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18-23949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卫提〔2018〕35号 | 公开日期: | 2018-07-18 |
发布单位: |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题分类: | 卫生、体育 |
章勤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加快健康杭州建设》(191号)收悉。我委对您的提案十分重视,立即落实职能处室办理,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杭州市秉持“医学有局限勇于攀登,服务无止境追求”理念,将智慧医疗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抓手,以破解“看病难,看病繁和看病贵”等突出问题为关键目标,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和上下联动,推行了一系列基于信息化的改革创新举措,在公立医院改革、优质资源共享、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优化诊疗流程和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我市的智慧医疗服务实现了“全院通”结算、“全自助”服务、“全人群”覆盖、“全城通”应用,已让6650万以上患者享受到在院内节约2小时以上的便利。2015年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唯一的示范样例印发国内80个试点城市学习借鉴。2016年经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定,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将杭州借助信息化改善医疗服务作为医改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学习。2017年12月,被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等评为“2017民生示范工程”,得到了时任副总理刘延东和时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等领导的多次肯定。
正如您建议的,健康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面,在目前医疗资源不足而群众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只有积极推广、推进智慧医疗,才能较快较好缓解供需矛盾,加速推进健康杭州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方案》,结合您提出的七个方面建议,我委制定了《杭州市建设“智慧健康”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整合共享和智能应用,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探索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使健康服务朝着更人性的服务关怀、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信息感知、更深入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一、在流程优化上更进一步。继续推进新技术在服务流程优化中的创新应用,实施刷卡报到或智能报到,候诊智能提醒,推行住院电子票据,引进芝麻信用丰富“医信付”内涵,全面推行就诊实名制,推动电子社保卡在区级医院和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推广应用,落实好杭州市作为国家和浙江省电子健康卡试点城市的任务,全面打造移动之城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二、在“互联网+”上更先一步。加快发展互联网医院,市县两级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健康咨询、康复指导、用药咨询等服务,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开具电子处方,由药师在线审核处方并提供药品配送服务,严禁在互联网上初诊。探索基层医疗主动服务与居民健康管理新模式。通过医疗、医保共同推进互联网+,在杭州市健康服务门户上构建电子健康卡申领、家医签约、健康档案开放、网上续方、家床申请、居家健康监护等以家庭医生为纽带的签约履约服务新模式,采用电子健康卡进行电子健康档案调阅的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推动安全有序向居民个人逐步开放电子健康档案。
三、医疗资源共享上更有效度。实施“三深化两加强”,推进建用并举,助力高水平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深化县域转诊平台的应用,把门诊预约转诊、检查预约转检、住院预约转院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内涵。深化县域共享中心的应用,把临床检验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程度作为县域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深化市域会诊(诊断)中心的应用,把远程教育、远程会诊、影像会诊、心电会诊、病理会诊、危重孕产妇抢救远程会诊、产前筛查诊断中心作为市级医联体医院的重要考核指标。加强基于信息平台的区域药事服务中心、大型设备区域服务预约中心等资源共享共用建设。加强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培训引导,推动二级以上医院用足用好超声、放射影像、电子健康档案等调阅共享系统和重复检查提醒功能,发挥院际资源共享在辅助诊断、提高诊疗效率、减少重复检查上的作用。
四、人工智能应用上更多突破。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导医、电子病历、辅助诊断、医疗影像识别、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一是探索智能语音技术在电子病历中的应用,发挥感知智能医疗的作用。如门诊电子病历、超声报告中启用语音录入模板,让电子病历“会听”,把医生从繁重的电子病历书写中解放出来。二是探索应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导诊。利用导医机器人,实现智能导医导诊。三是探索人工智能用于医疗影像识别。如通过机器自动学习PACS系统中海量的医学影像数据,用人工智能技术推断,应用于微小肺部结节的筛查检测等,并标记疑似肺部结节位置显示到放射科报告工作站。四是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用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分诊系统。通过大量的医书、医学案例等建立动态更新的知识体系,在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中应用,并与基层卫生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智能识别主诉和病史等病历内容,推荐疑似诊断和优化疑似诊断排序,给予全面处置建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对于杭州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必将非常广泛。
五、健康管理服务上更多创新。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探索互联网医养融合服务模式。试点推广智慧云药房服务,为签约的慢性病患者提供慢性病长处方和药品配送到家服务。试点推进压疮护理、肌肉注射、换导尿管、PICC置管等护理服务互联网申请和上门照护服务,探索云上护理。以可穿戴式设备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创新智能慢病管理服务体验。建立居家健康管理中心,采用随身可穿戴式设备、远程居家监护设备等构筑延伸到家庭和个人的全时信息服务网络,对慢病管理和妇幼保健服务需求自动进行分级分类处理,自动生成个性化评估报告、个体化指标控制目标,及时通知签约医生采取干预措施。智能慢病管理系统根据更新的监测数据,下次随访安排等。使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改革永远在路上,智慧医疗要走的路还很长,杭州市全体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改革的主力军,也是智慧医疗的主力军,我们要抢抓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机遇,通过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率先发展杭州模式的智慧医疗服务,千方百计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杭州更优质、安全、便捷、舒适的医疗卫生服务!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计生事业的支持!
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6月7日
(联系人:何炜;联系电话:1385813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