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为圆心,主动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市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
(一)经济总量。
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050.4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4.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77.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768.26亿元,分别增长1.9%、4.7%和13.0%。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121394元,增长7.7%。按国家公布的2016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8282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38.9∶58.2调整为2.8∶36.0∶61.2(见图1、图2)。
(二)民营经济。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586.09亿元,占GDP的59.6%。年末,全市私营企业40.0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9.7%;个体工商户42.60万户,增长10.3%。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分别为281.70万人、84.45万人,增长8.9%和6.3%。
(三)信息经济。
全市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2688.00亿元,增长22.8%,占GDP的24.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数字内容产业分别增长45.2%、45.1%和35.0%(见表1)。
表1 全市信息经济分产业增加值
产业名称 | 2015年 | 2016年 | ||
绝对值 (亿元) | 增速 (%) | 绝对值 (亿元) | 增速 (%) | |
合 计 | 2313.85 | 25.0 | 2688.00 | 22.8 |
电子商务 | 826.54 | 34.5 | 1026.73 | 45.2 |
云计算与大数据 | 828.96 | 29.6 | 960.58 | 28.2 |
物联网 | 307.21 | 12.7 | 335.45 | 8.8 |
互联网金融 | 326.17 | 33.5 | 230.40 | 7.0 |
智慧物流 | 58.07 | 8.4 | 96.45 | 18.5 |
数字内容 | 1234.45 | 35.5 | 1499.21 | 35.0 |
软件与信息服务 | 1596.45 | 29.4 | 1869.42 | 28.8 |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 557.83 | 12.5 | 620.73 | 11.0 |
移动互联网 | 844.71 | 37.5 | 1034.00 | 45.1 |
集成电路 | 42.54 | 8.6 | 53.23 | 21.5 |
信息安全 | 221.58 | 15.3 | 250.27 | 14.6 |
机器人 | 15.77 | 1.5 | 19.98 | 4.2 |
注:各产业内部有重复,合计为剔除重复数据。
(四)财政收支。
全市财政总收入2558.4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2.38亿元,分别增长14.0%和1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4.31亿元,增长16.4%,其中,民生类支出1084.40亿元,增长17.4%,民生支出占比77.2%(见图3)。
(五)市场价格。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涨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六升二降”格局(见图4、表2)。
表2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项 目 | 2016年 |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 | 2.6 |
1.食品烟酒 | 6.0 |
2.衣着 | 0.3 |
3.居住 | 2.2 |
4.生活用品及服务 | -0.4 |
5.交通和通信 | -1.0 |
6.教育文化和娱乐 | 3.7 |
7.医疗保健 | 0.8 |
8.其他用品和服务 | 2.7 |
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1%,同比降幅分别缩小2.7和6.0个百分点(见图5)。
(六)人口就业。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8.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0.13万人,占比76.2%,比2015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全市户籍人口736.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6‰。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7.13万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11.4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72%(见图6)。
二、农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9.66亿元,增长2.0%。其中,农业194.03亿元,林业41.25亿元,分别增长3.6%和0.4%;渔业27.82亿元,牧业41.75亿元,分别下降0.2%和1.9%;农林牧渔服务业4.82亿元,增长5.8%。全市粮食总产量63.60万吨,增长0.3%;蔬菜产量335.34万吨,增长5.2%;水果产量76.41万吨,肉类产量26.27万吨,水产品产量19.48万吨,分别下降3.2%、5.6%和7.2%。新建市级“菜篮子”基地35个,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52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生产。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578.67亿元,增长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3.91亿元,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12.07亿元、1249.59亿元和1372.92亿元,增长11.6%、14.6%和12.5%。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35.4%提高到37.7%。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3%。
(二)工业效益。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610.31亿元,增长6.8%,其中利润927.94亿元,增长6.7%。企业亏损面17.0%。
(三)建筑业。
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0.11亿元,增长0.7%。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1474家,完成施工产值4105.30亿元,增长0.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220.71万平方米,下降3.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754.11万平方米,下降3.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一)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42.42亿元,增长5.1%。非国有投资3561.16亿元,增长0.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1.0%,其中民间投资3006.78亿元,增长1.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1.5%。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39.36亿元,增长25.1%;第二产业886.90亿元,下降4.8%,其中工业883.95亿元,下降5.0%;第三产业4916.16亿元,增长7.0%(见图7)。
