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79/2019-2403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9-10-15 | |
发布单位: | 市建委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类 别:A
编 号:杭建办提〔2019〕41号
签发人:孔春浩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54号提案的答复
邹华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确保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顺利实施的建议》(第254号)收悉。经我委主办,现答复如下:
如您提案所述,以现场浇筑为主的传统建造方式,资源能源利用率低,大气污染严重,管理效益低下。装配式建筑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特征,是建造方式的重大根本性变革,是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有利于建筑业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有利于环境友好、节能降耗和提高质量。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浙江省装配式建筑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一、总体情况
1、装配式建筑数量迅速增加。2016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203万平方米,2017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03万平方米,2018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697万平方米,同比2017年增长321%。
2、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初具规模。当前我市已拥有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9个,钢结构建筑年产能约118万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年产能约40万立方,生产能力全省领先。基本形成集开发、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的建筑工业化上下游产业链群,其中钢结构体系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3、装配式建筑发展“省内示范,全国领先”。我市先后获批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浙江省首批建筑工业化示范城市,拥有首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家,首批省级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1家,首批省级建筑工业化示范企业16家、首批省级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9个。
二、推进工作中涉及提案建议内容的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委以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工作平台,实行实体化运行,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稳步开展装配式建筑政策制定、项目推进、产业培育、培训教育、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对提案建议中涉及的部分内容已陆续开展了以下工作:
1、完善机制,健全政策。2017年起,我市将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区、县(市)政府(管委会)的综合考评。2018年,市工业化办实行实体化运作,建立实施了工作例会、督查通报、专题协调等一批机制制度,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先后出台实施《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杭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年)》等政策文件,在项目用地保障、招投标、面积奖励、财政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组织开展装配式建筑发展课题研究,起草了《杭州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杭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规划2018-2020》(征求意见稿)等文件,为政策制定提供储备。
2、创新模式,开拓市场。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快速发展为契机,我市同步推进招投标改革、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等工程创新模式。2015年,出台实施《关于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招标投标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装配式建筑项目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确定承包单位,鼓励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2017年,印发《关于公布杭州市工程总承包试点企业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确定我市工程总承包试点企业124家,同时推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试点,目前我市有8个项目入选全省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项目。推进农村住宅、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等工程装配式建造技术试点应用。2018年,推动实施农村装配式住宅项目21930平方米,建成装配式公厕100座,在康桥路至上塘路城市高架桥梁提升工程中首次试点实施预制拼装式桥梁施工技术。
3、产业培育,转型发展。积极引导本地传统企业向装配式建筑方向转型发展,鼓励大型企业发展设计、生产、装配一体的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模式,中小型企业以优势互补的方式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目前浙建集团、东南网架、杭萧钢构等企业已经具备全产业链能力,在装配式建筑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龙头示范作用明显;浙大院、省建院、浙工大院等设计研究机构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能力省内权威。
4、科技驱动,加快发展。科技为先,加强“四新”推广应用。2018年,印发《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46项工程申报杭州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53项工法获得省级工法。以BIM技术为主题,举办2018年杭州市“浙江新盛杯”BIM建模工程师技能竞赛,为我市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建设选拔、储备人才。拱墅区试点把“EPC+装配式+BIM”模式推广应用到多个属地政府投资项目,提高了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效率。
5、加强学习,积极宣传。2018年,市工业化办组织先后赴绍兴宝业建设集团、省设计研究院、东南网架、余政储出〔2016〕44号地块等企业和项目开展调研,赴广州、武汉、济南等地学习考察。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推广。2018年,组织召开全市装配式建筑现场观摩会,举办“第四届全国建筑工业化技术交流暨项目观摩会”,承办2018中国(浙江)环保博览会“杭州市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分会,杭州《都市快报》专题刊登报道我市装配式建筑工作推进情况。
三、进一步落实提案建议的工作计划
结合您的提案建议,我委在2019年装配式建筑工作计划中明确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行政推动。按照“力争达到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示范城市中领先地位”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修订完善《2019年杭州市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工作考核办法》,制定下达2019年度各区(开发区)、县(市)装配式建筑目标任务,确保完成省对我市装配式建筑年度考核任务。制定实施《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以奖代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大市级财政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支持力度。
2、开展示范引领。制定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杭州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示范申请、评审公示和认定发布等工作,树立一批本市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通过发挥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市装配式建筑工作,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同时,探索试点推进农村装配式住宅、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装配化技术应用等。
3、加强产业规划。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合理布局,合理配置产能。充分发挥市建筑业协会行业指导作用,利用杭州市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平台,对本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等信息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保证全市装配式建筑预制部品部件的供应。
4、推广BIM技术。发挥市、区建筑业协会作用,组织辖区企业开展BIM建模工程师技能培训,举办市、区BIM建模工程师技能竞赛活动,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加快我市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建筑业核心竞争力。
5、开展培训教育。依托市培训中心、建筑业协会及优势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人员和吊装、灌浆、制作等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组织辖区装配式设计、构件生产、施工企业参加国家、省级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配合做好《浙江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宣贯培训。
6、加强宣传推广。建立健全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推广机制,利用刊物、报纸、微信公众号、现场会、大比武等载体开展装配式建筑主题宣传交流,提高公众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关注度、认同度。
感谢您对我市装配式建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委办公室 陈安东、方丽君
联系电话:87020171 传真:87066617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9年4月26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