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84X/2018-23954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卫议〔2018〕18号 | 公开日期: | 2018-07-24 |
发布单位: |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题分类: | 卫生、体育 |
柴军红代表:
您在市人大第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关爱及预防的建议》(余7号)收悉。我委对您的建议十分重视,立即落实职能处室办理,并专门征求了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等会办单位的意见,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力宣传从预防做起的建议
我委、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对此都非常赞同,并已经开展了相关行动。在全市卫计系统,着重加强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一是依托杭州市老年心理康复中心、杭州市健康金牌讲师团等专业力量,已进社区举办心理科普讲座53场,到场听众5000人次,2018年仅市级层面的宣讲活动已安排38场。二是提升社区服务力量,加强对社区精防医师、社区社工、志愿者关于早期识别老年期心理障碍的培训,已累计举办50场,培训人员1900余人次。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长期以来将特殊重大疾病群体作为卫生健康类报道关注的重点。集团所属各媒体一直坚持多渠道、多平台宣传阿兹海默症的预防、治疗方案,推出了大容量报道,引导全社会关心帮助相关中老年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目前已设有9档健康类栏目,其中对阿兹海默症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2017年,综合频道《健康朋友圈》栏目播出了专题节目《关注阿兹海默症——请记得我爱你》。西湖明珠频道《健康汇》栏目连续制作了关于“精神疾病”的系列节目,其中就有专门关注阿兹海默症的话题。生活频道《相约健康》栏目在2017年播出了《关爱老人 关注老年痴呆》专题节目。此外,影视频道《健康起义》栏目也制作播出了《老年痴呆患者的行为异常》、《老年精神卫生:老年痴呆》、《老年痴呆:逐渐被清空的大脑》等与阿兹海默症相关的节目。
您提出的建议为今后做好阿兹海默症宣传打开了新思路,我们将继续会同相关媒体,拟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共同推进预防阿兹海默症宣传:
一是加强全媒体报道。充分运用杭州日报“城市新闻(健康)”版、都市快报“大家健康”版、杭州网“健康”频道以及“养生道”“浙医在线”等微信公众号,开展阿兹海默症预防举措的宣传报道,提升传播效果。二是加强专题节目制作。我们将会同我市主流媒体继续关注阿兹海默症这一话题以及老年群体,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做客节目,就阿兹海默症的早发现早预防、如何自测等进行预防知识普及,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相关内容的推送。
二、关于关爱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建议
在规划上,我委已积极配合市发改委编制《杭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对我市老年健康服务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发展路径、组织实施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加快发展与社区养老相配套的心理健康管理服务提出了要求。在专科设置上,精神疾病专科医院都建立了老年精神科,并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开设相关科室。在媒体宣传方面,我委和生活频道《相约健康》栏目长期合作,计划在今年制作播出《如何远离老年痴呆》和《治疗老年痴呆新方法 记忆真的能唤醒吗》两期关注阿兹海默症的节目。市七医院长期和《健康起义》等栏目合作。杭报集团在组织公益宣传开展了大量实践,其所属媒体已经建立起包括“快公益”在内的品牌公益活动矩阵和宣传报道团队,前期已连续三年组织参与针对阿兹海默症患者发放定位器的公益活动。杭报集团将持续鼓励各媒体联合省内公益组织,开展针对阿兹海默症的相关公益活动,并开展针对“黄手环”等专业公益组织的报道,更好地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阿兹海默症患者的舆论氛围。
三、关于成立专门的医疗护理机构照顾失能老人的建议
我市已将此纳入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范围。近年来,我委围绕市委、市政府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建设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为抓手,大力推动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深度结合,积极探索以“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养医签约、养医协同、居家巡诊、远程诊疗”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在完善政策方面,我委联合民政、人力社保、财政、物价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杭州市医养结合及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国内率先创新护理型养老机构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允许各地采取灵活方式推进医养结合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深度融合,从而破解失能老人的康复问题。在推进社区居家健康养老方面,我市于2014年起开展了“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促进了老年人通过签约享受家门口全科医生提供的优先就诊、双向转诊、健康管理、上门巡诊、家庭病床、远程会诊、视频协同等服务。2017年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达76万,提供家庭病床服务2298人次。在促进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方面,目前杭州市有14家康复医院、12家护理院、19家中医类医院设有老年科、康复科,43家非中医类医院、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开设康复科,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共27家医疗机构设置了养老机构。在支持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方面,目前我市共有41家养老机构设置了医疗机构。创新1+1+X医养结合机制,即1家公立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家辖区内养老机构组成医养结合联合体,对于无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与就近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服务,建立医院、养老机构、康复护理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转诊机制,协同做好老年人医疗服务。2017年,全市245家养老机构有50家养老机构与126家医疗机构进行了签约, 88.98%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193家基层医疗机构与2059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占运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73.06%。
我市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推进医养结合,全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不断增进老年人群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计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5月31日
(联系人:倪睿、徐鸥;联系电话:8512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