(二)房地产业。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06.41亿元,增长5.4%,其中住宅投资1559.98亿元,增长8.2%。房屋施工面积11562.96万平方米,增长3.8%;竣工面积1922.99万平方米,增长15.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326.69万平方米,增长57.1%,其中住宅销售1887.11万平方米,增长46.1%。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开工76161套,竣工58664套。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60.74亿元,增长4.2%;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77.47亿元,增长4.6%。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6.20亿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其中商品零售额4637.58亿元,增长10.7%,餐饮收入538.62亿元,增长8.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04.61亿元,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1.59亿元,增长10.9%(见图8)。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文化办公用品类、五金电料类商品分别增长40.1%和29.9%,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6.7%和14.8%,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商品分别增长10.7%和7.4%;金银珠宝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分别下降12.6%和5.4%。
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3445.65亿元,增长28.6%,居民网络消费额1499.98亿元,增长34.0%。
六、对外经济
(一)对外贸易。
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485.97亿元,增长8.7%。其中,进口总额1172.17亿元,增长14.6%;出口总额3313.80亿元,增长6.7%。(不含省属企业,出口3019.05亿元,增长9.5%)。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1357.2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4.23亿元,分别增长8.3%和7.6%。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922.94亿元,增长8.7%;进料加工贸易出口347.38亿元,下降8.1%。出口市场中,亚洲、欧洲市场分别增长8.0%和8.3%(见表3)。
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399.64亿元,增长18.0%。其中,出口总额945.67亿元,增长19.0%。
表3 2016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指 标 | 总额(亿元) | 增长(%) |
货物进出口总额 | 4485.97 | 8.7 |
货物出口额 | 3313.80 | 6.7 |
一般贸易 | 2922.94 | 8.7 |
进料加工贸易 | 347.38 | -8.1 |
机电产品 | 1357.20 | 8.3 |
高新技术产品 | 424.23 | 7.6 |
货物进口额 | 1172.17 | 14.6 |
(二)对外合作。
至年末,全市设立各类境外投资企业(机构)1586个,其中非贸易企业624个。境外合同投资52.18亿美元,其中非贸易性投资41.92亿美元,增长185.0%。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9.26亿美元,增长8.9%。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58.72亿美元,增长13.1%。
(三)利用外资。
全市批准外商直接投资462项,实际利用外资72.09亿美元,增长1.4%。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5个,总投资141.27亿美元,占新批外商项目总投资的94.0%。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0个,至2016年末,有117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198个项目。
(四)跨境电子商务。
全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81.12亿美元,增长134.2%。其中,出口60.60亿美元,进口20.52亿美元,分别增长166.7%和72.3%。
(五)浙商回归。
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2733个,到位资金1397.07亿元,增长11.8%。其中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709.96亿元,增长7.5%。
(六)开发区建设。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江国家高新区等7个国家级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719.15亿元,利润总额609.65亿元,分别增长9.6%和18.5%;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2251.06亿元,利润总额309.58亿元,分别增长14.7%和17.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一)交通邮电。
全市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23.26亿元,增长6.0%。
全社会货物运输总量3.02亿吨,增长2.7%。旅客运输量2.05亿人次,下降11.1%。至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240条,其中国际航线38条,港澳台航线7条。内地航线进出港旅客2741.43万人次,增长11.0%;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418.06万人次,增长14.5%。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6306.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2.04公里。
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263.35万辆,下降3.7%。民用汽车拥有量234.15万辆,增长4.3%,其中,私人汽车182.65万辆,增长3.4%。
全市邮政企业和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215.17亿元,增长34.8%。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18.05亿件,增长43.6%。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86.10亿元,增长5.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65.70万户,下降9.5%;移动电话用户1734.41万户,宽带用户443.55万户,分别增长0.4%和15.9%。
(二)旅游业。
全市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808.89亿元,增长13.3%。
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571.84亿元,增长16.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1.49亿美元,增长7.5%。接待入境旅游者363.23万人次,增长6.3%;接待国内游客1.37亿人次,增长13.8%(见表4)。
至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717家,增长4.7%;星级宾馆173家,其中五星级24家,四星级46家;A级景区70个,其中5A级3个,4A级34个。
