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79/2019-2403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9-10-15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93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9-10-15 09:59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类  别:A

编  号:杭建办提〔2019〕40号

签发人:孔春浩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93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

贵社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推进建筑工业化示范城市建设的若干建议》(第193号)收悉。经我委主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围绕装配式建筑发展总体目标,推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先后获批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浙江省首批建筑工业化示范城市。按照“省内示范,全国领先”的工作目标,我市通过政策扶持、技术保障、示范先行、宣传推广、氛围营造等一系列工作,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设。

一、总体情况

1、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逐年增加。2017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03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8.1%;2018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697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22.7%。

2、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初具规模。当前我市已拥有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9个,钢结构建筑年产能约118万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年产能约40万立方,生产能力全省领先。基本形成集开发、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的建筑工业化上下游产业链群,其中钢结构体系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3、装配式建筑示范数量全省领先。目前我市拥有首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家,首批省级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1家,首批省级建筑工业化示范企业16家、首批省级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9个,示范数量位列全省首位。

二、推进工作中涉及提案建议内容的开展情况

我市以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工作平台,实行实体化运作,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稳步开展装配式建筑政策制定、项目推进、产业培育、培训教育、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对提案建议中涉及的部分内容已陆续开展了以下工作:

1、完善政策,激励发展。根据装配式建筑发展形势及市场反馈及时修订出台相关政策,印发实施《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杭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年)》等政策文件,明确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工作举措等内容。加强政策支持,在项目用地、招投标、概算审查、面积奖励、财政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激励:在土地出让或划拨阶段明确装配式建筑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允许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确定承包单位;在保障性住房及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中予以积极支持;按照有关政策对建设单位主动实施装配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给予建筑面积预奖励;落实省市财政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和激励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基地与项目建设;引导在杭银行机构对参与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的浙江耀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48家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同时,我市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工作的统一部署,积极贯彻落实对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简政放权。根据财政部2017年发布的《关于取消、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已取消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等多项政府性基金,切实减轻建筑业企业负担。2019年,企业减税降费力度更大实施范围更广,让更多建筑业企业直接享受政策红利。结合“最多跑一次”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最大限度对工程项目审批进行简化和优化。

2、项目推进,农房试点。印发实施《2018年杭州市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工作考核办法》,制定下达2018年度各区(开发区)、县(市)装配式建筑目标任务,超额完成2018年度省对市装配式建筑考核任务。以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为契机,在临安区试点实施轻钢结构农村装配式住宅。出台实施了《农村建房管理实施细则》、《规划技术规定》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农村装配式住宅建房审批、图纸设计、施工资质、质量安全管理、竣工验收等工作要求。2017年完工农村装配式住宅10820平方米,2018年完工农村装配式住宅21930平方米。

3、加强培训,补齐短板。依托市建筑业协会及本市骨干大企业,持续推动我市装配式建筑职业培训和技能竞赛有序开展。2018年,联合市建筑业协会举办装配式建筑专题研讨培训班,36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装配式建筑专题培训。市建筑业协会先后组织两批建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赴日本开展建筑工业化培训学习;筹建省建材集团、省建投海外部培训中心、华临绿建PC工厂等三个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开展PC构件装配工、套筒灌浆工、模具工、质检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已培训185名技术工人。以BIM技术应用为主题,举办2018年杭州市“浙江新盛杯”BIM建模工程师技能竞赛,承办2019年浙江省“建工杯”首届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为我市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建设选拔、储备人才。拱墅区试点把“EPC+装配式+BIM”模式推广应用到多个属地政府投资项目,提高了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效率。此外,我市加快实施包括建筑工业化在内的各行业人才引育,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稳企业稳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举措的通知》中明确“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将对装配式建筑人才集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4、学习宣传,提高认可。2018年,我委多次组织相关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等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加强思想认识。2018年,我委先后组织赴绍兴宝业建设集团、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南网架集团、余政储出〔2016〕44号地块等企业和项目开展调研,赴广州、武汉、济南等地学习考察。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推广,减少社会对装配式建筑的忧虑。2018年,组织召开全市装配式建筑现场观摩会,举办“第四届全国建筑工业化技术交流暨项目观摩会”,承办2018中国(浙江)环保博览会“杭州市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分会,杭州《都市快报》专题刊登报道我市装配式建筑工作推进情况,制作发放《2018年杭州新型建筑工业化画册》,宣传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

5、完善标准,适应需求。2019年3月,浙江省住建厅针对原《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建设发〔2016〕32号)存在的不足,发布新版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立足我省装配式建筑发展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评价内容并适当简化装配式建筑项目评价方法,有利于促进装配式建筑更加科学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这也为我市装配式建筑推进指明了方向。

三、进一步落实提案建议的工作计划

结合贵社的提案建议,我委在2019年工作计划中明确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完善政策激励。修订完善《2019年杭州市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工作考核办法》,通过创新管理工作,激励各区、县(市)加大支持辖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会同市财政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以奖代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拟开展市级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并实施以奖代补。对提案提出的“公积金优惠、提前预售”等目前暂无政策依据的激励措施,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研。

2、规范农房试点。从促进装配式建筑广泛应用的角度出发,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将上下联动,加强对接,建立健全农村装配式住宅推进机制,加强农村装配式住宅建设管理,实行一户一档案,严格执行建房审批、图纸设计、施工资质、质量安全管理、竣工验收等,确保试点推广取得成效。积极帮助承接农房建设的企业申请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并加强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指导。开展镇村农房管理人员、施工工匠的教育培训,提高队伍人员专业素质。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装配式住宅项目给予建筑工业化以奖代补资金激励。

3、做好标准宣贯。配合浙江省住建厅做好新出台的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宣贯工作,满足行业单位学习需求,推动标准内容的贯彻执行,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我市企业参与交通、地下等工程建筑工业化相关标准、规范和图集的编制工作,积极争取参与相关工程建设,推动装配式技术扩大应用。

4、开展培训教育。积极鼓励市建协加快省建材集团、省建投海外部培训中心、华临绿建PC工厂等三个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加大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力度,发挥培训教育实效。组织开展市区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鼓励装配式设计、构件生产、施工企业参加国家、省级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

5、加强宣传推广。建立健全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推广机制,利用报刊、微信公众号、现场会、大比武等载体开展装配式建筑主题宣传交流,提高公众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关注度、认同度。

感谢贵社对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委办公室  陈安东、方丽君

联系电话:87020171      传真:87066617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9年4月26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