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60/2019-24039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科函议提〔2019〕25号 成文日期: 2019-11-11
发布单位: 市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关于对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萧11号建议的办理意见
时间:2019-04-26 14:15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尊敬的陶小乐代表:您好!

您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增加杭州市科研投入后的产出效能测算研究的建议》(萧11号),由我局承办。现将办理意见回复如下:

我局党组高度人大议案、政协提高办理工作,成立了局阳作军局长挂帅、分管领导牵头,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议案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局办公室组织各处室负责人认真学习了今年省、市两会提出,交由我局主办、协办的对各项议案、提案,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和责任分工。其中,您的建议办理由冯镭副局长牵头,计划财务处具体承办。

为办好您的建议,我们认真查阅了科研投入产出的相关资料,对近年来的我市相关工作进行了自查。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出:投入就要有产出,并且要有预见性。对特定地区的科研投入后的产出效能进行量化测算、科学分析确实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据我们了解:为对我们国家科技投入产出作出科学评价,2004年中央编委成立了国家级专业化评估机构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技部下属单位),开展科技战略、政策、资金、人才、基构、成果、绩效等专业评估的研究与应用工作。由于全社会科研投入涉及众多企事业单位、涉及资金、人才、设施等多个方面,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具有溢出效应,科研产业既有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直接产出,又有科技进步带动社会进步的间接产出,难以全面的、科学的统计和分析。目前,常用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相对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即: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作为地区科研投入高低的衡量指标,但对地区的科研投入的产出效能缺乏统一的评测指标。

目前,虽然没有查一个“公认”的对地区科研投入产出效能科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也没有现成可供我们借鉴的研究报告,但对科研投入产出的研究、评价分散在创新型城市评估、科技发展规划评估、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评价中。201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在组织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评估时,用科技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三个方面15项指标。其中,用每百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工业新产品产值率、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等5个指标评价创新绩效。去年,我市财政监督部门组织了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绩效评价,市财政科技资金专项预算评估,组织技术、财务、管理专家对科技项目(专项)直接经费投入(政府投入、企业自筹投入、带动社会投入)、直接经济效益产出(产值、税收、利润、就业、专利等)进行了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为2019年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预算安排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市深入开展科研投入及产出效能分析提供了工作基础。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科技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相继增加了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的职能,指导开展科技评估工作,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完善科技政策措施提供依据,这充分说明您的建议富有前瞻性,也为我市布局这项基础性工作点了题。目前,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刚刚起步,我市将在国家、省主管部门指导下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也将结合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实施评估,组织高校相关学科的教授专家开展杭州市科研投入与产业的方法研究、实证分析,为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起草制定新一轮科技创新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在此期间,我们也将充分吸收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我们正在认真落实中。我们相信,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指导、监督下,我市科技评估工作会扎实推进,对科研投入与产业效能的研究一定能取得丰硕成果。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