表4 2011年-2016年全市国际国内旅游人数
年 份 | 入境旅游者(万人次) | 国内旅游者(亿人次) |
2011年 | 306.31 | 0.72 |
2012年 | 331.12 | 0.82 |
2013年 | 316.01 | 0.94 |
2014年 | 326.13 | 1.06 |
2015年 | 342.00 | 1.20 |
2016年 | 363.23 | 1.37 |
八、金融
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87.67亿元,增长6.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459家,当年新增50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3386.04亿元,增长11.8%;贷款余额26169.00亿元,增长12.2%,其中住户贷款7800.77亿元,增长33.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8124.97亿元,增长5.1%(见表5)。
表5 2016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33386.04 | 11.8 |
其中:住户存款 | 8493.27 | 11.5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14476.29 | 10.3 |
各项贷款余额 | 26169.00 | 12.2 |
其中:住户贷款 | 7800.77 | 33.1 |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 18124.97 | 5.1 |
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7家,募集资金297.41亿元。至年末,全市上市公司累计135家,实现上市融资3806.97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347家。
全市保费收入518.40亿元,增长38.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2.49亿元,增长9.9%,人身险保费收入345.91亿元,增长59.1%。支付各类保险赔款158.88亿元,增长13.7%,其中财产险100.04亿元,增长6.7%,人身险58.85亿元,增长28.1%。
九、教育和科技
(一)教育。
全市共有小学447所,在校学生54.30万人;初中249所,在校学生21.58万人;普通高中77所,在校学生11.04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8.8%,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为99.7%。优质高中招生比例由上年的86.4%提高到86.7%。普通高等院校39所,在校学生48.10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5.3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5.6%;毕业生12.84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1.37万人,分别增长2.7%和3.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60.4%提高到62.2%。全市累计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27.77万人。
(二)科技。
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2495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647件,增长40.4%和4.2%。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515家,累计达3035家。年内新增11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157个。年末培育认定研发中心1765家,其中省级研发中心662家。技术市场共吸纳科技成果6597项,实现交易额84.22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105家、其中国家级30家,孵化总面积289.00万平方米。纳入国家科技孵化器体系的众创空间达到35家。全市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3.1%左右。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一)文化。
全市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541.68亿元,增长21.2%。
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1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6个,图书馆藏书1489万册(不含省)。全市有线电视接入户332.1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320.99万户,分别增长2.8%和3.4%。全年拍摄电视剧30部,共1342集。生产原创动画片7197分钟。摄制完成20部电影。全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68个,比上年增加34个。
(二)卫生。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12个,其中医院277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284个和33个。拥有床位6.77万张,其中医院床位6.40万张,分别增长6.4%和9.6%。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1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2万人,注册护士4.20万人,分别增长8.7%、9.8%和9.9%。全市医疗机构完成诊疗人数12192.03万人次,增长3.9%。全市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10‰和2.99‰。每十万孕产妇死亡率为1.34人。
(三)体育。
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上,杭州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体育健儿共获得1金1银1铜佳绩。成功举办国际(杭州)毅行大会、国际钱塘江冲浪对抗赛、杭州马拉松等大型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吸引近50个国家(地区)、1000余人次国际友人参加。全市现有体育场地面积1658.22万平方米,全市体育锻炼人口占比由上年的40.2%提高至40.5%。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一)人民生活。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16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85元,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08元,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5.3%和5.8%。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905元,增长5.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68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563元,分别增长5.5%和6.4%(见表6、表7)。
表6 2016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指标名称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收入(元) | 增速(%) | 收入(元) | 增速(%) | |
可支配收入 | 52185 | 8.0 | 27908 | 8.5 |
(一)工资性收入 | 30090 | 4.2 | 17059 | 7.6 |
(二)经营净收入 | 4607 | 2.3 | 7108 | 7.2 |
(三)财产净收入 | 7906 | 15.4 | 1137 | 15.8 |
(四)转移净收入 | 9582 | 18.7 | 2604 | 15.8 |
