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20/2019-23979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9-01-10
发布单位: 市规划局(市测绘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对市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西61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9-01-10 18:05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类    别:B公开

复函编号:杭规议〔2018〕49号

签 发 人:张勤

对市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西61号建议的答复


吴德兴代表:

  您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西61号“关于加强杭州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面的建议”由我局主办。感谢您对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我局对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既有相关规划情况

  在都市区层面,2010年编制的《杭州都市经济圈轨道快线规划研究》提出在杭州都市区范围内形成“一心八射”的网络基本形态。《浙江省铁路网规划(2011-2030年)》中将杭州都市区范围内的8条城际轨道线纳入其中。2014年12月,《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杭州都市区的杭海、杭临、杭富、杭绍4条城际轨道线路纳入了近期建设规划中,总里程132.2公里。同年,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四大都市区规划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杭州市联合周边县市编制了《杭州都市区规划纲要》,该纲要是杭州都市区发展的总体纲领性文件。在综合交通方面,《纲要》提出要构筑高效率、低能耗、多层次、一体化的杭州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萧山国际机场引入杭黄、杭绍台、沪乍杭铁路,打造空铁联运复合型枢纽,不断提升杭州国际空港综合服务功能,借力上海航空枢纽以及上海、宁波港,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通过高铁客专、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区域交通设施完善,加强与上海的同城化联系,实现省域1小时交通圈,实现都市区各县域“高铁+城际”全覆盖,实现都市区内节点县市1小时交通圈。通过都市区快轨、市郊铁路的建设,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1小时通勤圈。

  在杭州市区层面,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和市区面积不断拓展,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不断演进。2005年版轨道线网规划明确了“以换乘枢纽为中心,以交通走廊为主体,以城市发展方向为视野”的枢纽放射状轨道网络,确定了杭州轨道交通网络总体框架。2011年版轨道线网规划中对线网层次体系进行分级,构筑了与城市中心体系相适应、与土地利用相协调轨道交通网络,对轨道层次结构进一步优化。2016年,市政府批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网由10条线组成,总规模423.5公里。

  为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加快形成亚太地区重要门户枢纽,适应亚运会举办等需要,按照《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总体要求,我市于2018年初完成了杭州市综合交通规划修订等工作。在轨道交通方面,结合火车西站选址、机场扩容对轨道线网规划进行了局部调整,重点增加了机场轨道快线,并对远期线网进行了更为前瞻性的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网络的时效性。根据规划,近期规划形成1-10号城市轨道线和1条轨道快线,总长度约492公里,同时规划形成4条都市区城际轨道,即杭富线、杭临线、杭绍线和杭海线,总长度约126公里。远期线网规模控制在800至1000公里,其中远期线网中增加的轨道交通快线包括北环快线和南环快线等多条线路。远期线网中实施中心城区普通线路加密,增加11、12、13、14号线和亚运村加密线等线路规划。

  二、答复意见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展大都市轨道交通体系研究,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中期评估,加快富阳区与主城区交通一体化步伐等建议对构筑大湾区经济圈,加快都市区发展,完善轨道交通体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关于高起点构建杭州大都市圈和大湾区经济圈轨道交通体系。

  正如您所言,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大都市最便捷、最复杂的公共交通系统,如何更好地发挥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从大湾区、大都市区等视角来谋划轨道交通的发展,应该尽早开展相关规划研究。我市已经启动杭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浙江省城际轨道杭州市线网规划工作。其中,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安排了综合交通专题研究,并将同步开展我市综合交通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4月14日,我局还举办了总规编制系列论坛——综合交通专场,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部门、单位和市民代表共同探讨我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这些重大规划编制将为杭州大都市区和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关于对“十三五”规划和实施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中期评估。

  适时评估既有线网实施效果对于推动轨道交通科学规划、科学建设,助推杭州在高起点上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轨道的评估工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既有规划轨道网络的评估,主要从轨道网络与城市定位的符合性、与城市用地布局的适应性、与综合交通体系的匹配性等方面开展评估工作,一般在轨道线网规划前均开展这类评估工作。结合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工作,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从多视角、多维度对既有轨道交通线网开展评估工作,为轨道线网优化提供依据。另一类是建设规划阶段的实施评估,一般在建设规划工作中对上一轮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做评估,主要从工程规模、工程实施进度、资本金投入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目前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评估工作正在开展,已经形成初步报告。

  3、关于加快实现富阳区与主城区交通一体化步伐,加快拥江发展战略实施。

  富阳作为杭州承东接西的重要节点,承接主城区辐射,带动西部三县市发展的重要功能,加快实现富阳区与主城区交通一体化是发展所趋。目前,富阳、桐庐、建德、淳安方向主要通过高速公路和320国道实现快速联系。连接西部区、县(市)的杭黄高铁正在全面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可通车运营。届时,西部区、县(市)之间和杭州主城之间的交通联系将更加快捷、高效。随着铁路杭州西站枢纽、杭临绩等项目的实施,为杭黄铁路开通城际列车创造了条件,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通城际列车,为出行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

  目前,杭州中环已经启动前期,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正在快速推进建设,建成后将直接形成余杭区、萧山区的高速通道,进而辐射杭州都市区;彩虹快速路西延工程正在与杭富城际铁路同步建设,杭富沿江公路将进一步归并道口提速提质,富阳东望路延伸至科海路正在积极推进衔接,有望实现富阳与西湖区和滨江区轨道、快速路和城市路网的无缝对接;G235富阳灵桥至渔山段(春永线)正在以高标准建设,将实现与萧山区国道干线路网和时代大道无缝对接。十三五期间,富阳区将重点打造三大客运综合枢纽,已经在建的富阳站综合枢纽(依托杭黄高铁富阳站和客运南站)、即将建设的汽车北站枢纽(依托杭富城际铁路高桥站)、规划建设的富阳西站综合枢纽(依托规划建设的杭义温高铁),通过将该三大客运综合枢纽打造和高铁、高速、快速综合交通路网的建设,加强与西南部区县市的交通联系,提升辐射能级,力争成为辐射杭州西南部的交通枢纽中心。

  我市正在开展的浙江省城际轨道杭州市线网规划中,将对您提出的以富阳为支点向西部县市(桐庐)延伸交通网络的建议作进一步研究,从整个杭州都市区范围内进行统筹考虑,研究富阳至桐庐、建德、淳安城际铁路的可能性,同时做好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网络的融合工作,并指导沿线有关部门做好轨道交通廊道、车场规划用地控制。

  4、关于研究杭州大都市格局下组团内的轻型轨道交通方式

  多层次、多制式轨道已成为当前轨道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正如您的建议所言,地铁重点解决主要客流走廊内的中长距离出行需求,对于副城及组团内部可适当考虑发展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承担区内公交骨干的作用。2016年,我市委托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即铁二院)开展了杭州市采用跨座式单轨的适用性和相关规划研究。针对跨座式单轨特点,我市会同中铁二院梳理出3条可以考虑采用跨座式单轨的线路,分别为之江~三墩线路、轨道交通13号线(瓜沥线)和钱江世纪城~大江东线路。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推进,后续重点轨道规划建设区域将从中心走向城市外围地区,从大客流干线轨道建设走向中、低运量轨道线建设,相对低成本、中运量的包括跨座式单轨在内的新型轨道交通制式将成为一种选择。在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中,也将充分注重多层次轨道交通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城市中运量轨道系统,形成“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多层次轨道系统,适时可在外围大江东、萧山南部等地区开展中运量轨道交通试点工作。具体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将结合城市轨道线网规划的修编和第四期建设规划的编制综合研究。

  最后,再次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杭州城市规划工作。

2018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