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524/2017-23906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7-07-03
发布单位: 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减灾
杭州市民政局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桐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17-07-03 09:15      来源:杭州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林雪标代表:

您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公墓改革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桐7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与市规划局、国土局、林水局会办协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公墓建设基本情况

《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等殡葬管理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公墓分为经营性公墓和公益性墓地(又称为乡村公益性墓地,含骨灰存放设施)。经营性公墓是为城镇居民提供骨灰安葬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墓地。公益性墓地是为农村村民提供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墓地。

目前,全市共有经营性公墓23个,公益性墓地约(含骨灰存放室)3354个。经营性公墓均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区、县(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并征得发改、规划、国土、林业等部门审查同意后,由市民政局审核转报省民政厅审批设立。公益性墓地多数在2000年以后,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浙江”,全面治理“青山白化”“乱葬乱埋”时兴建,由村集体发起,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报县(市)民政部门审批设立。这些公墓、墓地兴建时选址基本远离“三沿五区”。但也有部分未经民政部门审批擅自兴建墓地、乱葬乱埋、超标准建墓、破坏山林绿化等现象存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在建议中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行公墓集中安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建立公益性公墓群”等几点建议措施,非常具有建设性,有助于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合理做好殡葬设施规划布局。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要求,积极协调规划等相关部门,督促各区、县(市)民政部门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需求,以服务人群、服务半径、服务年限等基础数据为依据,做好本辖区殡葬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尤其是公益性公墓的规划。目前我市余杭区、临安市已经完成殡葬基础设施规划,桐庐县民政部门也在积极协调县国土、住建、农林等部门开展公益性墓地规划工作。

二是加强联合执法监督,做好“堵”字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民政、规划、国土、林业、环保、公安、城管、卫计、工商、纪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和联合执法小组,结合“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环境整治工作,严肃查处乱葬乱埋、超标建墓、公墓外建墓等违法殡葬行为,强化属地责任,落实乡镇、村为基点的网格化管控措施和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堵”字文章。今年,桐庐县开展清理整治乱建坟墓专项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青山白化”治理工作,截止6月15日,清理整治乱建坟墓396座;健全骨灰跟踪管理制度,对死亡人员骨灰实时跟踪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乱葬乱埋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殡葬管理组织和监管网络,结合“无违建”日常巡查网络和力量,开展殡葬违规巡查;县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对钟山、莪山等地以生产墓碑为主的企业监管,从源头上杜绝超大超豪华套墓生产销售。

三是严格公益性墓地审批,做好“疏”字篇。按照殡葬管理政策法规有关规定,结合“最多跑一次”办事改革,积极协调发改、规划、国土、林业、建设、环保等部门严格项目审批,主动为符合城乡规划、符合绿色生态节地的生态墓地建设项目提供指导服务,推动各地建设以乡镇为单位(偏远山区可以采用村或多村联建的方式)、规模适度、设施功能完备的城乡一体公益性生态墓地。对现有符合规划的墓地做好绿化改造,提升环境品质,提高入葬率,做好“疏”字文章。桐庐县民政局立足长效、堵结合,在加快推进第二公墓建设的同时,指导乡镇(街道)对区域内公益性生态墓地进行调查摸底,成立了由县民政局、国土局、农林局、建设局等部门组成的规划审批组对公墓规划选址、建设方案进行指导,打消群众后顾之忧。

四是加强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宣传,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利用清明、冬至、春节等群众祭扫高峰时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横幅、标语等各种形式,宣传殡葬政策、惠民政策、绿色节地安葬和坟墓整治工作中的正反典型等。清明以来,桐庐县开展了主题为“绿色殡葬助推文明创建”宣传活动,连续曝光乱建滥埋的不良现象、宣扬文明殡葬绿色新风,各类有关殡葬法律法规、绿色殡葬的公益宣传片通过县电视广播进行滚动播放,开展送宣传下乡、图板巡回展等,让“绿色殡葬光荣、乱建滥埋可耻”的理念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在群众中入心入脑,提高群众对殡葬改革的知晓度。同时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拆先改,通过自身行为带动和引导身边群众一同践行殡葬改革。

感谢您对我市殡葬管理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民政局

2017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