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8X/2018-23929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8-05-15 | |
发布单位: | 市城管委(市城管执法局)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吕晴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公厕改造升级的提案”收悉。现将我委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前期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委一直在推进杭州市公厕提升改造工作,所做工作主要如下:
(一)实施提升改造。今年我市城区共有100座公厕纳入提升改造,工作主线就是在突出基本功能实用、人性化服务方面,在常态化工作中也要求做到有厕纸无异味、洗手有水地面无水,切实为市民“如厕”提供方便。
(二)提升建设标准。出台《杭州市区公厕建设设计导则》,完善服务功能,改善如厕环境。针对您建议的男女比例按3:5修建,我们现在执行的是住建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要求的1:1.5或1:2标准,在我们印发的《导则》中,已将男女厕位比例从原来的1:1提高到1 :1.5,景区等部分区域的比例达到1:2甚至更高。同时,增设“第三卫生间”,配备折叠式母婴多功能台、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小便斗、儿童坐便器等设施,照顾到母婴、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目前,全市已有80余座公厕配建了第三卫生间。
(三)重视人性化服务。首创“潮汐厕位”,在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厕中,设置可进行男女厕位空间调节的潮汐厕位,根据不同时段内男女如厕人数进行适时切换;每座公厕免费提供厕纸和洗手液,景区、余杭区还在公厕内试点了人脸识别厕纸机。
(四)引进先进科技。一是引入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污水经过处理后能够冲洗马桶、小便池,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二是运用环境智慧检测系统,安装异味(氨气、硫化氢)终端监测、智能水电表、红外线客流计数器,管理人员可通过电脑、手机远程实时监测公厕异味含量、用电量、水压、人流使用量等数据;三是采用轻钢龙骨、轻质PU复合墙板等新材料进行现场装配,比常规工艺节约三分之一工期,且80%以上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
(五)注重城市美学。杭州公厕外观形象不拘泥形式统一,公厕建设注重与周边景观、人文风貌、自然环境协调融合,坚持做到“一厕一景”。如上城区、风景区等分别结合辖区特点,提出“南宋文化”、“水文化”等设计主题。
(六)加强精细管理。修订《公共厕所保洁与服务规范》,对公厕管理服务、保洁质量、作业规范、监督评价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公厕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实行公厕分类保洁,24小时免费开放,增加保洁人员及保洁频次,加大巡查监管,第一时间发现和整改问题,确保公厕干净、整洁,设施设备运行正常。
二、下步主要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做好公厕提升改造工作,我委下一步主要工作打算:
(一)印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已报市政府预审同意,正在进行相关起草、报送和政策解读工作。早三年行动计划中,我们对提高公厕科技水平、美化公厕外观、拓展公厕服务功能等内容进行了明确。
(二)出台公厕地标。以《杭州市区公厕建设设计导则》为基础,借鉴兄弟城市经验,结合杭州市公厕建设管理实际,计划在今年年中出台《杭州市公共厕所建设设计标准》,明确男女厕位比例和男女厕位面积尺寸,加强通风除臭,合理设置坐便器及蹲坑数量,增设第三卫生间等,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公厕建管模式。
(三)推广便民服务。计划对全市公厕进行亮度提升,要求灯光照度不低于150lx,达到人体最舒适感受;要求在有座便器的厕位内设置消毒液容器,方便市民使用;在每个男厕小便斗内放置消毒片,减少公厕异味;公厕试点增加免费WI-FI、手机充电、物品寄存等便民服务。
(四)加强宣传引导。总结提炼杭州公厕经验和做法,注重厕所革命工作的经验积累与资料留存,推出城区精品公厕与建设、管理、服务特色亮点,并借助媒体力量开展宣传;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市民,参与监督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检查、工程考核验收评比等具体过程,加强公厕提升改造“面对面”宣传。同时,加强市民文明如厕意识宣传,建立公众参与和市民监督平台,通过各类宣传媒体,策划开展“世界厕所日”、“最美公厕评选”、“示范公厕”等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对您提出的“所有与手接触的都采用自动感应开关冲便装置等自动化设施”,考虑到中国人民如厕习惯及后期维护成本,我们建议先在部分厕所进行先行试点,根据试点结果看是否适合全面推广。
非常感谢您对杭州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在今后的城市管理工作中能得到您的进一步关心、理解和支持。
联系人:程凯 电话:85050760
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2018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