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76797988/2018-23966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8-10-17
发布单位: 市农办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关于市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萧55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8-10-17 16:38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类    别:A

答复编号:建〔2018〕2号

签 发 人:戚建国

  袁奕相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收悉。经我办主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委组织部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抓基础,修好四好农村路的问题。

  2003年以来,我市加大投资力度,全面实施乡村通达工程,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466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0.88公里/平方公里,公路优良率达90.9%以上,实现了村村通路的目标,有效解决了全市98个乡镇、2043个建制村村民“出行难”问题。但从乡村振兴要求与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看,现有公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偏弱矛盾依然突出,离“四好农村路”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市交通局已草拟《杭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并即将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主要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底,重点完成“四好农村路”、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及“百千万”提升改造工程1820公里(其中等外级公路将提升至准四级,里程630公里、一般乡间道路提升1190公里);路面维修1984.5公里、桥隧维修改造296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51公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3079公里(其中示范线730公里);“百千万”工程乡村道路建设项目38个,并进一步健全乡村公路运行维护机制。

  二、关于抓制度,修好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之路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市第一时间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起草小组,在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形成《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草案)》,并已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就等省委文件出来后就能下发。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等近六十家单位组成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办,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着力实施好产业转型、环境提升、集体增收、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和美乡风、乡村善治、人才建设等“八大行动”。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包括推进农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盘活农村存量资产,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着力保障乡村发展用地。明确农村土地整治取得的各类用地指标应优先用于乡村发展项目。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农地收储和整治机构,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把农产品小型冷链烘干、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流通、农机机库等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范围。

  三、关于促保障、筑好乡村振兴的人才路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农民素质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三农”工作人才队伍。据统计,目前我市有农村实用人才14.5万余人,并建立了人才信息库,实现对农村人才队伍精准管理。下一步,主要将采取四项举措,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开发的激励机制。一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实施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办好农民学校和农民田间学校,探索开展职业农民评价试点,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二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农村“领头雁工程”,选优育强一批过得硬、敢担当、能带富、会服务、善治理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设立“三农”专家顾问团制度。推进乡镇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订在职称评定、定岗定级、提拔使用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工作。三是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建立完善城乡、区域间人才培养和交流机制。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下乡创业创新,让“新农人”和“农创客”成为振兴乡村的生力军。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积极作用。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以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农村实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市“三农”工作!

  (联系人:童湘岚,电话:85256935)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8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