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79/2019-24035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9-10-15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江26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9-10-15 14:23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类  别:A

编  号:杭建办议〔2019〕41号

签发人:孔春浩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江26号建议的答复

 

叶彬代表:

您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求尽快解决丁兰新城东单元停车难的建议》(江26号)收悉。经我委主办,江干区政府、市城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交警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随着丁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住人口的逐渐增多,区域内“人、车、路”等交通要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丁桥区域小区建成时间早、规划建筑密度高、停车位配比低等历史原因,造成丁兰东单元区域部分小区停车位存在较大缺口,客观上造成了区域停车难问题。2019年4月22日,我委在前期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又再次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共同研究。会议认为缓解区域停车难问题需属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多措并举、对症施策,强化区域动静态交通综合管理。

一、关于在各小区周边非主干道上实施晚间错时停车的建议

市公安交警部门高度重视丁兰区域的交通问题,于2018年4月成立了区域交通治理工作专班,全面治理丁兰区域道路秩序。通过阶段整治,丁兰区域车辆违停、电动自行车骑车带人、货运车辆闯禁等违法现象明显减少,交通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根据全省城市交通治堵五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交警部门按照“退路还库、逐步清退、干道不设”的原则,不断优化路内泊位设置,最大限度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经专题会议研究,丁兰东单元缓解停车难应以区域内部挖潜、完善公共出行、加强序化管理为主要抓手,设置夜间时段性路内车位仅作为补充手段。路内泊位设置应按照一事一议原则进行充分论证,由江干区停车办会同属地街道对区域市政道路情况进行进一步排摸分析,提出部分道路试点设置车位的实施和管理方案,并由公安交警及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完善后实施。路内时段性车位设置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停车位设置不影响市政道路的车辆通行;公共停车位资源实行政府定价有偿使用;停车位为公共属性不得私自占用;属地街道社区与职能部门共同监管;停车位按先行试点,逐步推进的要求设置,并确保总量控制;车位设置需合法合规程序到位,务必确保静态交通设置不影响动态交通的大前提。

二、关于加强周边停车场(库)规划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针对主城区的停车难,我市坚持政府主导牵头推进,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充分挖掘绿地、公园、操场等地下空间增建公共停车场,通过新增公共停车场来弥补老小区周边停车泊位的不足。经了解,丁桥东单元东南区块已基本无可建空间,仅存的后珠村10%留用地项目也已完成规划条件申领和方案设计,即将开工建设,我们已请属地政府主动联络建设主体,积极鼓励项目能增配一定的公共停车泊位,同时我们也将根据公共停车场建设相关政策给予专项补助和服务指导。区域内的丁兰实验学校为现状正常教学的学校,操场地下建设公共停车库需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安排和校园改造计划来同步推进,同时还需充分考虑改造期间学生正常户外活动空间的落实。经了解,教育部门近期尚没有相关改造计划和安排。目前,丁兰区域内正在建设有丁桥东单元R22-03地块中学项目(约170个公共泊位)、丁桥中央水景公园(约900个公共泊位)等公共停车场项目,对丁桥东单元中西部区域具有一定的服务作用。另外,地铁3号线笕丁路站、丁桥站也正在建设,轨道交通和公共停车场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丁桥东单元的公共交通出行,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

三、关于扶持小区停车场扩改建的建议

在挖掘外部公共资源设置停车泊位的同时,我们认为小区应进一步提高内部现有闲置停车位的利用,并挖掘整合小区空间资源设置停车位来缓解居民停车难。根据《杭州市机动车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政府令273号)明确“在有条件的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可按管理规约的规定,在符合规划、消防安全、绿化等方面规定的前提下统筹利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其他场地设置停车泊位。”目前,江干区政府也正在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在综合治理的同时挖掘拓展小区内部空间增加停车泊位。丁兰街道已与丁兰广场、大唐苑、丁桥家苑等具有停车挖掘潜力的单位和小区进行了对接,拟通过对地块内部交通组织的单循环优化,拓展一定的道路空间增设车位,此项工作已在个别小区取得试点成功,后续也将在深入研究后逐步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规划、交警、城管等部门加强对丁兰东单元区域停车问题的研究,加大对区域公共停车场(库)的建设力度;配合属地政府积极挖潜现有学校操场、公园绿地、小区用地等资源来加建停车泊位;鼓励企事业单位增设公共停车泊位;强化现有车位充分利用和共享,努力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来增加区域停车位供应,弥补停车泊位供应不足的问题,着力缓解区域停车难。

感谢您对杭州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委办公室  陈安东、方丽君

联系电话:87020171      传真:87066617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9年5月10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厅,江干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应雪林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