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470118716/2018-2397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8-11-22
发布单位: 市投资促进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关于杭州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47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时间:2018-11-22 10:12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关于杭州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471号

提案的答复意见

 

市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建立杭商博物馆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对杭商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认为该提案对挖掘和保护杭商历史、提炼和展示杭商风采、传承和弘扬杭商精神、培育和打造杭商品牌,凝聚杭商力量推进杭州世界名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参考作用。我局对该提案高度重视,局领导进行了专题研究,落实了责任处室。围绕该提案我局上门与市品牌办、杭商研究会征询了有关意见和建议。同时,上门与贵单位进行了面商,对提案答复内容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市工商联领导的理解支持和耐心指导。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一、优化投资环境,打造杭商“创业乐土”。

杭商是杭州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杭州经济活力的源泉。“十二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支持浙商创业创新”重大战略部署,招引浙商回归创业创新,来杭投资成为新杭商,有力地促进了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2012年-2016年,全市引进浙商回归项目省外到位资金3551.46亿元,占全省浙商回归总到位资金的五分之一强,连续保持总量全省第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有效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财富管理、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集群20个,共形成上下游配套项目2808个。下一步,杭州将大力推进实施产业招商、平台招商、精准招商,围绕杭州优势产业发力,既要招引杭商投资“大好高”项目,也要招引杭商创新发展优质的“小而美”项目。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能,降低投资创业成本,特别是重点推进商事登记“1+N”+X证照联办制度、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等改革,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把杭州打造成为杭州创业创新的乐土。

二、强化打造品牌,擦亮杭商“金字招牌”。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纵观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广大杭商勇立潮头、务实求新、敢闯敢试,成为天堂杭州的一张“金名片”。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榜单之中,杭州共有44家企业入围,入围企业数连续第十五次蝉联全国城市第一、全省第一。鲁冠球、宗庆后、马云等教父级、宗师级杭商,已成为中国当代商业史上的经典教案。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吉利汽车、万向集团、娃哈哈等杭商企业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级的明星企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打造杭商品牌,创新举办世界杭商大会,在第一届、第二届世界杭商大会上,共有冯根生、鲁冠球、宗庆后、马云等10位企业家被评为“功勋杭商”,32位企业家被评为“杰出杭商”,30位企业家被评为“优秀杭商”,展示了杭商风采,打响了杭商品牌。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在5月下旬隆重召开第三届世界杭商大会,届时将评选出一批“功勋杭商”、“杰出杭商”和“金凤凰奖”,进一步强化杭商品牌,弘扬杭商精神,提升杭商整体形象。

三、注重精神传承,适时建立“杭商博物馆”。

杭商是美丽杭州的建设者,是创业杭州的实践者,是推动杭州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代代杭商奋斗不息,创造了一个个商业神话,推动杭州城市一步步走向国际化。杭商的创新精神、开放精神、务实精神、合作精神是世界杭商的宝贵财富,也是杭州城市精神的宝贵财富。杭商通过自身奋斗成为了浙商群体的中坚力量、中国企业届的靓丽风景,在业已建成开放的浙商博物馆中,冯根生、鲁冠球、宗庆后、马云、郭广昌、沈国军等19位杭商入选“浙商名人堂”,约占40%;40多位杭商向博物馆捐赠了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藏品。“浙商博物馆”的开设为杭商建立自己的博物馆提供了样本。目前,市品牌办、市工商联、市社科联、市投资促进局,以及杭商研究会、新闻媒体等各类社会机构对杭商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研究,各类研究成果较为碎片化,缺乏官方、权威、统一、系统性的整合研究。下一步,我们将同市有关部门一道共同向市委市政府呼吁,建议适时建立“杭商博物馆”,并由相关部门牵头,就博物馆的设立进行专题研究,出台可行性方案,供市委市政府决策。

特此答复。再次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杭州市投资促进局

2018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