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01/2018-23943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政办提〔2018〕17号 公开日期: 2018-07-04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 主题分类: 其他
关于省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杭110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8-07-04 15:11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杭政办提〔2018〕17号


钟晓晓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杭110号建议《关于进一步做好并加快之江区域道路优化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区域现状情况

杭州现在处于“后峰会、前亚运”的契机,我市在之江地区的各类大型基建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尤其是地铁6号线、杭富城际线的实施更是为之江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为之江地区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美丽西湖行动”的持续推进,之江地区的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基础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二、相关工作措施

2018年,我市将进一步优化《之江新城概念规划》,加快推进之江新城建设,完善之江地区的交通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道路建设与更新为抓手,加快轨道交通、快速路网和主干道路建设,进一步提升之江地区对外交通的出行能力,同时完善区域内部的交通路网,打通断头路,加密支小路的配建,确保之江地区内部道路“通畅、便捷”。

(一)早谋划。今年之江地区已初步排定续建彩虹快速路西延、铜鉴湖大道等15条道路,开工建设留泗路提升改造、江涵路跨线桥等22条新建道路,做好枫桦西路、双浦沿江大道等39条道路的技术前期和农转用报批等工作。

一是结合杭州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提出改造绕城高速通道的初步方案,积极争取远期规划实施绕城高速西线(杭长高速-杭新景段)抬升,形成双层高架道路,作为南北联系的交通主动脉,打通沿线两侧城市道路;同时在留泗路提升改造过程中,开展龙坞入城口功能完善的方案研究,初步方案在现有收费站的南侧各新增上、下高速的定向匝道。由于涉及绕城高速,匝道工程的前期报批和建设流程需按公路模式,下一步,我市相关部门将积极对接,尽快明确实施方案,力争与留泗路拓宽工程同步建成通车。

二是做好重点道路工程的建设。我市要求西湖区政府配合市级部门加快彩虹快速路西延建设;继建铜鉴湖大道、之浦路三期提升改造工程和枫桦东路三期,确保年底前建成通车;开工建设留泗路提升改造工程、江涵路跨线桥、军师路、小江路和四号浦路等城市主干路网。

三是打通珊瑚沙路、东环路、龙心路、镇南路二期、碧波路等断头路;开工建设斗门路至长埭路连接线工程、蚂蝗山路、青山路、云江路、狮枫路和周一路等10条支小路,同步实施江涵路、枫桦路、之江路、碧波路、科海路、灵富路等道路的路面、污水管网修复和智能交通改造工程,以及道路沿线绿化的提升工作,全面提升核心区块的配套和景观品质。

(二)重质量。工程质量,百年大计。一是从项目源头开始把控,注重设计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切实考虑实际使用中道路超载等工况的发生,充分研究之江地区地质情况,选用适宜的市政配套管材(排水管材原则上均采用钢筋混凝土Ⅲ级管)和合理的路基处理方案,确保道路的设计质量;二是加强质量监督,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原则,把施工前预控、施工中检查和竣工验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质量监督。全力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工程五方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切实把道路工程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三是实行“统一领导、分部管理”的原则,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进场材料及各项施工工艺的质量,比如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路基材料的选择、回填厚度(塘渣原则上要求在80CM以上)及压实度,每层回填的厚度及压实度必须严格按规范实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三)强管理。本着道路建成一条移交一条的原则,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间将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建管无缝衔接。并同时加强道路日常管理和养护,建立健全道路巡查机制,对及时发现路面破损、市政设施损坏等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道路交付使用后,将进一步完善道路的标识标线和交通信号灯设置,同时加强主要道路交叉口的车辆疏导和交通违法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超高、超限、超速车辆,确保之江地区道路交通安全。

感谢您对杭州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