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79/2018-2396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8-08-20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8-08-20 16:47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俞芳红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着力打造杭州特色古镇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委会同市发改委、市园文局、市规划局、市农办、市旅委对该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高起点规划,明确目标

在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等规划、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均有提出对特色古镇、 历史街区、老街的保护,如市旅委在《杭州市旅游休闲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对历史文化古镇(村)、特色街区、历史建筑(乡土建筑)及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打造历史文化深度体验区;市规划局正在开展的《杭州市历史文化名称保护专项规划》中,提出要全域保护、城乡统筹,构建大杭州市域遗产保护体系,强化各分区(县)的保护研究,整体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体系,保护古镇及古建筑群;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提出整治规划以乡镇总体规划为依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规划相衔接,统筹“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专项行动。

二、专项资金,重点扶持

市级各部门很重视古镇的开发、保护和建设,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如市旅委在2011年——2014年间,通过旅游西进专项资金对龙门古镇、塘栖古镇、河桥古镇、严州古城、江南古村落、芹川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17个项目,累计下拨扶持资金1030余万元;市园文局自2009年启动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达9.9亿元,其中市级专项补助资金3.3亿元,富阳、桐庐、建德、淳等15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建德新叶村更是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古村落保护利用示范点,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服务指导,突出特色

市小城镇整治办提出整治工作要立足乡镇自然禀赋和历史人文特色,彰显独特的山水格局、布局形态、街巷空间、建筑风貌,要做到“三有两结合”,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对乡镇的历史、文化,具体的街区、建筑及构件,做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要有文化、有保护、有传承,与当地自然环境和风貌相结合,与当地主要产业相结合,做到产城融合、文化提升、特色彰显。如桐庐县富春江镇在窄溪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过程中通过查阅档案文献、走访群众、征集老照片、公告方案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和大众建议,深入挖掘特色渔文化的历史价值,在保护中改造提升窄溪历史街区形象;建德市寿昌镇在推进“千年古镇”建设中,提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的同时,着力重现历史风貌和彰显地域特色文化,重现西湖神韵,传承、演绎寿昌历史文化精髓。余杭区规划局在《余杭区分区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塑造以塘栖古镇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区域,突出“水乡古镇,细腻精致”的主体,挖掘老镇记忆节点,以塘栖融汇运河、古镇、梅花等要素,结合生态环境,形成低于文化标志空间,突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杭州古镇特性化特色。

四、宣传推广,推展市场

市旅委根据古镇古村落的开发进度,结合杭州旅游宣传主题有重点的开展旅游宣传影像,积极打造杭州全域旅游的新热点。市小城镇办在小城镇整治过程中,通过各大媒体及微信等新媒体对小城镇整治及古镇古村落进行宣传推广,并编制小城镇整治系列丛书《小城故事》,其中包含小城镇整治过程中的古镇古村落的整治成果。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各部门古镇保护方面相关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注重古镇历史文化底蕴、估计文物的挖掘,坚持保护第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感知度和认同感。

市农办将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古屋、古巷、古道、古桥、古亭等古迹遗存保护与修缮力度,让农村传统文化得到深入挖掘,民间文艺、手工技艺、乡土民俗得到传承发展,历史文化村落得到保护利用,呈现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也为打造特色古镇增添乡村元素。

市园文局计划安排专项资金,逐年实施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今年拟安排2000万元对60余个项目进行补助。通过逐年安排专项经费,对全市农村历史建筑进行抢救性保护;

打造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升级版”,举办全市农村历史建筑九年成果展系列活动、全市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成果展、出版成果图录,全面展示我市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打造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升级版”。

市旅委将编制各类旅游宣传手册,赴各主要旅游客源市场组织多场旅游推荐会推广杭州的古镇古村落。

市小城镇整治办近期将下发《关于加强村镇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的指导意见》,对全市列入整治行动的149个小城镇进行全面普查,科学分等定级,建档立制,实现村镇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范围全覆盖;科学合理利用村镇历史文化遗存资源,有效改善村镇历史文化遗存承载环境,进一步彰显村镇历史文化特色,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得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和镇村发展共同提升。

再次感谢您一如既往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的工作。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