表7 2016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指标名称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支出(元) | 增速(%) | 支出(元) | 增速(%) | |
人均消费支出 | 35686 | 5.5 | 20563 | 6.4 |
(一)食品烟酒 | 9945 | 8.4 | 5957 | 11.2 |
(二)衣着 | 2302 | 6.7 | 1228 | 6.1 |
(三)居住 | 9685 | 6.3 | 5297 | 6.2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1841 | 13.5 | 1062 | 5.4 |
(五)交通通讯 | 5050 | -11.5 | 3735 | -4.3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3815 | 21.5 | 1762 | 16.9 |
(七)医疗保健 | 2143 | 7.0 | 1163 | 10.2 |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 905 | -0.2 | 359 | 1.1 |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5.8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2.3辆、空调226.6台、家用电脑112台;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69.9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2.4辆、空调168.2台、家用电脑75台。
(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71.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97.53万人,增加26.82万人;参加职工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374.16、428.41和349.33万人,比上年末净增24.74、10.24和22.68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9.1%。全年推出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房源7492套,新增货币补贴保障家庭1169户。市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744元调整为819元,各县(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提高。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9万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9.94万人。
(三)社会福利。
年末全市拥有老年食堂979家, 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970家,比上年增加641家。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341所,比上年增加25所,床位6.73万张,增长8.7%,收养人员2.29万人。开展第十六次“春风行动”,共募集社会帮扶资金5535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630.53亿元,增长20.3%。市政府驻地顺利迁址。建成杭长、萧山机场高速。地铁2号线西北段、4号线南段等加快建设,三期建设规划获批。杭富、杭临城际铁路试验段开工。东湖快速路、紫之快速路等建成通车。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全面深化“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推进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和“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打造钱江新城、西湖、武林广场、运河“四大亮灯”工程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景观。
(二)公用事业。
全年杭州电网建设投入44.91亿元。新开工110千伏及以上输电工程20项,容量198万千伏安,线路179.76公里。全市用电量678.29亿千瓦时,增长4.9%,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07.30亿千瓦时,增长18.9%。
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380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338.17万立方米。
年末市区公共交通运营线路703条,其中,主城区356条。市区新增公共交通运营线路15条,其中,主城区12条。
全市新增停车泊位64734个,其中,公共泊位12667个。
全年地铁客运量达到2.69亿人次,增长20.3%。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一)环境保护。
实施美丽杭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持续推动河道综保、湘湖综保工程和“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三江沿线生态廊道基本成型。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60天,优良率71.0%,PM2.5年平均浓度为48.8μg/m3,下降14.5%。至年末,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3%,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6%以上。
(二)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1176起、死亡558人、受伤182人。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由上年的0.069人降至0.051人。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三次产业划分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社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数据来自市农业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杭州海关;低保、社会服务和救助、福利彩票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公路里程、公路货运量、水运货运量、公路客运量、水运客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局;货物出港量、客运出港量、通航线路数据来自萧山机场;地铁客运量来自市地铁集团;春风行动捐款数据来自市总工会;免费自行车租赁量、截污纳管项目、垃圾分类小区数据来自市城管委;停车泊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数据来自市建委;生态建设、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保局;各类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市安监局;网络零售额数据来自省商务厅;实际利用外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服务贸易数据来自市商务委;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委;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保监会浙江监管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专利数据来自市科委;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数据来自市文广新局;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市金融办;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计生委;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价格、城乡居民收支、人均住房面积、百户居民耐用品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其它数据均来自于市统计局。