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98/2019-24033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农提〔2019〕2号 | 成文日期: | 2019-10-15 |
发布单位: | 市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市政协农林界别小组:
贵组《关于做精做优农家特色小吃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农家特色小吃是我市发展乡愁经济、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内容,是扩大百姓创业就业、助力小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代乡村打开窗口、融入世界名城建设的重要入口,培育和发展好我市农家特色小吃产业,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经研究,现复函如下:
一、推动杭州农家特色小吃行业发展情况
杭州农家特色小吃是杭帮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杭城餐饮中最接地气的美食。振兴农家特色小吃,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弘扬杭州美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杭州农家特色小吃行业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挖掘整理农家特色小吃文化。编辑出版了《杭州乡土菜》、《杭州小食记》等书籍,对杭州农家特色小吃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精品特色、制作工艺等都作了系统深入的梳理和发掘,对充实、拓展杭州餐饮文化内涵,丰富杭州小吃品类,推进杭州餐饮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
二是组织中式面点师竞赛。每年组织中式面点师职业技能竞赛,区、县(市)餐饮从业人员积极报名参加。对竞赛合格人员颁发高级面点师资格证书,前三名颁发技师资格证书,第一名授予商贸职业技能标兵称号。通过竞赛,激发了餐饮行业岗位练兵热情,培养了一批面点技术骨干,推动了杭州点心制作技术创新发展,促进杭州小食的花色越来越多,质量不断提高。
三是组织杭州名点小吃评选活动。2014年,组织了“新杭州名点小吃”评选活动。经过专家与杭州市民共同评选,推出了36道“新杭州名点名小吃”。这是继1956年浙江省政府评出17道“杭州名点名小吃”,2000年杭州市政府评定48道“新杭州名菜”之后,杭州餐饮业界的又一盛事。评选出的名点名小吃,既有传统名点,又有风味小吃,如余杭塘栖的粢毛肉圆、临安的昌化刀切面、桐庐酒酿馒头、建德豆腐包等。通过评选新名点小吃,传统与创新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杭州饮食文化内涵得到了又一次深层次的挖掘。
四是组织餐饮推广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中国(杭州)美食节、杭州美食文化国内推广交流活动,搭建餐饮业推广交流平台。活动期间组织美食品鉴、厨艺交流、特装餐饮展示、行业考察等活动,区、县(市)特色餐饮、农家小吃积极参加展示展销,取得了较好成效,挖掘了市场潜力,提升了杭州餐饮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杭州农家小吃知名度。
五是抓好农村电商工作。积极推动包括农家特色小吃在内的农产品电商发展。共打造杭州农特优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项目10个,实现入驻本地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余家,帮扶地区农业企业10余家,展销商品数800个以上,实现网络销售额1088万元,带动本地及帮扶地区各类农特产品销售2760万元以上;培育农村电商创业示范点40个,实现销售额5361.1万元,带动各类农产品销售达7902.3万元;打造农产品新零售示范点项目10个,带动销售本地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及对口帮扶地区的各类特色农产品2000万元以上;完成农村电商帮扶消薄项目4个,带动各类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370万元,帮助15个以上的村集体实现增加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
我们将结合贵组提出的“六个不足”和“四条建议”,按照“做精做优”的总体要求,研究政策举措,加强扶持引导,努力让农家特色小吃产业成为“富一方百姓、解万家乡愁”的美丽产业。
一是加强政府引领。市委市政府在研究和制定《杭州市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19-2022年)》过程中,已将“农家小吃”列为今后四年乡村重点发展“三个六”产业之一来抓,基本明确对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电商服务、文化挖掘、宣传营销、队伍培训等产业节点进行扶持,力争到2022年,全市形成5000个生产经营主体、5万名从业人员、50亿元销售收入的农家特色小吃产业体量。
二是合理布局规划。以贯彻落实《杭州市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为契机,明确和落实好区县(市)政府的主体责任,并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各辖区内特色明、口碑好、推广易的农家小吃品类,按照“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域一品”的总体导向,合理布局,精准施策,防止盲目培育、无序发展现象发生。
三是建立组织机构。为加强对农家特色小吃产业发展的领导,将建议市政府牵头成立农家特色小吃联席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确定日常管理机构,定期统计和通报农家特色小吃发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确保农家特小吃产业稳步有序发展壮大。
四是挖掘小吃文化。深入挖掘小吃文化,不仅能够赋予小吃以灵性,而且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方面,要组织专门力量挖掘整理各类小吃起源的古典传说;另一方面,要通过面向社会有奖征集的方式,制作特色鲜明、便于宣传的农家特色小吃logo图。
五是构建宣传网络。好酒也怕巷子深。综合运用传统现代多种宣传方式,借助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在全省各大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开设小吃示范点等途径,立体式宣传营销全域农家小吃,有力提升我市农家小吃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为品牌建设注入强大活力。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