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01/2019-26219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政办函〔2019〕20号 成文日期: 2019-03-13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有效性: 失效 统一编号: ZJAC01-2019-0005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政策解读
时间:2019-03-13 10:16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浏览次数:

一、制定《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为加快杭州教育现代化进程,服务城市国际化战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地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也是教育系统助力杭州加速城市国际化发展,为杭州加快建设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提供有力支撑。

二、《行动计划》遵循什么样的工作原则?

坚持开放合作。围绕“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扩大教育双向开放。有效整合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促进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推进教育理念、内容、方式的创新优化,推动我市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坚持服务优先。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湾区建设”“拥江发展”等战略,着力解决引进国际人才子女的教育问题,将涉外教育服务纳入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满足公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教育需求。

坚持提质增效。进一步拓宽交流渠道,深化交流合作,提升涉外教育服务质量和师生国际理解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坚持共建共享。完善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改进管理措施,健全服务支撑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教育国际化规范发展。

三、《行动计划》中规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

《行动计划》提出未来3年推进杭州教育国际化的4项主要任务分别为:加强双向国际交流,扩大杭州教育辐射力;大力优化开放环境,提升杭州教育吸引力;加快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增强杭州教育服务力;重点培育国际化展示平台,彰显杭州教育影响力。

四、《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哪些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工作举措?

15项工作举措分别为:深化师生海外交流;加强教师海外研修;加强海外人才引进;推进“留学杭州”工程;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统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引进;规范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推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信息公开;完善外籍人员子女就学服务;加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促进东方文化交流传播;搭建教育国际交流平台;打造教育系统“杭州国际日”品牌活动。

五、为什么《行动计划》将“加快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作为未来三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从人才引进工作看,近几年杭州市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进入“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三位,外籍人才的涌入趋势非常强劲,人才子女入学需求增长性强。从人才子女就学看,相比普通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课程体系与国外学校接轨,在升学方面有更强的适应性,外籍人才子女更愿意选择就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从数据统计上看,2015到2017年这三年间,我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读人数年平均增长率约120%。随着后峰会、亚运会时期对人才吸引力的不断释放,常住杭州的外籍人才会越来越来,需要提前规划引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更好服务在杭外籍人才。

六、为什么《行动计划》将“重点培育国际化展示平台”作为未来三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杭州。随着后峰会、前亚运的积极效应,杭州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作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紧跟城市国际化发展步伐,全面提供杭州教育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此《行动计划》提出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要鼓励我市大中小学校与境外学校(机构)合作,开展汉语言教学、推广东方文化;要搭建教育国际交流平台,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和各类国际竞赛;要打造教育系统“杭州国际日”品牌活动。

七、《行动计划》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自2019年3月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由市教育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解读机关:杭州市教育局
       解读人:应伟东
       联系电话:8789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