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20/2019-2398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9-01-10
发布单位: 市规划局(市测绘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对市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下15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9-01-10 18:23      来源: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浏览次数:

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类    别:B公开

复函编号:杭规议〔2018〕64号

签 发 人:张勤

对市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下15号建议的答复



王天才等代表:

  你们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提高规划建设标准,加强建设资金监管的建议》收悉,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我局会同市纪委(监察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城中村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增进市民群众获得感,而安置房建设是保障群众生活品质的关键工作之一。我局支持你们提出的应高标准建设安置房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议,也一直在规划层面做好引导。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战略部署,我市正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城中村改造工作是挖潜城市发展新空间的“主平台”,是推进城市“双修”的“主战场”,是建设新农村的“主抓手”,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主载体”,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增进市民福祉的有效手段。要通过城中村改造,在“后峰会、前亚运”的新时期、新机遇下,改出杭州国际名城的新面貌,改出新农村建设的新天地、改出城市居民的新生活。

  (一)规划层面已开展工作

  1、编制“一区一规划”和“一村一方案”。我局会同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下沙、滨江、风景名胜区各区政府(管委会),于2017年编制了各区“一区一规划”,从区的宏观层面统筹优化城中村改造用地,指导改造工作推进。我局还会同各区政府(管委会)按照五年行动计划,组织编制了南山、双峰、黄泥岭三个景中村和东岳村、拱宸、计家、康桥、联庄、浦联等村的“一村一方案”,具体提出各村面貌改善、环境整治等要求。

  上述城中村改造系列规划的编制以提升人民获得感为圆心,重点落实了“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的“三公”空间用地,加强城中村与产业用地、地铁站点的衔接,织补城市功能的同时为城市注入新活力。根据规划,共可落实教育、农贸市场、医疗卫生、养老、文化体育、市政、交通、绿地等用地3153万平方米,占拆除重建用地的47%;全市共可增加约464公顷的公园和15.32公顷的广场,其中5000方以上公园的覆盖率将由现状的54%提高至62%,极大地推动了“五百米见园”要求的落实;挖潜、盘活了大量城市存量用地,规划可盘活主城区存量土地约6700公顷,约占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22%;妥善安排了安置房和留用地项目。规划实施后,将极大改善我市城市面貌、提升城市服务能级。

  2、指导监督各区加快城中村改造规划实施。为指导各区加快“一区一规划”实施,明确工作目标和内容,我局一是根据“一区一规划”梳理建立了“安置房及‘三公’项目库”,指导各区政府优先实施库内项目;二是会同市城改办向各区政府印发了“城中村改造一区一规划实施意见的函”,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安置房及‘三公’项目库”实施,并要求加强历史遗存保护和城市设计。

  3、加速项目审批。加快安置房及“三公”项目一书两证审批,尤其是在江干、拱墅、下城等区实践“模拟审批”,加快项目实施,以江干区为例,近一年服务安置房项目开工24万立方,竣工73万立方,核发23个地块涉及100万立方用地的安置房项目的选址意见书。

  (二)纪检监察监管方面工作

  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涉及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改造体量大、资金投入多,廉政风险也较高。为此,市纪委在去年专门就“如何为打赢城中村改造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这一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强城中村改造监督检查的相关对策建议,并将城中村改造的监管工作列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的重点,强化工作指导。相关区(县、市)纪检监察组织结合实际积极履职,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为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1、压实责任。按照“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城中村改造项目资金的责任主体,确保对改造资金从融资到管理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明确建设单位作为征迁建设项目法人的监管责任,要求其主动强化资金使用过程管理和留痕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到工作有痕、倒查有据。同时,推动财政、审计、发改、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等城中村改造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结合实际加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征迁、建设、安置等环节科学规范有效。

  2、抓好预防。通过签订承诺书、进行廉政风险大排查、发放《征地拆迁领域腐败案例剖析》等形式,进一步明确参与城中村改造公职人员的纪律要求。对与资金管理使用密切的岗位人员,列入风险点和防范措施清单,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醒谈话,通过抓早抓小、挺纪在前,最大限度降低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3、精准监督。把对城中村改造监督检查聚焦到重点对象、重点环节上,突出对镇(街)、村(社)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建设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督,严格限制其自由裁量权;抓好对征迁评估签约补偿环节、项目建设招投标环节、安置房管理等环节的监督。同时,切实做好前期项目审核、对外融资等方面的监督。

  4、严肃问责。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谈话函询、批评教育、责任检查、通报、诫勉等方式进行纠正,对以权谋私、为自己或他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的,一查到底,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二、下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完善、优化城中村规划体系。一是开展“规划回头看”,调研评估已批“一区一规划”、“一村一方案”实施效果,若部分项目确有实际困难实施滞后的,我局将积极开展规划动态维护,解决实施困难。二是按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2018年计划编制“一村一方案”的审批。三是加快“一区一规划”涉及的控规调整项目审批。

  2、加快规划实施,做好规划统筹引领。我局将持续做好全市城中村改造统筹工作,一是主动服务,进一步加强与区政府、各部门对接,切实解决问题;二是加强指导,指导各区推进规划实施,做好技术支撑;三是强化监督,会同市城改办,对城中村改造三公配套设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

  3、深入研究,提高安置房项目品质。我局已委托市规划院开展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城市设计暨规划研究,基于石塘村、九莲庄等安置房项目的城市设计实践,围绕规划建设“舒适、便捷、美观、绿色、智慧”安置房的总体目标,提出可推广复制的规划策略。目前,城市设计已基本完成,并已总结经验形成初步研究成果《新时代杭州新型社区构建策略》。下一步,我局将加紧深化完善研究成果,并印发各实施主体作为指导。

  4、完善监督机制、整合监督力量、发挥监督长效。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将持续加强城中村改造监察工作。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全流程、全公开、全留痕”的阳光公开机制、专项巡视巡察机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把监督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和司法、财政、审计等单位的联动监督,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及时研判各类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同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引入第三方监督,以全方位的监督助力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特此反馈。


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201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