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91165/2019-2399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文广旅游提〔2019〕33号 成文日期: 2019-07-11
发布单位: 市文广旅游局 主题分类: 其他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时间:2019-05-17 10:57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政协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以文化养老为抓手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我局收悉。经我局与相关单位和部门认真研究和沟通,现将办理意见回复如下:

根据杭州市民政局发布的《杭州市2017年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67.18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2.16%。 这就意味着,杭州的老龄化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每4.5个人就有1个老年人。为更好地丰富广大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局会同民政局、市文联,认真贯彻“创新老龄文化,践行文化养老”的总目标,积极搭建文化养老平台,努力实现文化养老工作,特别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充分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开展了系列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一、近年来在文化养老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围绕文化圈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近年来,我局围绕城区“15分钟文化圈”、农村“30分钟文化圈”建设,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了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以街道(乡镇)文化站(中心)、社区(村)文化活动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建设为重点,依托创建省、市级文化示范强镇、村(社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全市19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设施面积均已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联创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软件已实现杭州地区12个支中心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200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3003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社区)服务点全覆盖。建立公共图书服务(农家书屋)通借通还基层流通服务点2166个,建立行政村(社区)级文体场所3111个,覆盖率达100%。全市所有公益性文化设施,均向群众免费开放,让老年人就近方便找到读书、学习、文体活动等场所。

(二)围绕数字服务建设,打造智慧文化平台。2016年,我局为全市1500个村(社区)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安装了wifi。2017年又安装了1000个村(社区),截止2018年底,实现了全市村(社区)公共文化场所无线wifi全覆盖,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杭州智慧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平台实现了村村相接、镇镇相连、城乡互通,有效地统筹了各级文化服务机构资源,缩小了乡镇与城市间的文化鸿沟,实现了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的联动共享,体现了集群化、社会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特色,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共享到全市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其次,我局以杭州群众文化网配送平台为主通道,采取网上点击预约的“你点我演”——送演出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活动,既由各街道、社区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在“杭州市群众文化网上”点击“菜单式”服务,通过开展送戏下乡、文化结对、文化走亲等各种形式,全年开展文化活动数万次,真正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展示、月月有亮点,极大的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围绕文化养老,开展老年人公益活动。从2015年开始,我局坚持每年从主城区中挑选100个社区开展“我送你秀”百家社区文化行活动,每年参加的社区都不同,今年在广泛征询各社区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制定“送文化”和“秀文化”计划,完成送文艺演出30场,送图书15场2250册,送电影50场,送培训(讲座)252场(次)送书画展15场,送电影票2000张。还指导各区开展“秀文化”活动,全面展示“我送你秀”百家社区文化行活动成果。我们在252场送培训(讲座)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多数是老年人,有针对性地组织了相关社区老年文化团队的技能和知识培训,受到老年人普遍赞誉。杭州市文化馆总校及下属七个分校共开设公益培训班364个,培训、招收学员8000人;开设音乐、群文舞蹈、摄影等10个艺术沙龙,培训、招收学员293人。根据市文广新局、市老龄委有关“文化惠老”的要求,在春季、秋季两季开设的免费艺术培训班中招收老年学员比例不低于80%。市文化馆举办“文化养老”音乐会,参演人员多为我馆三江歌手培训研修班学员,以中老年声乐爱好者为主体,自2012年创建以来,多次在省、市各类声乐比赛中获奖。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要参赛对象的杭州市排舞大赛,自8月启动以来,共有92支队伍进入初赛,最终评选出金奖5个、银奖9个、优秀辅导奖5个、辅导奖9个。市文化馆还专门组织“天蓝蓝”老年声乐合唱团赴沈阳参加第二届中国·沈阳国际合唱节。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成功承办第十届浙江省老年合唱节,为热爱音乐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培养、学习、展示自己的舞台。合唱节共有30支省内合唱团和5支省外合唱团参演,参演总人数近2000人,平均年龄62岁。在合唱舞台上,老人们用歌声表达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更用歌声来展现他们老有所乐、幸福健康的精神状态。合唱节期间,国际/国内著名音乐人或指挥家的现场点评。同时,杭州图书馆组织志愿者团队提供周到的服务,确保各支老年合唱团都能尽兴唱歌、平安回家。电影分馆开拓了3家市内养老院为阅读合作机构,开展电影进养老院的电影主题活动, 2018年已完成放映电影181场,服务人数近3000人次。

(四)围绕全民阅读,开展老年人健康阅读活动。我局非常关注老年人的阅读生活,积极开展老年人“悦读”活动。一是完善敬老惠老优待措施。为6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特色、贴心服务:1.免费提供老花镜;2.设置老年人优先照顾专座;3.主动为老年人开展借还文献人工操作服务;4.举办老年主题推荐书展;5.设敬老服务意见本和监督信箱。二是策划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杭州图书馆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关心老年人兴趣爱好,结合总馆和分馆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阵地作用,策划开展了健康讲座、手工编织、戏曲表演、艺术展览等多元主题文化活动。2018年举办相关主题讲座2场,演出2场,展览5场,电影欣赏、手工编织、太极体验、合唱表演等特色文化活动233场,吸引6000余位老年人参加。此外,还依托图书馆为老年朋友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先后举办“春天的赞礼”—孔王兴、周濂等老先生国画小品展和“唱歌的风景” ——孔王兴、刘洪等老先生国画小品展览等活动。

