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28466524/2019-24036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9-10-22
发布单位: 市钱江新城管委会(市钱江新城指挥部、杭州铁路及东站枢纽建设指挥部) 主题分类: 其他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470号重点提案的回复
时间:2019-10-22 13:38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致公党杭州市委员会:

感谢贵会对杭州拥江发展行动以及城市规划建设、体育事业的关注。今年3月,我委收到由金志常委领办的、贵会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关于借亚运东风围绕“拥江发展”打造钱塘江沿线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议》。我委立即成立第470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小组,积极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体育局两家会办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并多次对提案内容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形成初步的办理方案。

根据提案的办理要求,我委722日专程上门拜访,与贵会吴静副主委、钟玉腾秘书长等人进行了面对面沟通交流和意见征询,充分了解政协委员对提案的确切想法和建议意图,双方基本取得了一致的意见。针对提案的内容及提案人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委拥江发展工作实际,综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体育局对提案的协办意见,制订了《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470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报金志常委批示同意。《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提案工作总体目标,成立组织机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工作措施,对提案办理工作作出统筹安排等。

94日金志常委召开提案专题调研会议,贵会代表及参会人员提出了宝贵建议,金志常委也作了重要指示。会后我委会同两家会办单位,根据会议精神将会议意见消化吸收。对提案提出的具体建议内容逐条落实,并对下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进行详细统筹安排。现对提案作如下回复:

一、相关规划编制情况

(一)高标准编制《杭州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6-2035)》

2018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完成《杭州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现已获市政府批复。规划提出“满足承办国际大型综合性竞技体育赛事”,“全面提升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及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为目标,前瞻、系统、务实地规划全市体育设施的空间体系,全面推动杭州赛事体育专业化、公共体育均等化、休闲体育特色化、体育服务产业化,力争将杭州建设成为“世界赛事之城、运动友好城市、活力休闲之都”。并提出至2022年,逐步形成“15分钟运动圈”和“5分钟健身圈”;结合区域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建设融合山水环境,体现人文底蕴的多层次休闲体育平台。

贵会提出的整体规划布局钱塘江沿线生态体育公园,在《杭州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中已明确要加强休闲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一要结合郊野公园布局体育设施。结合城市旅游度假区和城市郊野公园,依托山、江、湖等自然资源要素,对郊野型公园进行体育功能的融入,打造市区绕城高速周边的郊野体育休闲环。其中有3个市级体育公园沿钱塘江布局,分别是下沙湿地六桥西体育公园、滨江体育公园和湘湖南体育休闲公园。二要依托山水资源构建健身步道体系。对杭州丰富的山体、水体等各类自然资源加以利用,以其作为基础,打造各类型体系化的依山傍水的体育休闲步道,包括多功能健身跑道、登山道、徒步道、骑行道等。至2035年,规划杭州市体育公园共11个,以江、河、湖以及湿地等多种类型的水体资源为基础,构建游步道、骑行道、健身跑道等多种类型的全民健身步道系统。三是围绕拥江发展轴重点培育和建设8个市级以上体育特色小镇。分别是萧山戴村运动休闲小镇、萧山莱茵浦阳律动小镇、富阳永安飞翔小镇、桐庐瑶琳山地极限运动小镇、桐庐莱茵国际足球小镇、建德航空小镇、淳安石林港湾运动小镇、淳安姜家乐水小镇。

(二)全力推进钱塘江绿道及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同步配建体育运动设施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拥江发展行动的总体部署,坚持生态优先、全域统筹,全面推进拥江发展行动,把钱塘江两岸绿道全线贯通作为重要任务,我委于2017年编制《钱塘江绿道系统与公共空间专项规划》,今年4月获市政府会议审查通过。

规划明确了钱塘江绿道建设总体目标。要求近、中期至2021年前钱塘江流域绿道系统的绿道主线共751公里,远期至2035年完成所有的绿道支线和延伸线共1111公里的建设,形成全流域的绿道网络体系。提出钱塘江绿道体现统筹串联性、生态绿色性、文化特色性和活力多元性。

规划将绿道分为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三种形式,具有多种形式的运动、健身、休闲等功能,如滨江最美跑道。同时规划还要求绿道应与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结合公共空间设置符合各年龄段的体育活动设施,如轮滑场地、篮球场、羽毛球场、棋类、儿童游乐场、老年门球娱乐场地等。各区、县绿道设计方案也已将运动设施予以重点考虑,如之江绿道(之浦路)结合驿站及公共空间增设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全线贯通后将形成各区段特色彰显、运动层次明确、产品丰富的绿道空间。通过多方共同努力,2018年完成钱塘江绿道126公里。

