种补贴资金也会大大增加。这些“蛋糕”很值得我们去切一块。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明年的经济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这是中央的要求。现在,宏观经济从长达7年的紧缩期正在转向增长期,今年是过渡期的第二年,明年是第二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但也有观点认为,明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其主要理由:一是今年的外贸增幅很大。外贸出口在去年低增长的情况下,今年有了较高增长,而且国家实行了大量的出口退税。现在国际上对我国大幅度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存有争论,如果进入WTO以后这项政策发生变化,就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二是以较大的财政投入来启动民间资金的效果不明显,对明年经济增长产生的推动作用也将进一步趋弱。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不大。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明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今年持平甚至略有下降也不奇怪。
在目前的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家对经济增长速度抓住不放,因为这关系到今后10年的发展。所以,要想尽办法刺激经济,除了扩大财政投资、启动货币政策以外,还要在刺激消费上出台政策,就是为了进一步地消除影响扩大消费的限制,尽量使民间资金能增加投入。因此,明年发展的机遇是非常多的,特别是政策上的机遇,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会让人眼花缭乱。这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有利机遇。
第二,我国明年初可能会进入WTO。这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利好消息会比较多。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研究在5年过渡期中,杭州各县(市)、区将会有哪些机遇。如在5年的过渡期内,可以用我们的市场来换国外先进的技术;根据世贸组织规定,在5年过渡期间内还有保护民族工业的一些优惠政策和关税壁垒,服务业中的金融业、旅游业等原来是禁止外国人投资的,在过渡期内都要对外开放。我们现在就要寻找大的项目,现阶段国家可能还不允许开放,但过了一二年以后国家也会根据世贸组织规定允许开放,所以现在要抢先机。再一个就是政府管理经济运行的规则和办事制度都要尽快与国际惯例配套、接轨,不然就会影响投资环境。
第三,较大力度地进行税制改革。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增值税征收要从生产环节转向消费环节。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现有的征收方式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税收征管方面存有很大的弊端,现在改革的时机成熟了,这对经济工作的影响很大。二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标准。这对内资企业是有利的,这也是进入WTO后实行国民待遇的需要。三是个人所得税要从原来单项计征改为综合计征,赠与税、遗产税等新增税种纳入地方税。税制改革以后,可能涉及到地方税种与中央税种划分的问题,如企业所得税可能要与中央分成,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我们的财政基数。原来基数决定一切,现在基数的作用没有过去大了,但也不能忽视其作用。
第四,国家将出台促进技术创新的许多政策。其中最大一项政策就是推出创业板。创业板与过去的A股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不像A股上市公司那样必须具备很多条件,如不需要有三年的盈利期,不需要非得是高新技术企业,只要企业的项目有创新性、增长快就可以进入创业板;不需要政府层层审批,而是由证券商推荐,没有名额限制。各地都要研究这个问题,主动争取。因为进入了创业板,融资渠道就宽了,技术创新的资金流就大了,这块资金要积极争取。
第五,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这是破天荒的政策。因为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在商业银行存款时可以讨价还价,银行放款时也可以讨价还价,而且将会形成富的地方资金越富裕,穷的地方资金越短缺的趋势。因为资金总是朝着盈利能力大的地方流动,这对杭州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但对我们一些原来就入不敷出的金融机构、存在金融风险的县(市)来说可能会有不利影响。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机遇以外,还有其他因素都值得我们密切注意,在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思路时认真加以把握。
二、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一是加快技术创新问题。促进技术创新,关键还是要抓住杭州大专院校多、科技人员多、个人创业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这是杭州最大的优势,省内其它地方没有,苏州也没有。他们都很羡慕我们,浙江大学有10000名研究生,这样的学校他们到哪里去找?他们连五分之一都没有。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个人创业。我们在与大专院校联姻时,要把握好一个要点,即一个大学教师特别是那些比较优秀的教授们在研究什么?教研组长可能不知道,系主任、学院院长和校长更不知道。这样,我们与校长签协议搞合作,就只能是做些表面文章。所以更重要的是要直接抓住某一个学科的带头人,因为只有抓住他,才能把该领域所有的主动权都掌握。这些大学教授和科研带头人的科研自由度很大,自主性很强,隔行如隔山,别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所以,搞产学研合作必须直接找到某个教授,他本身就有科研网络、人才梯队,可以直接为企业服务。我们也不要依赖于学校的科研处长,他们可能对课题知之不多甚至一窍不通。搞产学研合作一定要深入,要具体,要接触到具体人,联系到具体人。比如说,一个新产品、一个新企业需要政府帮助牵线,第一次可以由政府出面,可能还要由县长、区长带队,找到那几个管用的教授,与企业联系上,第二次企业就可以直奔他那去了,政府就不用管了,然后再介绍下一个,这就把产学研合作的舞台搭好了。我们要学会把在杭州的所有知名教授“一网打尽”,为我所用,为杭州的经济发展所用。不能白白流到别的地方去,当然不可能全部截住,但通过努力可以把他们的能量尽可能多地留在杭州发挥,这些创新能量马上就可以转化成生产力。所以,抓产学研合作不能浮于表面,要善于做具体工作。