(五)持续开展老年人优惠观影活动。“老年人优惠观影活动”是我局主办的“2018杭州城市电影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杭老年人(男60岁、女55岁以上)可以在非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下午5点前,在指定影院,凭本人的退休证或身份证、市民卡等个人有效证件,花费10元就能买到当季电影低价票。活动的开展对丰富我市老年人业余生活、满足老年朋友精神文化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18年在历年老年人优惠观影工作的基础上,我局顺应民意扩大了自由行观影的规模,单人年观影优惠场次调整为18场,活动影院也扩大到了13家。同时,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观影需求、提高文化服务效率,我局2018年还专门投入近20万元,开发老年人优惠观影活动专用售票系统,通过身份证刷卡、拍照留档,彻底解决身份认证错漏的问题。2018年共为老年人提供观影49245人次。

(六)积极开展你点我演送戏下乡活动。“你点我演”群文预约配送活动始于2008年,2010年荣获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奖。该活动采取网上点击预约的“你点我演”--送演出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活动,今年市本级已完成演出下基层337场,吸引15万多人次观看,其中老年人是观众主体,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七)扎实做好广播电视低保工程。我局扎实推进广电低保工程,按照“需保尽保”原则,为全市低保家庭减免有线电视网络初装费和视听维护费,保障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权益。全市今年累计减免广电低保工程视听费45731户,减免开户费618户,合计减免费用1171万元。同时,农村放映电影全年累计27584场,观影人次314万人次。其中,非公益影片的场次放映18362场,院线二年内的国产新片放映13216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基层老年人文化生活。

(八)注重培育老年人文艺团队。2018年,市文化馆组织开展2018年杭州市星级团队评定工作,评选星级团队130支,其中老年团队占大多数,涉及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文学创作、故事演讲、民间艺术、时装表演、艺术收藏、手工技艺、艺术体育等多个艺术门类。利用场馆设施,每周7天为16支基层优秀文艺团队共500余人提供免费场地和优质辅导。同时,依托“你点我送”杭州群众文化网配送平台,按需配送,为社区及团队送上“一对一”上门式培训辅导。

(九)不断加强老年人文化宣传工作。杭州生活频道的《金秋》全年播出52期,每一期都围绕“美丽杭州、幸福养老”为主要报道思想。栏目几经改版目前主要由《金秋西洋镜》、《精彩人生》、《金秋下午茶》三项内容所组成。十八年来,《金秋》栏目已经在老年受众群体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品牌效应。根据中老年受众资源优势,结合频率特色,策划推出了《回首40年·真的不一样》《回首40年·一直没改变》等两组系列报道以及新闻专题《杭州老人的智慧生活》,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杭州老年人生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杭州市敬老爱老助老“最美”系列先进推选活动期间,策划推出敬老爱老助老“最美”系列展播专题报道,中波954共制作相关公益宣传片9条,播出112次,选取“最美敬老爱老示范街道(乡镇)、示范社区(村)、基层老年协会、敬老家庭、模范人物、护理员、最美长者”七个系列先进当中的突出典型进行采访报道,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

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适应社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力争在增强公共文化发展动力,培育公共文化参与主体,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积极推动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代表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体制。全面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度,推广各地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先行先试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和标准化建设水平。大力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先行区的提质扩面水平。鼓励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城乡联动机制,实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加强文化志愿者制度建设,推动“互联网+”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运用。采取多项措施,整合和优化配置文化设施资源,切实让老年人就近享有方便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2、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协调组的职能作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引领,以落实国家、省、市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为基准,采取行之有效的督查考核手段,促进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的按时落实,从而全面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文化设施的服务与功能。

3、与相关部门积极协作,整合更多的文化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进一步丰富老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和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等公益性文化场馆阵地作用,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生活,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老有所乐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指导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积极举办老年人艺术类培训活动,为老年人学习艺术创造条件。汇聚老年文体社团组织的力量,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老年人展示才艺展示搭建平台。适应时代特点,积极采取新媒体,拓展宣传方法,鼓励家庭成员特别是年轻人多理解、关心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4、根据我市老年人口数不断增加,我局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文化工作将加大对老年人群的服务力度,为广大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搭建舞台,创建活动载体;培养富有特色的老年人文化团队,指导基层广泛开展老年文化社团活动;打造老年人文化活动品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老年人文化活动;加大送文化和种文化的力度,引领老年人文化活动的正确方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也将和相关单位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建议,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落实,以推动全市居家养老工作再上新台阶,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创造良好的文化养老环境。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19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