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全市范围的拆违工作进行两个月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拆违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工作细致、行动快速、清理及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7月底,共拆除违法建筑35.88万平方米。但拆违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群众对这项工作能否进行到底心存疑虑:一怕拆先不拆后;二怕拆民不拆官;三怕拆贫不拆富;四怕拆外不拆里;五怕拆小不拆大;六怕拆后不搞卫生不改造。少数领导干部出现了泄气、松劲、厌战情绪,工作缺乏决心和主动精神,存在等待、观望等心理。要使老百姓消除以上六个“怕”,就要坚定不移地抓好拆违攻坚。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化对拆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信心,顶住压力,杜绝说情,深入基层,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支持拆违。市有关部门要带头拆违,在8月底之前基本拆除本系统的违法建筑,各区要倒排时间表,在9月底前完成拆违任务。
夺取拆违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要注意几个结合:
拆违工作要与依法治市相结合。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为依据,认真清理,排查各类违法建筑,查出一批,拆除一批,整治一批。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拆除违法建筑遏制违法建筑行为的决定》,严格按照《决定》精神,掌握政策,坚决行动,敢啃“硬骨头”,为最后完全拆除各类违法建筑而努力。
拆违工作要与加强城市管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相结合。日前,市政府出台了评选最佳最差住宅小区、最佳最差形象建筑和最佳最差门面活动方案,目的在于通过这些行动,使各单位和广大市民牢固树立美化、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意识,是搞好城市长效管理的重要举措。要通过拆违,促进即将开展的三项评比工作;要通过拆违,带动市区12条主要道路的整治工作,使12条主要街道面貌焕然一新;要通过拆违,带动11个入城口的环境整治工作,改善杭州作为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的形象;要通过拆违,带动市区河道的整治;要通过拆违,带动绿化工作,全面落实“一镇、一村各造一片绿地”的任务;要通过拆违,促进环保达标工作;要通过拆违,落实长效管理、综合执法,从而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向纵深发展。
拆违工作还要与开拓就业渠道、方便居民生活相结合。拆除违法建筑后,确实会有一些人员面临失业的问题。为解决好拆违后低收入者的生计问题,各区、各部门要花大力气,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地创造就业机会,为低收入者经营提供经营场所,包括优惠提供市场摊位、开放夜市、扩张社区服务、招聘下岗工人充实管理队伍等,使其不致因此而使日常生活受到太大的影响,以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拆除违法建筑后,有的小区可能会出现日常生活用品供应点的断裂,给小区居民群众带来生活不便。市、区有关职能部门应抓紧研究商业网点规划布局问题,既要方便群众,又要科学合理,同时还要考虑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从而真正将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