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1026149/2018-23935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8-05-24 | |
发布单位: |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类 别:A公开
复函编号:杭西管提[2018]004号
签 发 人:翁文杰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40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汪亚明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西湖等景区加大公交投放度及部分道路限制车辆入内的建议》收悉。名胜区高度重视,按照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分办,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交警局和市城投集团等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通过微信等方式向您征求意见。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G20杭州峰会成功召开后,杭州市的国际知名度迅速提升,“后峰会”带来的旅游效应明显。为确保西湖景区交通畅通有序,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名胜区与交通、交警、城投等部门沟通协调,多措并举改善交通状况。
一、进一步加大公共交通的投放力度
1、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游客在景区的出行需求,每逢春、秋两个旅游旺季及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重大节假日,市公交集团采取举措有:(1)设立“一中心两分控”公交运营安全指挥体系,全面负责西湖景区在旅游旺季及重大节假日的运营管控;(2)重点在动物园、苏堤、净寺、灵隐、岳庙、钱塘门外等站点安排现场管理人员,在南山路(汪庄幼儿园至苏堤)设置了公交专用道,确保公交车运营速度;(3)开通龙翔桥至动物园、龙翔桥至宋城、浙江博物馆(孤山)至六和塔等定制公交专线;(4)在黄龙旅游集散中心、万松岭停车场、施家山、虎玉路、六和塔等换乘接驳点开辟景区接驳专线,落实旅游团队游客接驳任务;(5)调整班次及站点设置,通过调整102路停靠站点、延伸游10线,加强西湖南、北线与地铁站的联系;同时重点加强4、7、31、51、52、194、315路等线路的运力,确保高峰时段密集发车;(6)优化线路走向,将凤起路站作为地铁与景区接驳的重要站点,做好龙翔桥站的分流工作,调整103路至六公园北站(嘉里中心,凤起路站边)始发,解决地铁与灵隐景区的接驳,调整133路走向,在凤起路站周边设站,加强与西湖南线的连接。
2、为方便游客骑自行车游览西湖等景区,我们在增加公共自行车投放量的同时,结合智能调运和有人值守服务等形式,做好车辆的合理配置,确保游客有车租、有点还。同时不断优化APP功能,利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进一步方便外地游客及本地市民租用公共自行车。
二、进一步优化交通管控措施
1、优化交通组织。(1)在双休节假日8:30-17:00,对西湖景区实施了小型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2)北山路、南山路、杨公堤等环湖道路实施高排放机动车限行(国二及以下车辆禁止通行);(3)双休节假日期间,西湖景区还实施旅游大巴定点停靠措施,引导进入景区的旅游大巴按指定路线行驶、按指定地点停靠,公交公司也在相应接驳点位安排转运车辆;(4)视流量等情况组织南线、北线单循环及部分路段微循环等。
2、阶段性推进部分道路禁行。随着西湖景区道路交通压力的不断加剧,景区多条道路,特别是人多的路段和较为狭窄的路段已采取车辆禁行措施。如:湖滨路已禁止车辆通行,苏堤和白堤全年禁止机动车通行、时段性禁止非机动车通行。九溪景区(九溪路、乾龙路)的过境车辆禁入方案,也在制定与讨论过程中。
三、进一步强化协同配合
名胜区积极与交通运输局、市公安交警局、市城投集团等部门(单位)协调沟通,加强协同配合。具体措施有:(1)充分利用名胜区指挥中心视频时刻关注掌握交通状况,及时协调交警、公交等职能部门研讨、处置交通新情况、新问题,如与公交集团协作,优化站点设置,改善断桥口人流密集现状;与公安、交警联动,提高万松岭路通行效率,解决了周六群众自发相亲会形成的交通堵点;(2)充分挖掘微信群等沟通渠道,实时解决道路打结等交通拥堵问题,确保道路通畅。
衷心感谢您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工作中继续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8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