为有效指导钱塘江两岸绿道科学设计与建设,提高绿道建设水平,统一绿道建设标准,我委于今年3月印发了《钱塘江绿道与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导则》和《钱塘绿道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为激励各实施主体高品质建设绿道,201810月我委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杭州市拥江发展绿道建设以奖代拨资金管理办法》。

二、有关场地建设情况

(一)紧推重大项目,“绿”“体”有机融合

近年来,市体育局积极推进“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把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截至2018年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7平方米。目前,正在全面加快推进各类大型亚运公园、场馆及设施建设;杭州奥体博览中心正在加紧建造,规划面积近6平方公里;杭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建筑规模近9万平方米;2019年实施民生实事“新建健身中心、健身广场、健身公园共计15处”项目;积极推进省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任务

体育场馆与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属于政府为民众建设的公益设施,两者是互相促进、互为支持的关系。规划上鼓励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用地等非体育用地及闲置废弃地、临时用地等空置场所,配套建设向群众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室外运动场地,丰富扩大体育活动的承载空间。如现已建成的城北体育公园,已成为广受市民喜爱的公园与健身场所。在建的城西公园(亚运公园)、北景园生态公园(电竞公园)两处市级公园,均安排了大型体育设施。

2019年是钱塘江绿道建设的第二年,也是攻坚之年,市拥江办联合钱塘江流域各区县市,齐心协力、克难攻坚,今年将完成绿道236公里。

(二)利用现有场地,增设体育设施

随着拥江发展行动的推进,钱塘江两岸公共空间已成为市民运动休闲体验的主要场所,城市文化生活的主要平台。部分地段仍存在运动场地缺失,功能较为单一,活力稍显不足等问题。将结合现状实际情况,针对有条件的公共绿地,因地制宜地增设符合该区块群体需求的运动场地或设施。

为有效提升之江路沿江景观环境,创造更加丰富的公共空间,满足各年龄段市民的休闲活动需求,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委于20193月开展之江路景观配套提升整治工程方案研究工作。方案重点对公共空间进行体育设施优化布局,有条件的空间增设了符合青少年爱好的篮球、羽毛球、滑轮等体育设施;结合老年人门球及儿童的需求对现有场地进行了改造提升,同时对卫生设施、停车设施、地铁接驳等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将便民、利民放在首要位置,真正将体育运动与休闲景观有机结合,让绿动起来,让“动”绿起来。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紧扣规划目标,持续推进项目

根据《杭州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以及规划体育场馆设施的布点,由市规划局在单元控规编制中的进一步抓好落实,确保各体育设施项目落地。市体育局抓紧推动全市大型场馆的建设计划,做好统筹安排,并明确建设责任主体。利用亚运契机,加大推动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奥体中心场馆等亚运相关的体育场馆的建设。

我委(市拥江办)联合各区、县(市)继续抓好钱塘江绿道及公共空间体育场地建设,做好项目统筹安排,积极配合,共同协作,确保按照2021年钱塘绿道全线贯通的目标进度实现。

(二)形成部门合力,制定建设标准

钱塘江沿线公园绿地涉及多部门、多区县市,在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市规划、建委、园文等部门应形成共识,在规划、方案设计审批、施工等环节协同配合,予以落实,共同推进体育设施在公园绿地中的建设。

市园文、规划、体育等相关部门联合,按照浙江省体育局印发的《体育公园及体育设施进公园建设要求和补助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正在编制的钱塘江绿化体系规划,将体育设施的配置作为钱塘江绿化体系规划的重要内容予以明确,并制定公园绿地中体育设施配置标准。

(三)创新管理机制,实施长效管护

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当前的公园绿地大多是由所在地方政府负责建设、维护、保养、更新等日常管理。现有的管理体制存在后续服务乏力,设施维护不及时等一系列的问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此,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管理机制和体制,积极探索公园管理模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公园投资建设和管理,实现公园管理维护的专业化、精细化和常态化。

目前我委编制完成了《钱塘江绿道建设管理一体化系统研究》课题。课题重点对钱塘江绿道的特殊性及服务需求,在绿道规划、建设管理、运维管理等一体化系统构建方面进行了探索。我委将会同市园文、规划、体育等市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相应的钱塘江绿道及公园管理养护方案,便于公园及绿道的长效管理。

今后,随着钱塘江绿道全线贯通,将沿线公园和体育设施串珠成链,钱塘江沿线建成为一条集生态、步行、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充满活力的风景廊道。为杭州打造 “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钱塘江建设成“世界级滨水区域”助力添彩。

再次感谢贵会对杭州拥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的关注。

特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