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办发〔2000〕98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贸易办公室《关于杭州市区大型商场和超市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〇年六月六日
关于杭州市区大型商场和超市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
(杭州市贸易办公室二〇〇〇年五月二十九日)
为了使杭州市区大型商场和超市合理布局、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根据目前杭州市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大型商场和超市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
一、市区现有大型商场、超市布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大型商场、超市是指单体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至1999年底,市区有大型商场10家,总营业面积159000平方米,年销售总额33.8亿元;大型综合超市6家,总营业面积61000平方米,年销售总额10.02亿元。另据调查,市区在建70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的大型商场有5家,总建筑面积为87000平方米;正在筹建的大型外商投资零售企业有3家,总建筑面积为63000平方米。市区大型商场和超市布局的特点:一是大商场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市中心区内,在延安路和武林广场周边就占了80%以上;二是大超市相对比较分散,基本上在城郊接合部。大型商场和超市是杭州商业的骨干和“窗口”,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建设上宏观导向滞后,缺乏规划布局的引导;现有商场、超市的布局不尽科学,商业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二、大型商场、超市布局规划的原则和调控指导意见
(一)大型商场、超市布局规划的原则:
1、符合我市城市性质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适应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的需要。
2、控制总量,提高档次,合理布局。
3、符合国家和杭州市的产业发展导向,符合大型商场和连锁超市建设的规范要求。
(二)调控指导意见
1、明确服务功能。大型零售商场主要服务于中高消费需求,大型综合性超市主要服务于日常生活消费需求,仓储式商场(超市)主要服务于会员或业主并实行储销一体化经营。
2、合理规划布局。大型零售商场(含外资零售企业)宜相对在市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布点设置;大型综合性超市宜在区域性中心和居民集中居住区布点设置;仓储式商场宜在交通便利的城郊接合部布点设置。从目前的情况看,市区东部的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的滨江区还可考虑安排大型商场和大型超市,北部祥符桥一带还可考虑安排大型超市。
3、调控的要求。市区大型商场的现有存量已基本饱和,新建商场的市场余地不大,因此应严格控制新建大型商场,市中心区域原则上不宜再新建大型商场,东、南、北部偏远的副中心区域可适当发展。大型超市(含外资超市)应合理布局,规范发展,市区按每家大型超市服务半径2公里,服务人口20—30万人的要求布局,大型超市在2005年前可控制在12家左右。其中外资大型超市在近3年内引进3—5家(含现已达成协议的项目),发展仓储式商场3—4家。
4、调控要注意适度。对大型商场和大型超市进行布局调控应当适度,考虑到零售业是充分竞争行业的特点,重点要控制本市的国有资本投资大型商场和大型超市建设项目。
三、主要措施
(一)搞好规划。市贸易办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完成商贸业“十五”发展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规划中应对大型商场和大型超市的建设提出指导意见,作为布局规划的导向依据,引导商业设施建设和商业竞争。
(二)调控布局。今后凡市区建设大型商场和超市都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审批。有关部门在立项前应充分征求和听取市贸易办的意见,严格限制市属单位的国有资本投资大型商场和大型超市建设。规划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立项与注册登记时,应严格按照市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目录和对大型商场、超市的布局规划进行审查和办理有关手续。
(三)明确职责。市贸易办是市政府综合协调管理全市商品流通工作的职能部门,市计委在大型商场和超市立项前,应征求市贸易办的意见。市贸易办应积极会同市计委、城乡建委、规划、工商、土管等部门加强对大型商场、超市建设的宏观调控,及时发布信息,加强指导协调,促进我市大型商场和大型超市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