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20/2019-2398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9-01-10
发布单位: 市规划局(市测绘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对市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西6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9-01-10 18:26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顾佳丽等代表:

  你们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增加城中村停车位及公厕统一规划的建议》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战略部署,我市正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城中村改造工作是挖潜城市发展新空间的“主平台”,是推进城市“双修”的“主战场”,是建设新农村的“主抓手”,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主载体”,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增进市民福祉的有效手段。

  我局支持你们在建议中提出的,应提高城中村停车设施配置标准、规划适当公共停车位、完善公厕等设施等建议。城中村改造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要重点补齐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短板。我局高度重视城中村改造工作,并已在规划层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1、编制“一区一规划”和“一村一方案”。我局会同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下沙、滨江、风景名胜区各区政府(管委会),于2017年编制了各区“一区一规划”,以及南山、双峰、黄泥、东岳、拱宸、计家、康桥、联庄、浦联等村的“一村一方案”,通过系列规划统筹优化城中村改造用地,提出城中村面貌改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等要求,指导改造工作推进。

  上述城中村改造系列规划的编制以提升人民获得感为圆心,重点落实了“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的“三公”空间用地,加强城中村与产业用地、地铁站点的衔接,织补城市功能的同时为城市注入新活力。根据规划,共可落实包括公共停车库在内的市政交通、包括公厕在内的社区配套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绿地广场等用地三千多万平方米,占拆除重建用地的47%;全市共可增加约464公顷的公园和15.32公顷的广场,其中5000方以上公园的覆盖率将由现状的54%提高至62%,极大地推动了“五百米见园”要求的落实;挖潜、盘活了大量城市存量用地,规划可盘活主城区存量土地约6700公顷,约占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22%;妥善安排了安置房和留用地项目。规划实施后,将极大改善我市城市面貌、提升城市服务能级。

  2、指导监督各区加快城中村改造规划实施。为指导各区加快“一区一规划”实施,明确工作目标和内容,我局一是根据“一区一规划”梳理建立了包括停车设施在内的“安置房及‘三公’项目库”,指导各区政府优先实施库内项目;二是会同市城改办向各区政府印发了“城中村改造一区一规划实施意见的函”,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安置房及‘三公’项目库”实施,并要求加强历史遗存保护和城市设计。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不遗余力、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加强城中村改造系列规划的实施,确保包括公共停车设施、公厕在内的“三公”项目加快落地。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1、进一步完善、优化城中村规划体系。一是开展“规划回头看”,调研评估已批“一区一规划”、“一村一方案”实施效果,若部分项目确有实际困难实施滞后的,我局将积极开展规划动态维护,解决实施困难。二是按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2018年计划编制“一村一方案”的审批。三是加快“一区一规划”涉及的控规调整项目审批。

  2、加快规划实施,做好规划统筹引领。我局将持续做好全市城中村改造统筹工作,一是主动服务,进一步加强与区政府、各部门对接,切实解决问题;二是加强指导,指导各区推进规划实施,做好技术支撑;三是强化监督,会同市城改办,对城中村改造三公配套设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

  3、深入研究,提高安置房项目品质。我局已委托市规划院开展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城市设计暨规划研究,基于石塘村、九莲庄等安置房项目的城市设计实践,围绕规划建设“舒适、便捷、美观、绿色、智慧”安置房的总体目标,提出可推广复制的规划策略。目前,城市设计已基本完成,并已总结经验形成初步研究成果《新时代杭州新型社区构建策略》。下一步,我局将加紧深化完善研究成果,并印发各实施主体作为指导。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特此反馈。

201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