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67/2019-24027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9-05-22 | |
发布单位: | 市交通运输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助力亚运安全,打造领先全国的杭州市智能绿色安全公交系统》(第85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城投集团、市应急管理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和市公安局交警局会办,现将有关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公交行业安全管理概况及相关工作措施
指导督促市公交集团为市民乘客提供安全的服务,是我局自负责公交行业管理后就始终坚持的重点工作。多年来,我局管理指导市公交集团以“斑马线礼让”为契机,制定和下发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从车辆状况、人员素质、制度管控、驾驶行为、宣传教育、科技应用等各个方面着手,提升公交车辆安全管理水平。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车辆装备设施的不断发展,我局要求市公交集团积极主动,在安全防范信息化应用和设备设施投入方面不断创新,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要求市公交集团对所有管理的车辆、站点、停车场、自行车点安装监控,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一是在所有公交车辆上安装视频监控,每辆车安装驾驶室(含上客门)、车厢、下客门、车前(道路视野)四个方位监控设施;二是在所有中心站(首末站)安装视频监控,主要涉及乘客候车上客点,车辆进出中心站通道,站房门口等区域;三是在所有公交停车场安装视频监控;四是在全市4000余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安装视频监控。
二是驾驶员行为信息管控。我局指导要求市公交集团在部分公交车辆上试点安装了驾驶行为信息管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在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驾驶行为等,在发现驾驶员出现疲劳、打哈欠、眯眼睛、接打电话及其他非正常驾驶状态后,预警系统将会对此类行为进行及时分析,并进行语音灯光提示,发挥及时警示的作用,纠正错误的驾驶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待该系统进一步完善后,我局将要求市公交集团逐步在其他公交线路上推广应用,力争在亚运会前实现全覆盖。
三是驾驶区域防护隔离设施。为进一步论证驾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在营运安全中的作用,我局指导督促公交集团积极与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联系,就防护隔离设施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论证,并于2019年2月中旬购入隔离设施进行试装。后期我局将与市公交集团和横向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分析试装情况,并结合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技术要求》,落实驾驶区域防护隔离设施的改造工作。
四是实施安全信息管控联动机制。我局要求市公交集团积极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配合提供车载视频、站点视频等方面的相关材料,便于公安部门及时掌握相应的数据;在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系统自动比对数据库、发现“重点关注人员”,降低发生各种意外事件的风险;在公交车上装备“一键报警”系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上报。目前主城区营运车辆中已有3450辆具备“一键报警”功能,剩余1500两公交车将于2019年5月底前完成配备。
五是建立公交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随着电动汽车的占有率逐年攀升,我局指导要求公交集团开发了电动车辆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已于2019年1季度开始逐步推广应用。数据平台支持20000辆电动公交车同时在线,提供数据挖掘分析报表,实现可视化实时监控电动汽车的车辆行驶状态、车辆电量状况、车辆位置分布、车辆行驶里程、充电管理关键操作过程等,防范安全隐患。同时结合对营运生产中车辆、时间、线路等多维度分析,通过数据积累挖掘,将车辆续航里程损耗数据化,为公交营运提供分析依据,确保车辆资源利用最大化。
同时,我局将指导市公交集团继续深化对公交车驾驶员安全教育,确保行车安全,助力“平安杭州”“平安亚运”。
二、深化城市大脑在公交行业管理上的运用
自2017年12月始,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重大战略,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推进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建设。2018年12月,城市大脑交通V2.0平台在持续推进治理交通拥堵的基础上,逐步向交通安全防控领域延伸,并首先将以全市工程运输车、旅游大客车、危化品车辆以及公交车、出租车等重点车辆为切入点,从车、人、企业、工地四个维度,对重点车辆驾驶人的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全程驾驶行为的跟踪管理,强化源头管理。
城市大脑交通V2.0重点车辆管理平台接入原先由市公安、交通、建设等多个部门分散掌握的数据,通过对车载4G视频、GPS信号、危险驾驶行为监测等数据挖掘,发现运输企业、运输车辆及驾驶人的高危行为,挖掘事故黑点、乱点,并由各政府部门、企业开展综合治理,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道路安全水平。平台将借鉴网购平台的S2b2c运行模式,其中S端为系统应用端,将基于城市大脑通过安全驾驶、GPS在线、工作负荷、车辆运行等指标,建立对运输企业评分体系;掌握全市重点车辆分布、车辆违法(违规)行为、行车归集等实时信息,并对重点车辆通行的高频道路进行展示。b端为综合治理端,负责向交警、运管、城管等部门推送重点车辆隐患。c端将面向社会公众,通过与互联网端APP数据共享,向企业及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选择更合规的运输企业和优秀的驾驶员。
重点车辆管理系统已于今年3月上线试运行,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将于7月下旬完成开发并上线运行。针对何崇中委员提出的公交车车辆和驾驶员监管问题,目前已完成的公交车GPS信号的接入,车载视频因网络技术瓶颈,尚需进一步对接突破。近期,市交警局将调试系统对工程运输车、危化品车辆、营运大客车进行重点监管,下一步将在完成数据接入的基础上将监管范围扩展至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
三、组织开展以加强公交车安全运行保障、提高桥梁安全防护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
公共交通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认真吸取重庆万州“10·28”公交车坠江事件教训,国务院安委会将开展公交车行驶安全和桥梁保护工作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国务院安委会部署,我市安委会制定下发了《加强公交车行驶安全和桥梁防护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将各地、各部门在各个阶段加强公交车行驶安全的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采取实地检查、暗访曝光、交办督办等方式,对各地、各单位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按照统筹部署、全面推进、巩固提升三个阶段,通过进一步加强公交车安全运行保障、进一步提高桥梁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进一步加强社会宣传和警示教育,确保到2020年年底前公交车行驶安全得到本质提升。
感谢您对我市公交行业的关心,我局将和横向部门一起,不断加强行业管理,努力提升行业安全水平。欢迎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