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01/2018-2392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政办提〔2017〕2号 | 公开日期: | 2018-05-10 |
发布单位: | 市政府办公厅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杭政办提〔2017〕2号
尊敬的黄银英代表:
您在省人大会议上提出的杭18号《关于统筹城西科创大走廊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向青山湖科技城倾斜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城西科创大走廊区域发展的关注和思考。经研究,现将有关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杭州青山科技城是我市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环保产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针对目前由于公共服务资源相对不足导致在招商引资、人才创新就业方面所造成的短板,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在交通建设方面统筹规划,实现“三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利用共享共通,并在基础设施配套、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分配方面,适当地向青山湖科技城倾斜。具体做法如下:
一、畅通青山湖科技城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
结合我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城西科创大走廊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杭州城西创新大走廊综合交通规划方案》等有关研究报告和工作方案。针对城西科创走廊交通,提出统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发展,构建“三纵三横一枢纽”的对外综合交通布局和“四纵四横一主轴”的对内交通布局。其中涉及到青山湖科技城的相关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如下:
(一)加快推进杭州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建设城西综合交通枢纽是构建城西综合交通体系、支撑城西科创走廊发展的重要支点,同时对于完善杭州综合交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能实现与周边城际铁路、地铁、未来科技城有轨电车、城市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内外交通快速转换,城西与主城区及杭州东站、萧山机场门户枢纽之间多方式、便捷化的快速通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设计招标,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项目建成之后,将辐射覆盖城西大部分区域,并延伸到包括临安在内的杭州城市西部各县市。
(二)加快推进杭临城际轨道交通
加快推进杭临城际、地铁5号线、地铁3号线建设,尽早实现三线在科技岛站同台换乘,以及与城西综合客运枢纽对接,形成西连临安、东接主城的轨道交通客流大走廊。其中杭临城际轨道交通东起余杭科技岛站,西至临安锦南新城站,全长35公里,设12座车站,总投资约113亿元,项目于2016年开工建设,力争2019年底通车试运行。
(三)推动高速铁路规划研究
由市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杭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预计可于近期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批复。该规划研究将杭临黄铁路列入,初步考虑线路由杭州西站引出,经临安市(在临安设高铁站)至安徽黄山,与规划的昌景黄铁路衔接,建成后将形成沪昆高铁的辅助通道,极大的方便临安市居民的出行,填补临安市高铁的空白。
(四)高标准打造城西科创走廊交通主轴
加快推进留祥路西延工程,形成“留祥路西延-石祥路”全线高架快速路,双向六车道。加快推进“杭州三环”前期,先行启动余杭区东西向快速通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文一西路改造提升、文一路地下通道工程。待留祥路西延建成通车后,对文一西路全面改造提升,形成“科技大道-文一西路”双向六车道的地面准快速路。快速公交方面远期将延伸B4支线至青山湖科技城,辅助杭临线-5号线/3号线形成公交服务系统。
(五)加快推进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开工建设
依托现有绕城高速、杭长高速、杭徽高速,在城西科创走廊布局形成“两横两纵”高速公路骨架网。加快推进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余杭临安段)开工建设。项目全长约31公里,总投资78亿元。目前,该项目初步设计已获交通运输部批复,节点工程环山互通已于2016年底开工,计划上半年实现全面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
(六)加快推进青山湖科技城“一横两纵”路网建设
“一横”即青罗线,项目起点位于青山湖街道青山村,接科技大道至大罗,全长7.4公里,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5米,总投资约3.86亿元。“两纵”即新横线和陈市线,新横线起点位于科技大道新联村,沿原新白线至罗家头后,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线全长8.8公里,路基宽18米,总投资约5.55亿元。陈市线起点位于科技大道陈家坞村,起始段基本沿长潘线至半武里,按横畈工业功能区的规划道路线位布线至终点市地,与长西线一级公路相交,路线全长8.3公里。项目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5米,总投资约3.64亿元。“一横两纵”道路网均于2016年开工,计划2018年建成通车。
(七)加快推进青山湖科技城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项目是集运输、仓储、配送、交易、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通用集散型物流园区,列入了交通运输部“十三五”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项目之一(杭州共3个)。同时也是省交通大物流建设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和是杭州市综合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点物流园区项目,项目总投资5.69亿元。
