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01/2018-2392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政办提〔2017〕42号 | 公开日期: | 2018-05-10 |
发布单位: | 市政府办公厅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杭政办提〔2017〕42号
民革浙江省委会:
贵委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快推进良渚遗址申遗和保护利用的建议》(第85号)收悉。该提案从良渚遗址保护利用申遗工作的多个方面出发,对所涉及的申遗范围、迎检项目推进、体制机制建设、专业人才引进、管理区整体产业布局规划等方面都进行了极为深入、专业、全面的研判分析,对良渚遗址保护申遗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文物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贵委对管理区今后如何维护原生态、全面展示文化内涵、保留村落业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吸收采纳和借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经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关于良渚遗址申遗内容范围和申遗必检项目实施
1.明确申遗范围。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良渚遗址申遗范围在原先9.1平方公里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的基础上,加入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和瑶山遗址,形成了“1+1+11”(古城+瑶山+11条水坝)的良渚遗址申遗格局。良渚遗址管委会已在最短时间内梳理出具体工作任务清单,涵盖学术研究、文本修编、规划调整、征地拆迁、环境整治、遗产展示等内容,排定月度工作计划详案着力推进。3月28日,余杭区向国家文物局上报了良渚遗址申遗提名文件,良渚遗址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正式迈出第一步。
2.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征迁安置。目前,良渚古城核心区块3.6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基本实现“清零”,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外迁过渡也在有序推进,已完成异地过渡协议签订和安置区块规划选址。3.66平方公里以外、9.1平方公里以内的古城遗产区目前保留近15处村落、农户1500余户。保留的建筑中,除了对叠压在遗址本体和影响遗产景观的进行拆除以外,其余的按照“美丽余杭”建设要求进行美化序化洁化。良渚文化艺术走廊区块已下发征迁任务书启动征迁,良渚遗址外围水利系统重要遗址点和瑶山遗址区块拆搬迁方案正在加紧编制。
3.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环境整治。按照“整体勾勒、圈层推进”的思路,加紧推进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的环境整治。对于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主要做好遗产区大环境的整理梳理,通过遗址保护展示、湿地景观恢复、保留村落环境整治等措施,整体勾勒良渚古城的轮廓形态,提升遗产区环境风景。
4.“现场+场馆”的遗产展示。遗址现场展示相关展示文案已基本成熟;儿福院(莫角山片区遗产展示馆、莫角山片区考古展示中心)、中联·华能厂区(国际级的良渚考古与保护中心、遗产监测和档案中心)改造利用和场馆展示方案正着手制定中;良渚博物院改陈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为标准,预计于明年5月底完工;浙江省考古遗产展示园基本完成项目选址,选取位置在瓶窑镇长命村、靠近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16.75亩,正在进行选址报告论证公示。
5.遗产监测(档案)中心规划建设。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借鉴西湖、大运河等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模式,拟在良管委设立杭州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市编办已批复同意,遗产监测中心选址、方案修改完善和档案收集、扫描等工作顺利推进。
二、关于健全完善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和申遗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引进
国家文物局对良渚遗址申遗明确表示“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全力配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3月中旬专程调研良渚遗址,对申遗范围、申遗策略、考古研究、遗产展示等工作给予指导明确。我们逐步建立完善省市区三级领导小组、指挥部实体化运作。一是省市层面。省、市两级都建立了良渚遗址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省级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省长担任;4月11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发文,建立杭州市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亲自担任组长。二是区级层面。余杭区成立良渚遗址申遗和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指挥部,指挥部与良管委叠加融合,一线推进良渚遗址申遗有关工作。三是专家层面。良管委已聘请陈同滨担任良渚遗址申遗总顾问,建立了由申遗专家、省文物局、市园文局和良管委(指挥部)有关专业人员组成的申遗现场专家决策机制,做到重大事项由专家组集体商议决定,便于快速推进申遗建设。
三、关于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发展和良渚遗址管理区文化服务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批示以后,浙江省委省政府遵照新发展理念和文化遗产“活态利用”的要求,作出了以良渚遗址申遗为前提、以良渚古城遗址为核心、以文化产业项目为支撑,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良渚文化国家公园的决定。围绕着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开展了《良渚文化国家公园概念规划》和《良渚文化国家公园规划区保护管理实施意见》的编制,为良渚遗址的整体有效保护与合理适度利用描绘了蓝图、提供了依据。
良渚文化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为110平方公里范围,根据《良渚文化国家公园概念规划》,良渚文化国家公园整体呈“一轴、两线、三圈”的空间结构。我们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近期将重点启动良渚文化艺术走廊项目,它是良渚文化国家公园的展示主轴,东起良渚新城和梦栖小镇,西接良渚古城遗址。该项目以良渚港为轴线,通过对近2000亩存量空间的整治提升和挖掘利用,规划建设考古遗产展示园、世界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中心、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和文化艺术民俗博物馆群,打造集文化展示、文化交易、文化投资于一体的文化经济长廊,成为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样板。
目前,《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文化艺术走廊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公开征集,拟注入艺术创作、艺术品收藏、文化展示、文化交易、文化投资、人才培养、设计创意、生活体验等多种功能元素,打造一条充满活力、古今交相辉映的文化产业展示带,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终稿。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对良渚遗址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一直以来的关心关注,希望贵委在今后对我市良渚遗址保护及开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