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24/2017-23906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7-06-28 | |
发布单位: | 市民政局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减灾 |
孙国强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的建议”(拱26号)收悉。由我局主办,市财政局、市编办、市人社局协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社区工作者是“小巷总理”,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为居民服务,战斗在基层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长和社区工作任务加重,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社工队伍,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加大了对社区的支持力度,社区工作者素质和待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面对新的形势,社区工作者队伍确实也存在福利待遇有待提升、发展空间有待拓展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优化福利待遇,建立绩效薪酬制度。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关心关爱,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2008年以55%比例大幅度提高社工待遇,之后又多次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建立自然增长机制。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有效解决目前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体系中存在的工作总量、完成质量、难易程度与收入不直接挂钩而导致的社工岗位固定化、工作行政化、服务低效化倾向等问题,我市从2013年开始,陆续在江干区、下城区等地试点开展了绩效薪酬待遇改革。2016年,我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和市人社局,出台了《关于优化杭州市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通知》(杭民发〔2016〕298号),在全市实行绩效薪酬改革,以优化组合、多劳多得、提高效率为原则,提高社工待遇标准,并明确平均工资增长水平不低于杭州市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水平。总体面言,我市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相比,社工的收入增长还是略显滞后。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协调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编委办、市财政局等部门,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探索社工收入合理增长和科学激励机制。
(二)进一步打通上升渠道,增强职业认同感。由于社区工作者是随着社区建设推进而产生新职业,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规章或行政法规明确过“社区工作者”的身份以及“职业”性质。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社区工作者无法纳入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范围。从立法、立制的角度上,市级政府不具备明确社工身份的权限和资格。2006年7月20日,国家人事部和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将社会工作纳入专业技术的范畴,对社区工作者走职业化、专业化路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面向基层、关注一线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社区干部走上街道(乡镇)级领导岗位,让从事过社区工作的干部走上区、县(市)级领导岗位”。目前,每年省市公务员、事业单位统考均已设置面向社区工作者定向岗位,给予社区工作者上升通道。据统计,2011-2016年,全市共有838名社区工作者经社区锻炼考入机关事业单位,有的通过公选等形式,已经进入街道(乡镇)甚至区级有关领导干部岗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政策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打通社区工作者“能上”渠道,把社区岗位打造成人才成长的摇篮。同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大力开发城乡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推动社区工作者向社会工作者转型,提升社工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三)进一步加强关心关爱,提升社工获得感。市委、市政府十分关爱长期扎根社区的优秀社区工作者,为鼓励社区工作者长期从事社区工作,2012年出台文件,对长期在社区服务居民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按照其服务年限(2届6年以上),每月给予300-600元的津贴,进一步加强了对社区工作者,特别是长时间服务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待遇的保障。此外,明确对在社区连续工作20年以上的社区工作者给予特殊荣誉津贴,同时颁发荣誉证章。我市率先在全国设立了社区工作者节,每年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进行表彰。关于您在建议中提出的参照事业单位享受退休待遇的建议,根据市有关部门的答复,由于社区专职工作者任职期间参照企业有关标准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因此难以对社工的养老金待遇作出特殊安排。但我局作为社区建设的牵头部门,一定会继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关心关爱,高度重视社工群体包括退休社工群体,尽力改善他们的待遇,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和慰问,为提高全体社区工作者的获得感提供有力保障。
感谢您对我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民政局
2017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