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98/2019-24037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农提〔2019〕23号 公开日期: 2019-06-03
发布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415号建议的复函
时间:2019-06-03 15:03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民建杭州市委员会:

贵委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的《关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已交由我局办理。经与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等部门会商、研究,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治理有效,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平安杭州”建设和农村社会治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新机制。5月15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仲灿在《关于基层社会治理“三治融合”工作典型经验调研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很好!切实组织好。加大推广落地力度,真正把“盆景”变成“风景。这种方法要成为政法委抓工作的基本手段途径,体现政法委牵头抓总,面上推广的职能作用。同时,让报纸、电视、六和塔微信等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氛围”。贯彻张仲灿副书记指示要求,于5月17日组织召开了基层社会治理“三治融合”典型经验推广视频会议,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三治融合”工作。

1、构建乡村综合治理体系。出台《关于推进全市乡村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市委办发〔2018〕78号),制定出台市域社会治理系列文件,明确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各项任务、内容、要求。提前实现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覆盖率、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三个100%、一个90%”的目标。10个市级挂牌整治乡镇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5.31%、电信网络诈骗同比下降40.2%、火警灾情同比下降52.94%。成功创建“零发案小区”和“控案先进小区”1925个,同比增加15%。

2、提升基层治理“四平台”。在组织体系上,市本级组建了杭州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指挥保障中心;区、县(市)级均成立了综合信息指挥中心;193个乡镇(街道)均设置了综合信息指挥室。在管理体制上,全面推进城管、市场监管、国土、安监、环保、规划等部门在职干部力量下沉,共计下沉在职人员6386人(其中编内人员3850人,编外人员2536人)。在运行机制上,推进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信息汇总、综合研判、流转督办、考核管理”跨部门一体化联动处理。在运行规范上,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问题流转、问题处置、预测预警分析、组织指挥、工作联动、业务培训、工作保障、考核考评等“十大”运行机制,着力解决“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的难题。在平台支撑上,坚持社会治理现代化、数字化探索,建成市、区(县、市)两级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与网格员手机终端信息的收集、录入、办理、反馈上下联动。

3、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2018〕30号)和《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发〔2018〕80号),精准定位基层治理发展方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4、夯实农村社区治理基础。深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成立村务协商议事会、乡贤参事会、村民恳谈会等形式多样的议事协商机构,指导各地持续深化以“四会制度”为重点的协商共治机制,全面覆盖议事协商机构,不断创新协商共治实践。深化农村社区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继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自评活动。开展村民代表会议合法化督查,落实“五议二公开”制度,规范农村社区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推动民生服务事项由村民提、村民议、村民定,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渠道。

5、推进农村田园社区建设。出台《杭州市农村社区建设指标体系》,围绕新经济、新环境、新治理、新服务、新文化等“五大空间”,量化形成14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操作指标。确定321个农村社区为市级田园社区示范点。2018年,我市余杭区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江干区丁兰街道皋城村等40个农村社区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

二、下一步工作

重点围绕打造平安中国示范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标杆城市,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创新机制体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跃升。一是突出工作落实。召开全市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动员大会,对应“六面”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出台相关工作方案、规划、工作计划、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市域社会治理稳妥起步、两年内重点突破,三年内初见成效。二是加速推进智能化建设。积极开展城市大脑•市域治理(安全风险防范)版建设,细化“1+5(+X)+1”框架设计方案,即1套安全风险防范搜索引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5个领域安全风险防范系统和1组智能考核评价模型,推进安全风险防范专题数据中心建设,对接城管、警务、消防等智慧应用安全风险防范系统,进一步构建基于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场所的预测预警预防综合应用,着力开展搜索引擎和智能考核评价系统建设研究,为政法平安工作和市域社会治理跨越式发展打造新动能。

2、强化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一是推进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城区为重点、覆盖农村、城乡联动的社会治理工作架构。推进区、县(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整合政法、综治、维稳和信访等各方力量,实行集中办公、集中受理、集中处置,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努力实现群众反映事项“一门办理”。二是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排查核查,强化舆论宣传,持续推动专项斗争深入开展,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获得感。三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挂牌整治力度,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做实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深化群防群治,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

3、总结基层自治实践,不断提升基层自治活力。加大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性的指导力度,推动农村社区依法健全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社区自治章程等制度。深化城乡社区协商治理实践,总结提炼余杭、萧山、桐庐等各地基层民主协商的创新做法,不断提升基层自治活力。

4、坚持示范引领,推进田园社区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鼓励各地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机制、新方法、新措施,总结提炼“田园社区十大案例”,再选树田园社区示范点50个。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