二是处理好发展块状经济和建立科技园区的关系。现在,省政府对建立科技园区的用地比较支持,只要一上报就批准,因为块状经济占了整个浙江省经济总量的60%,是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独门法器。所以,要求今后建立科技园区,在选址上要与原来已有相当规模的企业群体靠近。如临安的同轴电缆已经形成了气候,科技园区就要建在这些企业旁边,即使成本大一点,拆掉一些房子,也要就近搞,而不能另外再找一个地方建设园区,要这些企业搬过去,这样一折腾,劳民伤财,就会挫伤原有的生产关系网络,丧失增长机遇。这叫靠近战略,靠上去,把其原来的优势放大,集聚外来的企业,集聚外来的人才和资金,把这个块状经济做大。千万不能划一个地方,要求像填空一样去填满,里面既有化工业又有医药业,再不行,就搞个市场,结果搞得乱七八糟,只是为了工业园区不抛“荒”,可能表面看上去生意兴隆,实际上白白糟踏了园区用地。 因此,科技园区建设要符合其内在规律,而不能想当然地去做。
三是招商引资要有大的动作。这个大动作就是要在5年过渡期中,眼光瞄准大公司、高科技公司。名列世界500强的一些公司要挤占中国市场,往往都先在上海、北京建立个办事处或分公司,我们就要经常到这些办事处联系,向他们介绍,杭州可以为他们提供最好的设施,邀请他们来杭州设立研发总部、办工厂、办大的企业。苏州招商引资为什么搞得好?他们从外经贸委、经委主任到科员,每个干部都对世界500强企业了如指掌,如谁今年将加大投资、投资重点是什么,如果这些企业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就马上去联系,保证到苏州投资没有任何问题,就这么拉来了。而大呼隆的招商,声势很大,但没有实际效果。“三讲”教育中有一条,就是一具体就深入,招商引资也要具体对上号,具体到招商对象,把对象抓住了就能招好商。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把这些关系处理好。上海是个很好的招商引资舞台,有些对上海浦东不适合的项目、人家看不上眼的项目,我们可以把它引进来。各地都可以在浦东设个联系人,牵上线,为我所用,而不要满足于一般性的号召。
四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现在,有人认为产权制度改革搞得差不多了,实际上这项工作是无止境的。下一步的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要深化,因为许多企业只是形式上的改革,没有真正落实到产权上,没有把国有资产以货币形态置换出来,没有把股份集中到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手里,也没有把国有资产通过公开方式变现并实现最大化,更没有进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这些方面都要进行深化。另一方面,以前我们注重的是单个企业的改革,现在则要考虑整个企业群体产权制度的综合性。原来产权置换是一对一的谈判,现在要通过市场来公开操作,通过对外招商的形式来招更加有优势的企业到杭州来进行拼装。这也是对外开放的本领,也是为了促进改革。再有,许多企业改制以后,在产权结构上还是比较初级的,需要发展,不断地深化。对私营企业引入外来投资者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工作,目前不能操之过急。凡是产权已经很明晰了,能自负盈亏的企业,到了一定程度上自然会演变成多元产权结构。可怕的是一些个人没有持大股,还是国有股和集体股一股独大不能自负盈亏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将国有股进行分拆,进一步地转换产权结构,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然后才能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在产权合理的前提下的。所以不要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改革操之过急,瓜没有成熟去摸,反而会妨碍其成长。
五是要以巩固土地制度改革成果为抓手,继续做好农村经济工作。首先,就要保护好农民30年承包权。这个观念一定要树立。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要登记注册,像对待产权一样对待它,不能认为30年就等于3年,还是村长、乡长说了算,这样30年承包权不变等于白搞了。第二,要用市场的办法把承包权流转起来。简而言之,就是一保护,二流转。要在宏观上形成人口与土地使用权双向流动的机制,土地要通过流转集中到种田能手和种粮大户手里,把钱集中到办企业、经商的人手里,经商的人又促进人口集中到小集镇来,这样土地和人口就双向流动起来了,实现了规模经营。因此,规模经营是自然形成的,不能从上到下压指标,拼盘子。
农业工作中还要注意培育龙头组织,而不限于龙头企业。凡是能够发挥龙头作用,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的都可以成为龙头。集贸市场、协会、科研院所、科技交易会、企业,这些都可以是龙头,都可以发挥作用,不要有局限,这些作用还要进一步发挥。
明年农村费改税的力度要加大。我们要做好几项配套工作。第一是抓好村级财务公开,第二是乡镇财政不能出现赤字,要清除冗员,压缩编制,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增收节支。
六是城市化要一手抓城市品位提高,一手抓小集镇建设。小集镇建设要体现以下四要点:一要抓重点;二要创特色,要保持集镇原有的传统特色,有山有水的要利用起来,有历史文化的要利用起来,有名人故居的要利用起来;三要转体制,投融资体制要改变;四要抓管理,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就在于管理的文明程度和管理强度,有的城镇、城市看上去还是像农村,就是管理没有到位。
七是注重城市环境建设。明年大杭州范围内的环境建设是重点工作,可以说明年是环境年。明年要对“三江两湖两山”全面进行整治,300多个小石矿、小水泥厂的关停转迁明年要完成50%左右,要进行达标考核。对市区和县城镇来讲,要抓好绿化、拆违、环保、社区建设,这几个是重头戏。要通过拆违来进行街道整治、河道整治、入城口整治、小区整治。现在,各个城区都成为整治的行家里手了,明年要加大力度,继续保持这股锐气,使投资环境能够基本改善,促进对外开放。
八是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就业问题。当然不是消极地去做,而要积极地去做工作。一方面要把会展业、旅游业、都市工业、城市管理和服务业发展上去,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明年的西博会要抓好,项目要抓紧确定,全力以赴地去做,一定要搞得比今年好。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保障,特别是三条保障线,哪一条出问题,就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所以,抓社会稳定,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抓,作为地方政府,最根本的是要抓好三条保障线的落实,要保底,这是个根本环节。这项工作无论如何都要做好,不能出问题。
(本文系仇保兴市长在区、县(市)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