二、合理布局大走廊内优质医疗设施
(一)科学制订区域医疗资源布局规划
根据我市“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以及城西科创大走廊功能、人口、医疗服务需求和预期科学制订适宜的医疗资源布局规划。一是结合市级规划,凸显公立医院功能。目前,临安市人民医院已成为杭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并建设浙二医院临安青山湖地区分院,并进一步发挥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能力。二是统筹资源配置,谋划社会办医布局。高起点制订与城西科创大走廊特点相适应的社会力量办医布局规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医,打造多元化办医格局。三是协调相关规划,完善区域功能互补。在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规划框架下,做好与余杭区、临安市区域规划的功能对接,特别是加强对相衔接区块的布局设计,做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
(二)积极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是解决现阶段城西科创大走廊医疗服务需求的可行方法。一是分级结对帮扶,纵向整合资源。积极谋划市属医院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内的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办医渠道,进一步深化市一医院与临安人民医院的技术协作,推动临安人民医院、临安中医院分别与集聚区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紧密型合作办医,引导和强化医疗资源整合。二是落实人员培训,全面提升素质。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全科医学等内容的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三是服务高端人才,定制专属保健。市卫计委将根据市委人才引进的相关规定,组建医疗专家组成的健康顾问团队,为引入的高端人才提供一对一保健服务。四是放大现有资源,强化辐射效应。充分放大现有医疗机构的服务辐射效应,增加力量配备,延长服务时间,以满足周边区域医疗服务需求。
(三)结合区域特点,推进医疗国际化
鉴于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外籍人才入驻,城西科创大走廊将主动融入全市医疗国际化布局,强化与市级各相关部门的对接,推进国际化医院建设。
三、着力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为积极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城市副中心,提升公共服务资
源水平,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市委、市政府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以推进名校集团化向县(市)延伸、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求、完善教师编制和岗位设置,加大教师交流等方面对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教育发展实施扶持与支援。青山湖科技城也主动作为,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杭州育才教育集团已创办小学招生。下一步,将在以下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一)进一步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向县(市)延伸
一是进一步鼓励市直属学校和市区名校与农村县市学校开展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推进完善杭二中、学军中学、长河高级中学与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地高中的集团化办学,作为集团牵头学校,杭州第二中学、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将制定名师派遣和教师招聘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逐年选派教师到结盟学校工作。同时,积极支持鼓励市直属高中与其他县(市)高中集团化办学,争取市直属高中与县市高中集团化办学覆盖到各县(市)。二是研究完善名校集团化战略的激励政策。根据名校领办学校数量的变化,动态调整编制增加量,对于领办学校较多、输出教师和管理人员较多的名校,在编制上适当予以增加或倾斜。三是建立名校集团化办学督导评估和考核评价机制,实现长效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杭州市名校集团、互助共同体考核评价指标(试行)》,明确名校在县市进行名校集团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名校集团师资垮层级共用通道。
(二)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一是推进全市普高学科教研活动下沉到县(市)。全市普高学科教研活动是全市同学科普高教师研讨交流本学科教学经验,研讨学考和高考教学复习策略的主要平台,也是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县(市)教师因经费、交通等原因缺席教研活动,采取参会教师食宿由市教研室买单,教研活动全部下沉到县(市)的做法。既解决县(市)参加教研的实际困难,更为教研活动提供场所的县(市)送去宝贵的教学资源。二是进一步加强特级教师支教工作。充分发挥杭州市特级教师、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县(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全面推进名师公开课云学堂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线服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县市、乡村与城区的在线对接。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的关注,并希望今后一如既往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